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前头,我个人对第一到十一集给予好评,但第十二集所传递的讯息我难以接受。
对我来说,以第十一集的调性来说属于实质意义上的结局。而第十二集的调性属于“后日
谈”,也就是主角群回归之后的生活。
故事其实有所谓的公式可以套入,这也就是业界常用的“英雄旅程”。大致上流程为主角
被抛入非凡世界,历经各种冒险后归来。而这一套公式可在从古至今所有的故事找到它的
影子。
故事里的每一段过程都有其意义存在。它可能是一种伤害,也可能是喜悦,但目的都是同
一个,也就是让主角获得成长。而“后日谈”在故事里的效用,就是呈现成长,也就是证
明主角已经不再是一开始的那个人。
第十二集的内容一开始映入观众眼帘的是阴雨绵绵,之后则是主角长良的遭遇。渡过各种
难关的瑞穗不认得他、希的眼中不再看着他、去打工挨骂。
还有最重要的是对冒险的质疑。
对我来说,这等同于长良否定自己的成长,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信心,还需要
仰赖瑞穗提醒,他才确定过去的那一场漂流对他来说是真实的。
如果成长还需要他人轻拍你的肩,鼓励你继续前进,那不就等于没有成长?
另外就是朝风最后和希交往这个发展,我个人无法接受。
综观整部戏的角色个性及逻辑来说,希的性格坚定不屈,这种性格放在其他类型的作品,
可能是偏向传统热血类少年漫画的主角才会出现的性格,比如说海贼王的鲁夫。
而朝风的性格则是需要向他人展现出存在感,才能替自己增添自信。换句话说,这种性格
需要他人赞赏才能获得满足。更深入一点来说,他的自信源自于外界,而非发自内心。
然而这两种个性之间是否能有恋情,我采取否定态度。端看剧情就知道两人其实发生过不
少争执,要长久和平相处根本不可能。
也许你会产生两个质疑。第一,这是平行世界,个性也许不同;第二,说不定交往初期,
两人还没看清性格本质。
第一个质疑我得说明一件事,“故事所服务的对象是观众”。
若是两人真的是平行世界的个体,这等于观众随着前面十一集的漂流去认识的角色,都可
以弃于脑后。你在平行世界所见到那个人实际上是个陌生人,完全不是你熟悉的那个角色
。我想这点没有多少人能够接受。难道你能忍受隔一天去上课,却发现全班没人认识你,
还以为你是走错教室吗?
而长良在最后笑了。
这点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一点。作为台下观众的我,透过长良的视角面临了一场又一场的冒
险,而在最后,尽管能再次见到失去的人,但对方却不认识他,也没有实现两人之间的约
定,换作是我绝对不能接受。
看大多数评论里,结尾的转身离去,不去实现约定,是代表对长良成长的肯定。但在这种
情境之下,如果是我,我只能表达出无奈,而非一笑置之。
第二个质疑在我的经验里,我认为是很难发生的。
其一,相恋的前提,两人的价值观至少要相近或相容,这才能解释就算恋人性格南辕北辙
,还是能相处长久。
其二,希的观察力不可能太差。
从剧中一些画面就能知道,导演时常在希观察人的时候去特写她的眼睛,意指她正在观察
对方,而这样的行为模式只有在具备观察力的人才能够成立。
言下之意,希具备一定的观察力,自然地能够知道对方的心态如何,也就是说她有能力看
穿朝风的自信通常是吹嘘居多。
而对希来说,这种人会对她产生吸引力?我采否定的态度。以我自身经验来说,像她一样
有自信的女孩子,绝对会有其他更好的人选。
人生是荒谬且毫无意义,唯一的解方就是替它找到意义。
它或许无常。但也因为无常,所以才有可能性。有了可能性才有希望,人们才会愿意继续
奋斗下去。
整出戏定调于成长,而成长到最后只有虚无,有谁还愿意成长?
如果导演在最终回的用意在于“世界不合理但也要继续活下去”,但我从中感受到的确是
如同自嘲式的自我安慰,反而让我感受不到长良到底成长在哪,根本就是从第一集的封闭
自我,转变成自我欺骗,这算哪门子成长?
如果是我安排剧情,情节我会安排成“挫折→回顾→省思→领悟”,最后一幕我会选择以
瑞穗和长良的交谈作为结尾,而将幼鸟归巢那一幕安排在最前面。
这样一来观众尽管会有挫折的情绪,也会以最后的交谈缓和情绪,再带出成长以及展望未
来的心态。进而了解这个社会一样冰冷无情,了解他终究无法改变世界。但他会转身离开
,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成长,迈向未来拥有的可能性。
但最后转身离开的微笑,我无法接受。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作为总结。
人需要故事,是因为他们需要前人的经验去克服未来的难关。
而整出戏的结尾,却让我体会到人不管怎么挣扎,未来再也不会变化,等待自己的只有世
界的现实。
试问,这样有谁能对未来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