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 正太学笔记20220923 小的意义与特质初探

楼主: rainnawind (守序邪恶的雨飒)   2022-09-23 22:53:25
◎ 小的意义与特质初探
。正太的基本定义是“可爱的小男孩”,但其中可爱、小和男孩三者各有解释
。笔者曾在处理正太年龄和形象界定时提及(#1XmVZUeZ (C_Chat))
小是一件相对的概念
有一种“小”叫做“比我小”;另一种“小”则可能叫做“动物幼崽”
拿两种不同的界定方式相互框架是没什么意义的行为
。“小”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值,会使用“小”来形容的人事物
其都有一个相对的“大”作为比较标的
例如:“小孩”和“大人”、“小猫咪”和“成猫”、“小瞇一下”和“睡长觉”
它的比较标的,也可能不是同级的人事物,而是某种概念上的相对
例如:“小学”的直接相对不是“大学”
而是教育体系中代表初、中、高级等不同程度的学校
。有些比较对象相对是稳定的,例如“小毛虫”指的是昆虫尚未化蛹的幼体状态
有些则是不稳定,例如前面提过的“比我小”或是“我感觉小”
这类“小”受观测者“我”的身分、年龄和特征(如身高)等影响而持续浮动
“感觉”的形成成因又更加复杂难解了
偏偏这类“小”的概念在个人性的审美实践上最常被使用
例如:对一个幼稚园的小女生来说,12岁的男童星不会是“正太”而是“大哥哥”
但对于出社会许久的成年人来说,高中甚至大学的男孩都还是“小孩子”
在小学低年级来说,班上的男同学身高有140就已经高个子了
但对身高200的篮球选手来说,180的学弟可能一样很矮很可爱
。正是这些不稳定的相对性,使得“小”的问题,处理起来困难重重
§年龄段多“小”的问题
。在正太定义的争论中,常有“国/高中生还算正太吗?”
到底要到小才是小?坊间一直莫衷一是
较常出现的宽松框架会以“小学”(狭义)、“未成年”(广义)等年龄段
来做出区隔,形成两类宽广度不同的界定方式
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标准仍是各有差异
例如:有些狭义者,也接受到初中低年级;有些则坚决捍卫小学生才是正太
如此产生的争议,便是前面提过不同标准下,无意义的彼此框架
。况且上述两者仍有所谓“合法正太”、“万年正太”的问题未解
对此,笔者过去以“形象理论”来解释
: (【正太学02】浅谈角色形像与符号化,2019)、
: (Re: [闲聊] 地错的贝尔算广义的正太吗?,2020)
: (浅谈正太的内部填充物,2020)
所谓“合法正太”、“万年正太”两者同样在“年龄设定上”超标
但通常在“角色形象上”则符合标准的狭义或广义年龄段
例如:
.被下药变小的17岁高中生
.被诅咒停止长大的18岁成年人
.年龄不详的王室教师
.年约六十五岁的厕所幽灵
.年约八千岁的世界神
这些角色在形象上都符合小于设定年龄,以致接近标准正太定义的特质
§同龄角色上相对“小”的问题
。不是每个同龄的男孩子都会被当成正太看待
如笔者在#1XmVZUeZ (C_Chat) 正不正太是看脸的?的一节提过
: 。比如说,同样是一班小学生男孩子里面
: https://i.imgur.com/rdK08hA.jpg 《绝对无敌雷神王》
: https://i.imgur.com/VBsPkFW.jpg 《樱桃小丸子》
: 总有几个我们会说他们是“正太”
: https://i.imgur.com/s7x3Ots.jpg
: https://i.imgur.com/Z1SvGHe.jpg
这种情况部份原因是因为长相(形象)上“可爱”的要素充分与否决定
所以正太确实是需要看脸的
另外,同龄人里“相对小”的比较,也是另一项造成差异的因素
。直观上,人们会不自觉把“小”和“可爱”进行连结
“可爱感”的形成原因里就包括了部份具有“小”特质的要素
但这部份我留到日后讨论“可爱”时再详细解释
。换言之,同龄人中“相对大”,例如比较高、比较成熟、比较粗勇的角色
往往不容易被直观地视为正太看待
但这不表示他们身上没有其他可爱的元素,只是这种“大小比较”造成了汰选效应
。所以甚至有不少正太爱好者,较容易接受“可爱型正太”
而对常处于领导地位的“朴素型”、“正统型”男主角比较无感
https://i.imgur.com/asBPOxE.jpg
https://i.imgur.com/lUacdtL.jpg
其实也是因素两者“小”的特质要素差异,相对造成的审美偏好
不过,我必须再强调一次,这并不表示他们身上没有其他可爱的元素
所以正统、朴素派的主角正太依旧会有另一批支持者存在
。“小”的感受,基于不同的比较对象也会而形成更多这种问题
例如:如果请你从图上圈出《数码宝贝02》主角群中的正太
https://i.imgur.com/WqEnDGE.jpg
很多人可能会直觉得只圈了左边在同龄人里最矮小的火田伊织
但如果换一张图,放入一代主角群
https://i.imgur.com/dzIWlDB.jpg
则会发现,第一张图的三个男孩子其实都很小
再换一张《数码宝贝The Last:绊》时期的海报对比
https://i.imgur.com/9EQ71sa.jpg
连第二张图里国中时代的一代主角群都显得年幼了起来
在正太构成的三要素里,只要他们同样令人觉得可爱
这些国中生也很有可能被当成正太看待
这种相对性造成的落差,就是一种“感觉小”的形成原因
§具有“小”属性的角色特质与实例
。承前一节提过,部份“小”的特质会形成“可爱”的感受
两种正太构成的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而“小”的特质除了“可爱感”也会引发同理心、照护欲等本能
其中包含了几乎所有可察觉“相对小”的特质:
.矮(身高方面的小)
.瘦(身材方面的小)
.小(年纪方面的小)
.精巧、稚嫩(完型感方面的小)
.被动、无口、木讷(行为、活动性方面的小)
.弱气、乖巧、害羞、胆小(气质、性格方面的小)
.纯真、幼稚、电波、爱哭、顽皮(社会化方面的小)
.天真、青涩、无知、傻气、新手(经验、智识方面的小)
.弟弟、儿子、后辈、学弟、徒弟(亲属、群己关系方面的小)
.弱势、可怜、残疾、贫困、孤儿(处境、地位关系方面的小)
。并不是一个角色需要废到囊括上面全部的特质才算是“正太”
但所有被认同是“正太”的角色均具备其中某部份“小”的特质
而且是相当鲜明的标志性特色
。这些“小”的特质与其他“大”的特质互相交会,创造的反差、冲突感
往往便是许多种“美感”的形成原因
例如:
早熟懂事 → 年纪的小 + 社会化的大 → 让人感到体贴、激发同理心
不服输 → 处境地位或经验的小 + 性格的大 → 让人感到励志,想为他加油
好奇心 → 经验的小 + 性格或行为的大 → 让人感受到纯粹、引发照护欲
害羞嘴硬 → 性格的小 + 行为的大 → 让人想戏弄或照护的可爱
天才学弟 → 智识的大 + 年龄或群己、地位的小 → 让人感到敬佩和后生可畏
+ 把上面随机组成的冲突性特质全部加起来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马)   2022-09-23 22:56:00
专业,推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猫)   2022-09-23 23:05:00
虽然不知道在说什么,总之先笔记
作者: chaige (chaige)   2022-09-23 23:07:00
跟我想得差不多,结论在简洁有力一点会更好
作者: digimongo (迪己梦)   2022-09-23 23:08:00
认真推
作者: henry12188tw (onlyforever)   2022-09-23 23:56:00
原创论文给推
作者: sheeddee870 (sheeddee870)   2022-09-24 00:04:00
个人觉得对“小”的归纳很不错,如果可以深入探讨各种“小”跟正太这个属性的关联以及其中的萌点具体如何构成审美/心理上的吸引力,归纳出来面向的价值也会更加清晰
楼主: rainnawind (守序邪恶的雨飒)   2022-09-24 00:26:00
不错的方向,感谢建议
作者: salvador1988 (Mr.Owl)   2022-09-24 11:30:00
我看不懂 但我大受震撼.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