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eurl.cc/yMLk1y
【失去的神话──敬悼 #王孝廉 教授(1942-2022)】
@
“今年四月,我儿子在日本得奖的长篇小说出版,我读过之后首先的感觉是,长江后浪推
前浪,在小说的创作上,我真的是江郎才尽了。比起儿子的小说,不论是语言文字或内容
思想上,我早年的那些作品,都已经是‘古典文学’了。”──王孝廉〈自序〉,2003年
写于福冈,收于新版《#彼岸》。
@
王孝廉1942年生于山东,笔名 #王璇。东海大学中文系毕业,受教于新儒学家代表 #徐复
观 门下,后取得日本广岛大学中国文学博士。作为文学研究者,主攻神话学,尤其擅长
中国古典神话。1949年随父举家搬迁台湾,在彰化成长,1973年后全家移民日本福冈县,
并任日本西南学院大学国际文化学部教授,亦曾任成功大学、中兴大学、东吴大学客座教
授,是日本九州与台湾中文学界神话学的交流推手。昨日接获消息,王孝廉教授已于8月
17日在彰化基督教医院离开人世,享寿80岁。消息传出后,林文义之妻、作家 #曾郁雯
在个人脸书提及他们的交友情谊,回顾王孝廉为之撰写的《和风旅人》推荐序;作家 #季
季、#杨树清、#潘宙 等人亦发文哀悼。文讯也在此致上无限哀思。
@
王孝廉虽以神话学闻名,然而更早之前,他也是以“王璇”为名的作家,兼擅散文与小说
创作,除了《#花与花神》等神话研究专著,代表作有小说《彼岸》、散文《#船过水无痕
》等多部,尤其七○年代创作的新诗〈#鱼问〉以“只因为我活在水中,所以你看不见我
的泪”传颂一时。他以笔名王璇发表的小说〈#再见南国〉,被收入季季主编之《#六十八
年短篇小说选》,评介写道:“‘再见南国’仍是最近几年来,以中日关系的过去和现在
为背景所写的小说中最好的一篇。”可见他的创作深受文坛肯定。
@
《文讯》亦有多笔记录与王孝廉的创作有关。例如 #徐锦成 在《文讯》评论:“我们不
难想像,当年王孝廉必定是位满载期待的新锐小说家……〈彼岸〉及〈水月〉等篇,亦都
呈现出王孝廉的思虑周密与辩才无碍。”1988年作家 #杨锦郁(李瑞腾教授之妻)也在《
文讯》访问他后写下结尾:“不以知识分子自鸣;不以小说家自许,使王孝廉得以看透人
的真性情。”这些肯定,都在在显示出以“王璇”闯荡文坛的王孝廉,作品是如何受到瞩
目与青睐。
@
而本文最一开始,王孝廉自序中提到2003年获奖、出版作品的“儿子”,本名“#王震绪
”──即是在2015年,继邱永汉、陈舜臣之后,第三位夺下“#直木赏”的台籍小说家“#
东山彰良”,其中“东山”取自父祖祖籍山东,“彰”则纪念原乡彰化。虽然当时东山彰
良才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但不难看出王孝廉的自豪,他写下:“儿子写小说的年龄,正
是我写小说的年龄。”犹如一种世代交棒,而在十多年后,儿子的创作《#流》揉合父亲
与祖父的身世,开头亦引用王孝廉前述诗作〈鱼问〉名句,父子传承下果然开花结果,一
举成为台湾之光。
@ @
尽管提及王孝廉,大多都集中在他的神话学研究,所创造出的斐然成果。然而我们也不该
遗忘,在文字书写面前,他也曾是台湾重要的作家之一。文讯.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
便收有他十余本以上著作,当然也包含其子东山彰良的台湾出版品。让我们一起祝福,愿
王孝廉教授,仍能在文学的世界里,与家人、与我们重逢。
@ @
(图片为王孝廉、东山彰良父子代表作品,收于文讯.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馆藏)
心得:
山东出生,彰化长大,移民日本
这段生长经历也成了他儿子东山彰良笔名的来源
东山彰良作品:火影忍者小说五本、魔人侦探脑啮涅罗 蝴蝶在世界尽头飞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