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战时的小国来举例:
丹麦:
基本上就是直接投降而且下场还不算差的正面例子,
在德国入侵两小时后丹麦就投降了。
由于丹麦当局的合作态度加上民众被动性服从,
德国对丹麦占领政策就比较宽松,
加上德国需要一个模范保护国来宣传,
所以初期德国不怎么干涉丹麦内政,
也允许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继续留在国内,
甚至还让丹麦在1943年举行正常大选(社民党得票率44.5%,丹麦纳粹党只得2%)
虽然丹麦还是听从德国要求逮捕共产党人,也严重依赖对德贸易,
但同时丹麦政府也拒绝德国人染指军队或犹太人。
随着战事逐渐对德国不利,
丹麦人的暴力抵抗开始增加,德国也下令解散政府并戒严,
但因为国王拒绝内阁辞呈,所以法理上仍有合法权威
这时候的丹麦完全被德国控制,还是动员社会力量帮助国内犹太人疏散到瑞典。
也向德国建议在丹麦境内建集中营取代被驱逐到德国或东欧。
因为战时较为合作,丹麦在战时受到的镇压算是被占领国当中较轻微的。
比利时:
比利时大概就是个反面例子,它们在抵抗18天后宣布投降。
但问题在于宣布投降者是国王,而议会和政府则坚决反对投降,
要求国王利奥波德三世跟内阁一起流亡去英国,
国王却一口回绝,宁可被德国俘虏并自信能说服希特勒释放战俘并恢复比利时自主权,
结果当然失败了。
其实原本比利时民众刚开始对国王的支持比起流亡政府高出不少,
被认为是受难者和烈士的象征,
结果1941年国王秘密再婚的消息曝光后形象大跌,
人民反对国王在被俘期间续絃,而且婚姻违反比利时必须先进行民事婚礼的法律,
加上国王战时一直不肯公开谴责德国占领政策,从头到尾对抵抗运动反应冷淡,
人民对国王的失望日益增加。
由于比利时后期的抵抗逐渐增加,德国人和其合作者也加强镇压,
占领期间至少四万比利时人被杀,一半以上是犹太人。
国王在1944年比利时解放时被德国押送回去,
所以流亡政府宣布利奥波德三世“无法统治”,由他弟弟查尔斯担任摄政王,
而这个摄政王一当就是五年,
利奥波德战后在瑞士流亡五年没人理他,
后来1950年政府办公投决定是否迎接他回国,以58%过关,
但国王回归没多久南部瓦隆地区就以总罢工欢迎,
在四名工人被宪兵射杀后示威越发激烈,内阁威胁要总辞,
最后国王同意退位由儿子博杜安继位。
所以投降的小国运气好点的话可以像丹麦那样还维持基本的自治权利,
不然就得跟比利时那样纯粹是德国砧板上的鱼肉,几乎没什么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