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品的时间线上很有意思,都是属于科学萌芽初期,以人为本、思想解放时期。自由民
主平等观念萌芽成形初期,地理大发现距离的概念被打破的时间节点,对外界有无限的憧
憬、向往,但又对血淋淋的事实感到恐惧
七魔剑6卷提到的知识的枷锁,全知与无知
9卷对未知事物前来交流的见解:
越是能够交流的对手就越危险。运用高等智能来交涉的家伙们必定拥有凝聚力。它们将原
本的目的隐藏在魅力之下,或是巧妙地用语言令我们曲解。它们狡猾得可怕,想要将我们
引向自己的目的。这正是那些家伙们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的交流全都不过是通往那
个目的的布局
10卷的庄周梦蝶的解释
蝴蝶之梦是中央国的壹个寓言故事。某位哲人做了壹个变成蝴蝶在空中飞舞的梦。醒来后
,他突然感到疑问:究竟是自己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才是原本的自己,现在的自
己是蝴蝶做的梦?
这绝不是单纯的怀疑主义。这则寓言指出的是认知的原始性质。也就是说:在做梦的
状态中,“自己”和“蝴蝶”之间没有字面意思的分界。那些是在醒来后用理性的小刀切
分而成的结果,要说的话不过是基于人类的独断后加上的区别。在原本的体验中,“自己
”和“蝴蝶”都不存在,是在意识之中融合在壹起的同壹个东西。
换个比喻,试着想象刚出生的婴儿的视角。他们的自我尚不发达,因此认知中没有用
以切分世界的小刀。必然地,在他们的体验中,也没有“自己”和“对方”的区别。这就
是天然的“无我”,而他们正是在这个状态下采取各种行动。在肚子饿了索要乳汁的时候
,尿布湿了表达不舒服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向着“父亲”或“母亲”诉说。他们心中根本
就没有“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硬要形容的话,可以说是在向着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
世界诉说。
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婴儿。即使是成熟的大人,认知也时常会接近这种状态。像刚才
的寓言中那样做梦的时候当然是这样——还有人们更加熟悉的,任何人都会有的,在熟悉
的领域处于集中状态时,会有类似的情况。
举个例子,比如说熟练的舞蹈家。他们并不会产生“曲子的这个地方要这样移动手脚
”的思考。外行人的舞蹈是“配合听到的声音逐壹移动手脚”,但经过反复修炼,本人心
中的这些区分就会消失,不需要意识到“听到了声音”,手脚就会移动。这正是去除了“
自己”和“声音”的分界后的结果——在东方的壹部分思想中,这种状态被称作主体与客
体合壹,也就是“主客未分的境界”。可以说是限定的“无我”。
11卷的亚人种人权,有跟人类交流自愿剃头发屈服的哥布林,切下自己声带只为了更好说
英语的哥布林长老,为了生存烧杀掳掠的哥布林,就像是在影射大航海时代的奴隶
去查了一下文学素养的定义
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宽广的知识面
对历史、世界有一定的独立见解
感觉他都符合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