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台湾漫画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是山寨版?

楼主: medama ( )   2023-04-13 20:51:19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64/7093593
台湾漫画《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是山寨版?窥见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鸣人选书 13 Apr, 2023
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4/12/0/21174242.jpg
《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第四集封面。 图/猫头鹰出版提供
每一个看到漫画《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的人一定都忍俊不禁:黑色紧身裤、绿色腰带
加上红色长靴,这分明是日本漫画大师手冢治虫的经典角色──原子小金刚,但是小金刚
原本应该是锥状的头发却被老鼠耳朵取代了。
这令人怀念的满满山寨味,从小喜欢看漫画的台湾读者一定不陌生,这本奇葩漫画正是台
湾业者于1965年出版的漫画,也许它就曾出现在你过去经常光临的租书店呢。除了唤醒大
家的童年回忆外,事实上,这本漫画也承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台湾史,而且还不只是仅限
于台湾的台湾史,它超越了国界,更穿越过去与现在。
故事要从封面说起
既然要以这本小书为起点,那么我们就从一本书的“脸”来谈起。《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
刚》的整个封面构图,其实是取自日本光文社于1965年6月出版的“原子小金刚”系列单
行本第二卷第六号《地表上最大机器人卷(地上最大のロボット卷)》下册。构图前景,
是原子小金刚加老鼠的混合体;后面的“牛角金刚”,则是原子小金刚系列里的布鲁图(
プルートウ)。
布鲁图第一次现身,是出现在1964年至1965年光文社《少年》杂志上连载的《原子小金刚
》系列第五十五话〈史上最大机器人(史上最大のロボット)〉。年轻读者可能没听过布
鲁图,不过当代日本漫画家浦泽直树在《PLUTO 艉覊中,就曾用“史上最大机器人
”的角色讲了一个浦泽风格的原子小金刚故事。
标题“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封面的正上方,写有“太空飞鼠”的字样。太空飞鼠(
Mighty Mouse)是美国漫画家兼卡通师保罗.泰瑞(Paul Houlton Terry,1887至1971)
所创造的角色,这只老鼠超人似乎很早就飞进台湾了,成为早期许多台湾漫画家改编的对
象,例如宜昌出版社的《太空飞鼠宇宙人》、文锋出版社的《鼠国双雄》等。
巧合的是,手冢治虫也曾经表示自己在创造原子小金刚的外型时,其实受到太空飞鼠很大
的影响。不知道《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的封面绘者,是否因为知道了这段渊源,所以
才结合这两者?另外,这也显示了这本台湾出版的漫画,还受到太平洋对岸美国流行文化
的影响。
封面下方的“电视卡通”或许是当时漫画出版社为了吸引读者,利用电视卡通的名号来为
作品增光。而两部相关的作品,事实上也早在电视上亮相了:原子小金刚在1963年就由株
式会社虫制作(株式会社虫プロダクション)改编成卡通,太空飞鼠则是早在1942年就飞
向美国家家户户的电视萤幕了。除了利用卡通噱头宣传之外,当时台湾漫画还经常搭台语
电影、布袋戏或民间传说的顺风车,可见许多台湾漫画家都走在时下娱乐的最前端,精准
地掌握了同时代台湾人的娱乐品味。
接着打开漫画,进到《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的故事内容。第四、五集的内容大致就与
1965年光文社《少年》杂志所连载的《原子小金刚》系列第五十六话〈机器人形人篇(ロ
ボイド)〉一致,另外第五集后半及第六集的内容,则大致与1960年于光文社《少年》杂
志上连载的第四十一话〈死亡十字架殿下(デッドクロス殿下)〉一致。但是,可以看见
每一页的格子数都变少了,变成“一页三段”的表现方式,如此一来故事的时间感变得比
较稀薄,而较复杂的机器人也消失了。
单纯观察此漫画书的外表,我们可以摸索到部分台湾漫画发展的独特历史背景,但在进到
漫画故事细节的讨论之前,我们应该先从《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的故事原作──手冢
治虫开始。由此着手,除了让《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的故事回归历史脉络外,也可以
看到为什么台湾漫画与日本漫画之间有这么多的纠葛。
台日漫画文法分歧
手冢治虫本名手冢治,出生于1928年。他从小就喜欢看漫画、电影及戏剧,同时也是一位
小小漫画家。喜欢漫画的手冢治虫从小学就开始在班上传阅自己画的漫画,长大之后也是
创作不辍。后来考上大阪帝国大学附属医学专门部后,手冢治虫却没有忘记自幼的漫画梦
,试着向各报社毛遂自荐自己四格及长篇漫画。终于在1946年于《少国民新闻》上展开〈
小马日记(マアチャンの日记帐)〉的连载,也开启他今后的漫画家人生。
但是真正让手冢治虫成为日本漫画界震撼弹的,还是非1947年出版的《新宝岛》莫属。单
纯看每页格子的形状和数量,大家可能会觉得《新宝岛》没什么了不起的,跟前面提到台
湾的《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一样,都是一页大约三格,而且三格都是平均分配、非常
工整的长方形,比起现在常见的商业漫画逊色多了。但是,让我们还原一下战后日本漫画
出版的现场,大家就可以体会为什么《新宝岛》这么厉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物资非常匮乏,连纸都非常珍贵,因此当时的纸张使用的量是分
配的。报社或老牌出版社当然会分配到绝大部分的纸,战后初期新成立的小出版社就只能
使用碎纸浆制作、品质非常粗劣的纸。这种纸被称为“仙花纸”,新兴的小出版社就使用
仙花纸来印制“赤本漫画”。
“赤本”原本是指江户时代廉价的娱乐用书籍,当时封面常常是红色的,因此就以“赤本
”称呼,之后漫画也成为赤本的常见内容之一,所以发展出“赤本漫画”这样的分类。战
后因为娱乐缺乏,一度掀起了赤本漫画风潮,小出版社及漫画家大量创作、出版赤本漫画
,狠狠地大赚了一笔。
这些赤本漫画多数会在玩具店一类的地方销售,如果是受欢迎的作品,也有可能出现在百
货公司等地。这种赤本漫画沿袭了战前的格式,每页大都由三个平均分配的长方形格子组
成,虽然《新宝岛》也承袭了这项传统,但如果仔细比较每个格子的内容,就会发现差异
之处。
在《我是漫画家》一书中,手冢治虫提到旧式的漫画跟《新宝岛》之间漫画文法与分镜的
差异,他认为早期的漫画比较像是剧场式的构图,也就是单一平视的视角,角色在左右用
对话方式推进剧情。但是,从小看电影长大的手冢治虫认为这样的方式无法表现戏剧张力
,因此就把电影的语言带进赤本漫画的世界里,于是就出现了《新宝岛》少对话、多视角
的叙事方式,也成为日后漫画文法重要的养分,我们今天习惯的漫画分镜从此开始发芽茁
壮了。
有趣的是,1960年代台湾的漫画从报纸与儿童杂志上独立出来,新成立的出版社开始大量
出版漫画单行本。这些单行本不像现在会在书店陈列供读者购买,而是放在租书店租借。
根据漫画研究者李衣云的统计,当时台湾的漫画单行本仍旧与早期的日本赤本漫画一样,
是一页三格左右的形式,而且视角也停留在《新宝岛》前的剧场式观点,较少见电影式的
叙事方式。
换句话说,从1960年代开始,台湾漫画的表现方式开始跟日本漫画的表现方式岔开。当日
本开始尝试破格、不同视角等等的分镜方式时,台湾的创作者则是继续沿用一页三段的叙
事方式,一直到1970、1980年代才重新接轨。我们要讨论的《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
正好展现了1960年代台湾漫画分镜的特性。
《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应该是当时台湾的出版业者请人重绘《原子小金刚》的内容,
刻意把手冢治虫一页超过三格的复杂分镜,改成1960年代台湾漫画单行本常见的一页三格
左右的布局,原本紧凑的剧情也变得比较松散,因为一页的格子变少了,单一格子的面积
就变大了,使得描图的人必须帮忙补充背景。
几位年纪较长的漫画产业前辈都曾经提到,1950、1960年代台湾出版社要翻印日本进口漫
画时,都会请助手或打工的学生用描图纸就著日本漫画描图,之后才制版印刷。在这个加
工过程中,有些比较讲究的出版社就会减少日式元素,加入台湾特色,例如把和服改成汉
服,或者把长发的男性角色改成短发造型。许多的前辈漫画家也是在描图过程中,慢慢地
磨练自己的画技,最后开始创作自己的原创故事。
但是基本上,《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仍然保留了原子小金刚的特色,故事充满人与机
器人之间的歧视及压迫,太空飞鼠(在《太空飞鼠大战牛角金刚》里原本是原子小金刚的
角色被称为太空飞鼠)总是会与破坏和平的坏机器人战斗,但是战斗结束后,太空飞鼠都
会看到对手的无奈或善良的一面,而反派也多会道歉。
从冲突到和解、原谅,一直是《原子小金刚》故事里常见的套路,似乎与日本战后的情境
非常类似。原子弹带来了致命性的破坏,但也结束了战争,原本是侵略性的原子,却因为
战后美日签订和平条约的关系,而变成和平、正义的守护者,至于迟迟没有得到的道歉,
现在则从漫画家笔下的反派角色口中吐露。
《原子小金刚》故事中的许多概念,与手冢治虫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二次大战结束后,
日本作为战败国受到美军占领,连手冢治虫成长的宝冢也开始出现美军宿舍,街上经常看
得到坐在吉普车上的美国军人。当时手冢治虫曾因为语言不通,而被一群美军暴力相向,
但是身为日本人的他是无法对占领者还手的,因此他开始思考不同人群之间的误解及冲突
,最后将这样的想法反映在机器人和人类之间,成为贯穿《原子小金刚》且不停被探问的
主题之一。
有趣的是,同一时期,台湾人在日本的感受却可以说是正好相反的。出身台湾、日后成为
台日外交要人的张超英,那时正巧在日本的明治大学求学,也因此目睹了美军占领日本的
时期对日本产生的影响。他提到当时日本社会被分为美国人、日本人及非美、非日的“第
三国人”,台湾人战后脱离日本的控制,因此得以成为第三国人,享受比日本人更多的自
由。
当时身为第三国人的张超英,可以自由进出日本人不得其门而入的美军福利站,有时一些
台湾人还会趁著日本物资管制,偷偷盗卖福利站的糖或食物给日本人,从中海削一笔。滞
留于日本的台湾人突然一夕之间成为了战胜国国民,看着被美军当成次等公民的日本人,
自己居然可以随美国人平起平坐,感受到新时代的来临。对手冢治虫来说,这是刺激他反
思不同族群之间冲突的占领时期,对许多在日台人来说,却是短暂地享受了战胜国待遇的
奇异时光。
手冢治虫受光文社的《少年》杂志邀稿连载漫画,构思出一个叫做〈原子大陆〉的故事。
但是编辑建议还是将故事限缩于人物上,因此最后决定以〈小金刚大使(アトム大使)〉
之名在1951年4月的《少年》上开始连载,这是一个描述外星移民与地球人交流、冲突,
最后和解的故事。
故事中负责调解的角色就是原子小金刚,但当时首次登场的小金刚只是配角,而且迟至第
四回才登场。虽然〈小金刚大使〉的连载最后黯然收场,但小金刚这个角色却大受欢迎,
当时担任编辑的金井武志就建议手冢治虫把小金刚塑造得更人性化,并用这个角色作为主
角重启连载,现在大家熟知的原子小金刚才就此飞上天际。
※ 本文摘自《跨越世纪的信号3:图像里的台湾史(18-20世纪)》第九章,本文作者为
黄悠诗,标题为鸣人堂编辑所加,猫头鹰出版授权刊登。
作者: devilkool (对猫毛过敏的猫控)   2023-04-13 20:59:00
原来以前有这种漫画
作者: SEED2002 (N956)   2023-04-13 21:12:00
太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