原文底下有些板友推文认为关羽信仰是清代出于政治正确压制岳飞信仰而一手捧大的
这算是一套蛮常见的“翻案”说法
不过并不是事实
事实是早在清代以前
关羽信仰就跟岳飞信仰平起平坐
甚至超越岳飞信仰
甚至你可以说岳飞信仰才是那个被明太祖用政治正确捧上来的信仰
明代以前的武圣是太公望
这是唐代开始的
当时的武庙除了太公望以外
还有十名武将
被称为武庙十哲
武庙十哲中 并没有关羽 并没有关羽 并没有关羽
武庙十哲是
白起
韩信
诸葛亮
李靖
李勣
张良
田穰苴
孙武
吴起
乐毅
其实基本上不是普通的武将
而是跟太公望一样
能够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的集智慧与统帅于一身的将领
武力倒不是重要参考
关羽入祀武庙
是在唐代武庙十哲 扩编 有武庙六十四将的时候
同时代入列的有张辽 张飞 周瑜 吕蒙 陆逊
然后明太祖废除了武庙是太公望庙 (事实上是基于政治正确废除了太公望的王号 同步废
除以太公望王号为名的武成王庙)
这是官方武庙信仰
民间对关羽的信仰也是最晚从唐代就开始了
而对岳飞的信仰当然不可能从唐代开始
所以关羽信仰起跑点就比岳飞要前面很多
历史上对关羽跟岳飞的册封
从来没有岳飞超越过关羽
关羽在宋徽宗时就被封为武安王
这跟岳飞的武穆王是同等级的
明代的岳飞信仰跟关羽信仰
谁比较昌盛 这大概可以写至少两本博士论文来讨论
但明代两者的封号几乎都是同步并进
例如明神宗封岳飞靖魔大帝 封关羽伏魔大帝
所以可见从来没有什么岳飞信仰大幅超越关羽信仰的事情发生
而说关羽信仰是由清代基于政治正确炮制而后来居上的情形
基本上可以说不存在
你只能说两种信仰中
清帝国比较喜欢关羽信仰
仅此而已
甚至藏传佛教也很爱关羽
不过就不知道是清帝国爱关羽的因还是果了
然后回到原po的问题
为何三国只有关羽成神
其实在中国
一堆三国武将都有自己的庙
但关羽信仰就是一个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信仰
信仰的是关羽的人格特质
忠义两全
这种特质有它超越时代的价值
而且统治者希望人人是关羽
不希望人人当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说穿了就是曹操
岳飞信仰就是民族信仰
重点就是打爆外族
这种特质在和平时期就很难传播
也很难推广
更何况关键是岳飞也没打爆外族
你说没有宋高宗跟秦桧他就能打爆
岳飞也从来没打到黄河北岸
而关羽人生的最大缺点襄樊之战
到底功过是谁
已经有一堆翻案论述在讨论了
这里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