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dinosd2: 从中国有历史开始,留名的宦官是好名声的一只手就数得完10/10 19:18
问题是自中国有历史开始,留名的宦官根本就没有多少人
这牵涉到宦官的存在意义,他们其实就是皇帝家族的私人奴仆
所谓皇宫内的“家里人”,这导致他们先天就不会在外面抛头露面
一旦牵涉到留名历史的事情几乎一定是跟皇帝或继位人的个人事件有关
而之所以大多都留下骂名,牵涉到两件传统
第一是史书传统,中国史书习惯上的春秋笔法、隐恶扬善
前者是透过历史事件的"诠释"来传递记史者的特定价值观
后者是透过历史事件的"呈现"来让整个人物或事件更简洁或一致
比如史书上常常写皇帝宠信宦官,导致朝政败坏
传递的价值就是皇帝应该信任非宦官的文人儒士才能治理好朝政
史书一个功能是给皇帝看,教育皇帝的
所以不能说皇帝很烂,皇帝会认为你在骂他,拒绝被教育
所以只能说宦官很烂,不要信任宦官,要信任写书的文人
当你看到史书写皇帝宠信宦官时,注意它不是在骂宦官,其实是在骂皇帝
隐恶扬善传统则不限于皇帝,就算是现代的人物传记也很少会直接说这个人很烂吧?
假如只看史记项羽本纪,你会觉得项羽超爆干强,然后突然间就被围起来唱歌了
你要看其他人的传记才会知道说项羽在这中间干了多少智障事导致最后被唱歌
写皇帝当然更不会写这个皇帝干了多烂的事情
这些事情通常就写在宦官那里,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皇帝意志的执行者
第二个是说书传统
大部分人对中国历史的大致了解其实都来自于说书
但说书通常会把皇帝背景化,因为批评朝政是要杀头的,即使是以前的朝政
所以很多人知道魏忠贤九千岁,但可能不知道魏忠贤的皇帝万岁是谁
很多人知道高俅、童贯,但可能搞不清楚他们的老板是谁
当说书把宦官当成大BOSS时,那是因为皇帝不能当大BOSS,会有不良影响的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因为宦官是跟皇帝(家族)绑在一起的
皇帝干得好,是皇帝自己的功劳;皇帝干得不好,那就是宦官的锅了
不然宦官名声这么差,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要延续使用?
还不就是太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