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6299
历经日中港台多元背景,漫画家柳广成:“我明白标签是他人的需要,不是我的需要。”
采访:Emily 摄影:陈佩芸 / 2022-11-04 浏览次数(1189)
漫画家柳广成最近改编了小说家李昂的《北港香炉人人插》,绘成漫画版,故事融合政治
与情欲,让人反思女性在政治权力争斗中求存的方式与空间,里头不忌讳敏感议题与性爱
场面。2022年初,他也与网络媒体“报导者”合作,为调查报导“绑债.黑工.留学陷阱
:失控的高教技职国际招生”绘制漫画,揭露异国学子在台湾被卖去当黑工的真实案例,
后推出《报导者事件簿001:留学黑工》。
这些作品题材都相当严肃沉重,而采访当天,柳广成戴着一顶绣了一双卡通眼晴的“星之
卡比”粉红色毛帽,手机也用粉红色的卡比保护壳,可爱到教人微笑。
北港香炉人人插(限制级)
柳广成在香港出生不久便移居日本,卡比是他自两岁便钟爱的电玩角色。大概九岁时,因
家庭因素从日本迁至父母的故鄕中国山东。一年后再移居香港,直至从大学艺术系毕业。
后来数次来台湾旅游,让他能够想像在这里生活与工作,在一年前只身来到台北。他的多
元背景,也是李昂选择跟他合作的原因。
“由于《北港香炉人人插》故事背景、社会因素、又在97年香港回归时出版,加上李昂老
师是一位有抗争意识的人,她非常重视我香港人这个身分,觉得我应该可以有某种思考政
治的格局,去画出这本书。”柳广成说,他创作时完全不知道故事角色被说成影射谁,也
刻意不探究当年引起的舆论风暴,是想以没有包袱的眼光,为故事注入崭新生命。
虽有原著故事与人物设定为框架,但当中的人物造型、生动的表情动作、视觉调度与分镜
节奏,都是身为漫画家的功力与心思。柳广成笔下的人物略带日式洋味,忠于时代背景亦
注入时代感,让现代读者也能自然投入。当中神明出巡、二二八记念晚会的歌舞场景,更
精准描绘台湾独有的文化。
《北港香炉人人插》中有不少开会场景,柳广成为避免画面太单一,运用了不同角度、距
离、表情动态与情景的穿插。(图 / 《北港香炉人人插》)
李昂曾说,成功的小说家需具备三个要素:组织架构故事的能力,写得好看,和要找一个
“敌人”,也就是“为何而写”的理由。问柳广成的看法,他说满认同要找个敌人,“但
敌人不一定是一个人,也不一定是社会现象,而是一个太固有的既定观念。比如说,我认
为漫画的敌人,就是一直以来令读者根深蒂固的阅读方式,我想要打破它。”
柳广成选择以铅笔创作,也是出于一种抗衡的心态,“漫画有一个固有的创作流程,以前
我会遵守,但开始用铅笔之后,就觉得铅笔太被小看了,大家都认为是起草稿用的,然后
在艺术市场,铅笔作品的价格都非常低。”
他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图,也试着摆脱纸本翻页的限制,配合 IG 的阅读方式,由左向右
去叙事。在一组连环图里,他诠释了对于“有用/没用”的看法,柳广成说,“被评价为
没用的小孩子,他们是可以决定自己有没有用的。不需要被长辈讲太多而定义了自己。有
没有用,很多时候是观念跟角度的问题。”
在山东念小学那年,柳广成被同学当作日本人而遭受霸凌,引发他日后喜欢思考和关注种
族议题。“我那时候发现,原来人跟人的相处,非常受到这个民族对另外一个民族的集体
印象影响。”他说在中国体验到的教育,非常以意识形态主导,“我上学的时候会被丢石
头,一直被骂日本鬼子,甚至老师会偷我的东西,还在教室里骄傲展示说:你看我今天又
偷了日本鬼子的东西,下一次我们偷什么好?……但我也大概理解,这是他们的民族需要
,投射某种仇恨到另一个对象身上,去维持他们的社会安定之类。”
他发现,若把民族主义放到最大,所有维系公平、平衡的制度都变得毫不重要。曾有两个
同学为他挺身而出,立刻沦为新的受欺负对象,被骂汉奸。而他们,都只是八、九岁的孩
子。可能从那时开始,柳广成便成为一个看重独立思考的人,“因为那种痛苦,你若真的
不去思考的话,就会变成一个极度消极的人,对世界极度绝望,不想关注。一旦开始愿意
思考,就算会很累,但它会让你明白,为什么你今天会承受这些?会有一些答案,那答案
不一定完美,但是你会比较能接受。”
从山东搬到香港后,校园的情况翻转了,日本文化在香港很受欢迎,他因日本背景而受到
同学喜爱。他说,“在中国跟香港很极端的体验里,令我知道,有时候我被喜欢或讨厌,
其实都不关我的事。所以,我很珍惜个人跟个人的相处。”
柳广成说从小玩电玩也激发他的思维,“游戏创造了一个世界给你去体验,尤其是角色扮
演游戏(RPG),我会怀疑它的升级制度,为什么只有主角可以升级?我能在24小时内从
一个小村民变成拯救世界的大人物,其他怪兽却不能,太不公平。”他对弱势由衷而发的
同理心,似乎成为他灌注进创作的能量,例如《留学黑工》漫画以当事人第一人称叙说事
件经过,让读者在文字报导外,更深切体会受害者的徬徨无助。
柳广成说,画《留学黑工》时必须谨慎注意人物对白符合报导内容。
柳广成脑中有海量的“为什么”,不是控诉或质问,比较像好奇的探寻。他小学在图书馆
读到数学的历史书,知道数学一开始只是加减乘除,后来发展到哲学层次、威胁到神的权
威,便激起社会的敌抗,“‘有理数’是能被解释、没什么残渣的东西;但到‘无理数’
的时候,宗教人士就追杀这些数学家。”他从历史看见人类的发展,需要逐步克服去依赖
一个绝对的、可供崇拜的对象。“我大概明白,那时代需要有个让人有所依归的存在,去
解决所有心理上的焦虑。于是想,人类是怎么一步步解决焦虑,和面对自己的不安?怎么
慢慢容纳‘怀疑’,发展到今天的状态?”
说到焦虑,他的母亲曾担心他画画没前途,而自己也怀疑或担心未来?“会担心呀!但对
我来讲,越担心就越做不下去,畏首畏尾。”他曾想兼顾画画和跳舞,可是二者都很需要
花时间,“人生真的很有限,必须挑一样最喜欢的,以最专注的态度做好它。画画,就是
我现在最重视的事。”
柳广成看事物常带着抽离客观的距离,问他跟家人相处是怎样的?他说,这样的自己似乎
有为家人带来影响,比方他跟妈妈视讯聊天,会问她当初为何结婚、现在享受这段婚姻吗
?“然后她说没有(笑)。我再问,如果当初不结婚,妳现在会是什么模样?……她一直
说自己老了;我说,妳才60岁,要死还有30年左右吧,就想像妳才刚出生、从0岁会活到
30岁,这个小孩一定觉得还有很多事可以做。”而妈妈听了接受他的想法。另外,他也很
公平地问了爸爸差不多的问题。
柳广成说他来台湾这一年很忙碌,期望明年能休息一下,画些轻松的题材,例如近来在朋
友工作室认识的猫。
画画时若感觉身体卡住,柳广成会站起来跳一下舞,或到家附近散步。他家里有整面壮观
的漫画墙,“搬家时我数过有42箱。”他看最多遍的是《死亡笔记本》,只为观摩同一个
故事如何压缩成电视剧和电影仍保持丰富。他说,小时搬离日本,妈妈考量运费,丢掉他
大部分漫画,“那个经历,令我很想以后可以决定自己的东西怎么处理。这次来台湾,终
于做到了。”好奇他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地方是“故鄕”?他直言,“没有。”
可是在台湾很多时候他被介绍为“香港漫画家”,对于这个地域标签,他说,“我明白标
签是他人的需要,不是我的需要。可能最近我的作品题材很社会性,或跟我过往的《被消
失的香港》有直接关系吧?……但若我以后做一些轻松的题材,或抽象的东西,‘香港’
这标签就变得不太重要,如果会影响别人怎么去享受我的作品,可能就不想要了。”
自传式画集《被消失的香港》纪录2019年开始的反送中运动。
访谈时,柳广成讲话不疾不徐,顶着星之卡比毛帽,卡通眼睛就在他眼睛上方,仿佛结伴
观看这世界。忍不住请他多介绍这位老朋友,他说,那么喜欢星之卡比,因为它是个没有
被明确设定的角色,也不像经典漫画人物一般以正义为目标,卡比全凭直觉行事,偶尔却
不小心做了好事。卡比的出现,是因为飞船意外坠毁于一个星球,“当地人觉得它是外星
人,但它完全不觉得自己是外星人。它不觉得自己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也没想到对
方接不接纳,很快就在这星球上适应环境。”问他,就像你来台湾吗?他笑,“有点像。
它去哪里好像都不会想太多,很自然的就适应了,我觉得卡比是一个榜样。”
我们看到的柳广成是个画功嫺熟,拥有突破框架抱负的漫画家。他是一个由多元文化养成
的年轻人。他思考深刻、富同理心,有能力容纳黑暗,也带给人明亮的启发;他热爱跳舞
、HipHop、电玩、漫画,埋头创作之余,亦真诚跟人与环境交流。真的有点像星之卡比的
可爱与自在,令人期待未来还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