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讲一些拉面的历史好惹,刚好以前的研究有碰到
一百多年前,中国跟日本港口被西方人轰开
一些中国沿海城市居民去海上当水手或码头搬东西
其中以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分为主
中国码头工人、水手跟着船跑来跑去
一些人在日本的港口定下来,形成所谓的“中华街”
从沿海各省带来的料理于此形成一个新料理:
“中华面(ちゅうかめん)”
基本上是南方的汤头加上北方的汤面
用猪骨、鸡骨炖,洒上葱花
然后又过了几年,清朝在朝鲜被日本打爆
台湾割让给日本后一堆台湾人往日本找工作
做的事跟那些中国前辈差不多
台湾人也把自己的味道带到中华街:
“笋干控肉”
啊这跟拉面有啥关系?
话要说到1910年有个叫尾崎贯一的日本人
他在浅草开了一家中华料理店叫“来来轩”
这家店的客群是日本人,请的厨师是中华街居民(某些没来源的文件说是台湾人)
他跟中华街厨师发明了一种料理:
“支那荞麦(支那そば)”
就是后来我们讲的拉面
啊所以这又跟上面的移民史有啥关系?
最早的支那荞麦是用猪骨、鸡骨高汤,中式油面
加上笋乾和切片肥猪肉
发现了吗?最早的拉面就是笋干控肉+中华面!
拉面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而是中国沿海各省食文化在日本中华街重新汇聚而出的结晶。
天啊我应该用这题材拍部影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