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inechen (今夜不是上弦月)》之铭言:
: 我有个朋友想写架空世界的故事
: 但是他自己给自己订了以下几点规则
: 1.主角不是穿越
: 2.主角不是旅行者
: 3.不想用说明文解释世界观,一切都要由故事演进自然让读者明白
: 4.不会有解说役,不能发生故事到一半突然生硬的开始解说
: 比如:我们来看电视吧,电视就是一种将多枚发光二极管排成阵列
: 通过讯号产生光源并利用人眼视觉暂留达成可动影像的电器
: 5.要在第一章内把世界观的概念解释完
: 结果他写了两年还没把第一章写完
你朋友真的是自己搞自己,应该说把手段跟目的弄混了
1.2是角色设定不提
3.4是为了让剧情流畅的手段,也就是笔法。
剧情流畅的因素有很多
1.读者能专注在角色的行动和演出上(避免说明文的原因)
2.角色不说没必要的废话(避免解说役的原因)
然后还有最重要的3.篇幅精炼不做多余的演出
什么叫多余的演出?这个随时代变化、不同读者会有不一样的观感
打个比方说:以前欧美在选举的时候因为常用的传播媒体是报纸
候选人可以洋洋洒洒写长篇大论述说政见、而且着重文章的前后逻辑一致
但是电视机出现后,演讲的内容更精炼、口号喊得更响,因为传播方式不同了
而且习惯不同媒体的阅听人对接收资讯的习惯也不一样了。
如果要用演出带入设定,就像JOJO替身战分析、思考、反制、运用
因为剧情紧凑、制造悬疑,我们可以接受用几十页篇幅把一个替身的能力演的清清楚楚
而且那些替身能力通常一、两行字就能交代完了
如果你要把任何设定都用演的,那推动剧情的速度势必会受影响
要是想把设定更精细的传达给读者那就更拖沓了,还会有读者GET不到设定的可能
甚至会想"为什么我要像考究党一样分析你的剧情来发掘设定啊?"
"那你随便看过去就好啦!"
"喔......欸这里为什么会这样?"
"我在前面有演过你要仔细看啊!"
"干!"
这就是把目的跟手段混淆。
解说不是问题,问题是生硬的解说。
理想上解说要能在读者心里产生疑问的时候给予最少量的必要资讯
但你知我知独眼龙也知道有些问题就是Nobody cares
怎么避免生硬的解说,首先评估重要性,这个设定对主线有多重要?
比方说侦探小说里面任何描述都有可能是线索
当你说明场景的特殊、人际关系、物品用途的时候,严格来讲那也叫解说
一直放烟雾弹讲实际上不重要的东西,等到谜题揭晓读者肯定不会再翻第二遍
又或者对角色的发展性有多重要?
能不能让读者进一步沉浸在这个世界?
能不能引起读者思考或者传递作者的思想?
因为很重要,所以角色或旁白郑重的声明与强调,梳理主线的时候就可以提到
再来是方法,怎么解说才不生硬,想像成日常对话怎么把话题转移来、转移过去
你说东旁边的人忽然扯西,那就很生硬。
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让解说不生硬的笔法,不是说非要让角色演出不可
用大量的对话、人物互动、场景描写来表现设定可能会让人抓不到重点
最后是5.不确定你朋友一章(Episode)的篇幅是多少
你也没说世界观的概念是什么,但我认为这是最应该废弃的规则
时代变了,大人。
以前英雄史诗那一套首先会把英雄来历说清楚
亚瑟王之死的第一章先说亚瑟他爸乌瑟王怎样怎样、神话说这个世界怎么创世
但现代就很少搞这一套,如果你朋友想走商业一点的路线
第一章先想办法把你这部作品主打的元素秀给读者看、让他们想看下去
这才是他妈的最重要的东西!世界观第二章到第十章慢慢说就好
主角推动主线的动机、让他开启主线的要素(人事时地物),哪一个都比世界观重要
卖角色比卖世界观好赚啊!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