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刺猬:走过爱的蛮荒》标签上的刺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23-09-21 00:42:59
社会遗落的小刺猬,问题儿童的问题怎解?
教育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尤其是一些步路新手爸妈的男男女女,总是会相当关注这样的
议题,对于孩童、青少年的教育特别担忧,随着教育理念、价值观不同,往往也会与教育
单位的人有所碰撞。
但有些孩童并不幸运没有这样可以替他纷扰解忧的环境,又或是背负著大人制造出来的问
题,这也使一些小孩被迫“强制长大”。
台湾漫画《刺猬:走过爱的蛮荒》,是以任职于儿少家园的生活辅导员—文国士老师的同
名作品改编而成。故事以沉默寡言的少年阿彬即将成年从儿少家园毕业,但他对自己的未
来仍然相当迷惘,在要展开新生活的前夕,儿少家园发生了一件意外,瞬间又让阿彬想起
他过往的总总标签、那似乎是永远也无法抹去,一辈子的纪录。
《刺猬:走过爱的蛮荒》是什么漫画:
第58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短片的私电影《度日》,拍摄名为土豆的男孩,从小因为父母的离
开得自力更生未成年开始就做着许多底层的劳力活,周遭的朋友也有差不多的家庭问题,
并且也成多次游走台湾社会边缘,法律的底线等,借由导演的镜头和录音保留下来这些台
湾像是被忽略的青少年群像一角。在主流媒体以耸动煽动、腥羶色的新闻为导向时,这些
真正需要被发声的人群很常被忽视、忽略,当发生问题时却又回过头来受到各种指责。
2017年独立网络新闻媒体《报导者》根据卫福部统计,有两千六百名儿少在未成年阶段就
离开儿少安置体系中,提早独立生活进入社会,但却只有不到5%的人接受政府的援助。
在学历普遍大学毕业的台湾社会中,辍学的离院少年很难找到一个长久的工作和安全的工
作环境。有许多人最后也走偏进入了八大行业中和帮派集结。而之中幸运走入社会轨道的
孩子,也表示自己不敢对未来抱持梦想,每天光想要怎么生活、还清债务就是难题和挑战

绘制过多本独立刊物,跟随台湾文化部到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的台湾漫画家-GGDOG,
这次与陈绸儿少家园生辅员-文国士老师合作,将他出版的《走过爱的蛮荒》一书中谈论
关于问题学生的篇章,绘制成原创漫画《刺猬:走过爱的蛮荒》。并写实际走访,认识关
于这些长期被人忽略,原生家庭需要帮助的儿童与青少年们。用漫画的形式让人了解这种
较为复杂的儿童教育问题与内心世界。
故事以即将成年的阿彬在要离开院内发生的事件为主轴,因为家庭问题,即使有打工经验
和固定的工作,阿彬依旧对未来感到迷茫,而且也因为个性沉默寡言所以跟同寝的室友相
处并不好,只想展开新的生活。
然而一场意外事故,却在寝室里起了变化,对于室友对他的问题和行为,让阿彬又开始记
起一张张贴在他身上的标签,这些不堪的记忆又因为各种原因反复被提醒,而也让自己开
始越发失控。
《刺猬:走过爱的蛮荒》分析与延伸:
文化大学劳工系李健鸿教授表示,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因家庭问题需要提早就业,或被迫
独立独身的未成年男女,常常会落入“非典型工作”的就业陷阱中。
非典型工作一般是指雇主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大量雇用兼职人力、临时工、派遣员等,省
去保险与福利,通常都是短期工作,是不稳定的工作型态,没有太多选择的未成年孩子会
因为这工作常常恶性失业,并且很难找到收入正常的工作内容。
缺少家庭和亲戚的支持,许多成年或非成年的离院少年,在学业经历上都未做好准备就被
推入大环境的工作冈位,而且缺少后路,这也使他们对于未来完全没有梦想与希望,而讽
刺的是唯一看到有利可图的工作,往往都是游走灰色地带,会有生命危害的工作内容。创
办中华育幼机构关怀协会的洪锦芳就表示:离院看起来回家了,却也是眼睁睁放着他们走
上歧路。
台湾在1950年就开始有设立育幼院,儿童福利法与少年福利法在2003年时后整并为《儿少
法》,但在2011年才大幅度修正儿童及少年福利权益保障,简称为《儿少权法》将许多无
力扶养孩子的家庭、或遭受性侵虐待的孩子纳入其中,但走过多年以后,直到近几年政府
教育机构才开始注意到这些少男少女离院后的生活困境,但虽然可以订定法案,但实际上
实施起来却是相当困难,且成效不佳。
其中最难的一点就是追踪离院少年少女的去向,这并不是社工拜防追查就有能力办到,有
时候当事人也不喜欢社工介入,或是不想接受帮助,也不想向工作一样逐一报告。
而且很多底层工作是流动了例如工地建案、离院孩子常常各种不同的县市换,各县市社会
局就得一直更换不同区域的社工交接,往往最后连人都跟丢了。在资料统计中全台约有5
千多名离院儿少需要后续追踪,其中又以新北市最多。
《刺猬:走过爱的蛮荒》值得一看吗?
台湾漫画作品过去最多的类别是传统的少年少女漫画,而在经历过多次低谷后,目前有几
间出版社不管是网络或实体漫画,有找到另外一种台湾漫画的方向。其中最多的是关于重
新将台湾历史搬上台面,以漫画为媒介让人可以快速且轻松的认识。而另外一种就像是《
刺猬:走过爱的蛮荒》这类型以台湾社会为题材做为探讨点,利用娱乐消遣产业去了解我
们的社会问题和一些难解的习题。
《刺猬:走过爱的蛮荒》故事架构是完整,且画技在过去GGDOG独立刊物与商业短篇《岛
屿狂想曲:听台湾在唱歌》、《谁不是米克斯》等,写实且刻画角色精彩内心世界的风格
,我想是读者有目共睹的。
《刺猬:走过爱的蛮荒》以要迈入成年的少年阿彬的心境和周遭不友善的举动和言论为主
轴,刻画出一个被传统社会列入为“问题儿童”的孩子,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而可
见的当一个已经知道且习惯自己没有后路的小孩,他只能孤身去用他能做的方式去反抗,
即便有辅导员、有其他老师,但是有许多时候这些已经受伤的少年少女还是将他们视为外
人。
2022年台湾也爆出儿少安置机构孩童被里头工作人员性侵或性骚扰的丑闻,这也让许多关
心儿少教育与生活的人不免对于儿少机构任用员的适当性产生怀疑,因为这无疑让失家孩
子的处境更雪上加霜。
并且也有许多待过儿少安置机构的少年少女表示里面什么人都有,有时候暴力与性也充斥
在同侪之间。故我认为《刺猬:走过爱的蛮荒》的漫画中已经将最温柔且轻微的一面展示
给读者,如果光是失掉标签就已经如此艰难,那二次伤害的伤疤要用多久才能痊愈?
《刺猬:走过爱的蛮荒》原著作者文国士曾表示:“所谓问题孩童,其实只是被问题缠绕
的孩童。”但其实阿彬的故事在许多人身上也是会有相同的感触,不管是家庭或是性别气
质甚至是性向或身体缺陷等,我们往往都会被社会上贴上不同的标签,而像阿彬这样因为
过去满身是刺的少年就被归类为问题儿童。而社会上有色眼镜从不停歇,只能说今后还会
被贴上更多的标签纸,在单打独斗的同时,也希望政府或其他人释出一些助力,让人可以
相信自己不是被遗弃的孤独者。
作者: TradeoffLove   2023-09-21 00:51:00
原著太痛了QQ 真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开始做起,尽可能用同理的角度对待他人,否则在风险评估挂帅的社会制度下,有些人就默默被一个个土墙隔至蛮荒。
作者: SydLrio (狂岚嘴砲)   2023-09-21 07:51:00
哥布林政绩贫富差距创新高,离婚率、单亲、隔代家庭越来越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