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wo0204 (大大大优惠)》之铭言:
: Acg里的复仇大部分是血亲复仇吧
: 可是在以前
: 复仇明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武大郎被毒死,武松就公然把潘金莲跟西门庆的心肝挖出来头砍下来,用来祭奠武大郎
: 日本也有领主被杀
: 家臣们血洗仇人府邸
: 把对方领主斩首
: 人头祭拜主公之后集体切腹的
: 以前如果血亲或君上被杀或被侮辱
: 不复仇反而会被众人看不起,认为此人没有忠孝节义 没有血性跟尊严
: 基本上东亚古代碰到血亲君上被害法律又无效的时候
: 就是得提起刀亲自去把仇人的头砍下来祭奠
: 才符合伦理
: 而且最好是正大光明 堂堂正正的做
: 才能洗刷耻辱
: 为啥现在会变成倡导复仇很空虚 不要复仇啊?
最近研究儒家学说,想到这个就再补充一下好了
古时候的儒家,真的是很推崇复仇的,孔子自己也都这么说过
而这种复仇理论的高峰就在西汉,不过先秦时就已经很盛行了
在细说复仇理论的时候,先来说一下汉朝儒家的公羊学派吧
早期儒家的“圣经”其实是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而春秋这本经因为句子都短短的,用字都很少,所以就有些人为春秋做传,也就是所谓的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这三传衍伸出来的学派分别代表不同的观念、思想,要比喻的话就好像可兰经、圣经的各种教派
其中公羊学派就是那个被汉武帝青睐的“儒术”,也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那个“儒术”
而它的两大理论分别就是:大一统理论跟大复仇理论
这也就是为什么皇帝会喜欢公羊学的原因,它在替皇帝统一天下的正统性、正义性背书
那另一个大复仇理论,也就是这次要讲的东西了
复仇理论先秦其实就有了,请各位先看以下这段
===========
礼记,檀弓,上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
父母之仇你要睡在草蓆,用盾牌当枕头,武器随时不离身,路上遇到仇人就直接拔刀决斗!
兄弟之仇,不在同一国工作(古时候国其实就是城市而已)如果有君命在身就先不要决斗(言下之意就是你如果没有君命在身就可以直接开砍了)
堂兄弟之仇,不能帮他出头,但可以拿武器在旁边辅佐他
看到了吗!这才是儒家!这才是孔子!
而公羊学派的大复仇理论则是从先秦儒家的复仇理论当中吸取精华,并且改良走向更加极端之路,当然也有做出规范
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君父之仇:“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不过这仅限国仇,私仇是不行的,但即便这样也很疯狂了~
然后公羊学也认为复仇就算失败了也是荣誉!
“复仇以死败为荣,故录之”
而这个公羊学的大复仇理论在西汉达到最高峰,也走向极端,公羊学的儒生都他妈是一群疯子
动不动就要拔刀跟你决斗!
因为要复仇!复仇是正义的!复仇也是义务!你不复仇你才有问题!
不过我还是得说,儒家的复仇也不是没限制的,他们也有说复仇不及他人,复仇只能针对仇人,不能波及他人;复仇必须有正当性,如果是自己犯错在先,那就不能复仇
但不管怎么样,先秦两汉的儒家其实都还是十分鼓励复仇的
汉武帝之所以穷兵黩武讨伐匈奴,用的也就是这个大复仇理论,君父刘邦的白登山之围是国仇、是君父之仇,所以当然得不死不休来复仇
最后我只想说,两汉先秦的儒家是真的剽悍,敢说敢做,又动口又动手的,跟后世的儒家完全不一样
如果真的对儒家有兴趣,想了解儒家,建议还是去看最正统的五经,那才是儒家真正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