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soma2016: 这真的是加拉巴哥化的最佳写照,只能说不愧是日本06/03 15:38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有些人评论日本都喜欢丢一句加拉巴哥化
我最早看到加拉巴哥化,是从是枝裕和导演的专访中看到的
挺认同他讲的,但是到处套总觉得很奇怪
另外恭喜导演的新作品婴儿转运站,男主角得到宋康昊坎城最佳男演员奖
https://www.your-song.net/2016/11/20161128-Koreeda.html
日本电影大热门的一年 是枝裕和导演抱持“对日本电影的危机感”的理由
这样下去会被世界遗忘
http://zasshi.news.yahoo.co.jp/article?a=20161128-00050258-gendaibiz-bus_all
[现代Business=立田 敦子记者]2016.11.28
“这样下去日本电影真的会结束”——如此强烈控诉的,是推出《海街日记》等许多热门
作品,2013年更以《我的意外爸爸》获得第66届坎城影展评审团大奖的是枝裕和导演。
尽管今年日本电影有多部热门作品,他却依然表现出对于日本电影界的危机感,而在他的
心中的又是——。
加拉巴哥化(*译注)的日本电影
“日本的电影业界渐渐走向封闭。在国外接受访问时,我是这么回答的。日本电影光靠本
国市场就有可能回收成本,这有好也有坏。但是,无论是制作方还是发行方,都完全没有
要走到国外的意图。东宝、东映、松竹、角川等日本大型电影公司尤其如此。”
这么一来,整体的企划走向就会专化为日本国内会接受的东西,我对于这个状况感到强烈
的危机感,虽然走到国外并不是什么了不起或是厉害的事,但是在国外几乎不曾听说过40
岁以下年轻电影导演的名字。这样下去,日本电影本身便会开始被世界遗忘。”
欧美也好,亚洲也好,好莱坞电影在票房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是常情,但唯独日本不是如此
,日本电影或动画进入年度前十的状况依然持续著,这种日本电影界的“加拉巴哥化”是
非常独特的现象。
其中,今年《正宗哥吉拉》、《你的名字》等日本电影的风潮在业界内也造成了话题。截
至11月16日,《正宗哥吉拉》票房超过80亿日圆,《你的名字》则是184.9亿日圆,到年
底非常有可能达到220亿日圆。
《正宗哥吉拉》的总导演及编剧是《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的庵野秀明先生,而《你的名
字》的导演则是以《言叶之庭》(2013年)等作获得高人气的新海诚先生。虽然两者都是
拥有固定粉丝群的制作者,但谁都没能预期到作品能够造成如此大的轰动。
“这两部作品我都看过了,因为在我身边也形成了话题,我非常能理解两部作品为何受到
欢迎,尤其《你的名字》更是充满了触动观众的要素,虽然我自己也会觉得‘(要素)是
不是太满了’。不只这部电影,我觉得,是不是也该离开高中女生与穿越时空(防雷,请
反白)这样的题材了呢。”
当然,作为业界的一份子,电影受欢迎并不是一件坏事。是枝导演也曾以福山雅治主演的
《我的意外爸爸》超乎预期地达到32亿日圆的高票房,亲身体验过那个“价值”。
“《我的意外爸爸》的观影人数远超我以往的作品,说真的,我从来没想过观众会多到那
种程度,而且这也不是包含了热门要素的作品。
投资方原本认为这部电影因为是由福山雅治先生主演,就以10亿日圆左右作为票房收入的
目标。而我以往从来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超过10亿日圆,因此一丁点也没想过那样的事。
不过,随着电影上映受到了欢迎,连街坊的阿姨‘我看了电影噢!’也这么对我说。除了
被邀请到日本奥斯卡之外,还在电视上播放,我想是这些让人们(对我)的认知度有了改
变。听到人们对我说他看了电影,我还是会单纯地觉得高兴。”
电影导演是糊不了口的职业
然而,(导演)指出日本电影不该只在本国国内,应该更把目光放到国外。
“像是对年轻人的支援、对进军海外的赞助等等,这些都应该要更多才对。我说的不是以
‘Cool Japan’作为口号,在坎城影展上用公帑让人跟熊本熊一起拍照这种。
如果觉得用那个就是将日本的文化传到国外,那可真是件可悲的事。那些钱可是能让一百
位年轻的电影导演去亲身体验那个电影节啊。”
此外,年轻导演无法活跃于日本电影界的原因便是经济问题。
“就连我也很为资金调度而伤脑筋哪。前几天去韩国时与对方的制作人聊了天,我问了他
们关于韩国系统的问题。在韩国,票房收入的45% 属於戏院,而剩下的55% 大致由电影的
制作委员会(投资者)以及制作公司(导演等制作人员)以六比四的比例分配。
也就是说,如果票房收入是10亿日圆,其中只有2.4亿日圆到最为汗如雨下的制作人员手
上。而(其他的)那些资金就会作为下一部作品的准备。但日本则是50% 给戏院,剩下的
50% 里有10% 给发行公司,40% 给制作委员会。导演大多数时是没有分配的。
虽然也还在协商,但是在日本并不怎么喜欢谈钱。让我觉得我只不过是为了那1%的成功报
酬在协商,非得这么劳心劳力不可吗。”
听到韩国的系统,我暗自有了心得。‘电影导演果然是不能吃饭的啊’这样的感觉,电影
导演不再是年轻人会怀抱梦想的职业也在所难免。”
再拍不过十部
大约是过了50岁的时候,我开始考虑起电影界、后进们的事,从那时开始,我对于拍电影
的意识就改变了。
“30代时,拍电影纯粹就是拍开心的,40岁左右拍的大概就是《无人知晓的夏日清晨》(
2004年)了吧,这部片是我当时想拍为出道作的故事,拍完那部片时我终于才感觉到自己
成为了电影导演。
完成《横山家之味》(2008年)的时候,就觉得‘啊啊,可以用这部片继续走电影导演这
条路’。而《我的意外爸爸》则是在自己当了父亲之后,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东西投射进去
的一部作品。
接连拍了《我的意外爸爸》与《海街日记》这两部对我来说格局稍大的作品之后,我想着
要再次回到自己适合的格局而拍摄的,就是《比海还深》这部电影。”
《比海还深》是一部描写50代不畅销的小说家与他的老母亲、离婚的妻子和就读小学的儿
子之间关系的家庭戏剧,主角是是枝导演本人的父亲的投影,而拍摄也拉到导演本人直到
成人之前实际居住过的社区,说是导演至今的作品中最私密的一部作品也不为过。
“我现在54岁,就算今后可以每两年拍一部作品,20年里也顶多再拍10部了。只要想到那
个,就会觉得我的生涯是否光是忙于眼前这些事情就会结束呢,会这样感到不安。
我还没把我想拍的全部拍下来,今后的十年我又会作为怎样的电影导演度过呢?我才开始
感受到那份重要性。”
*译注:加拉巴哥化(ガラパゴス化、Galapagosization),日本的商业用语,指在孤立
的环境(日本市场)下,独自进行“最适化”而丧失和区域外的互换性,面对来自外部(
外国)适应性(汎用性)和生存能力(低价格)高的品种(制品・技术),最终陷入被淘
汰的危险,以进化论的加拉巴哥群岛生态系作为警语。也称作加拉巴哥症候群、加拉巴哥
现象(Galápagos Syndrome)。日本的手机产业是代表例。(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