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ribaba0814 (aribaba)》之铭言:
: 借一下这篇里版友的推文#1YG-DhVI
: 真是说出我的心声
: 感谢版友
: → oasis404: 霸王别姬应该可以算甲吧,或者至少也算跨,那是几十年
: → oasis404: 前的中国拍的,那年代更保守,但这片还是好评
: → oasis404: 不需要刻意把同性恋、黑人当卖点,电影的卖点应该要是
: → oasis404: 剧情,而不是谁谁谁是甲,没人在乎
: 没错,电影的卖点应该是剧情本身
: → oasis404: 你要支持甲,你应该用剧情让观众自己去感受,而不是宣
: → oasis404: 传的时候就已经把想讲的都讲完了
: 最近有几部片真的宣传时疯狂说自己是LGBTQIA,超多元超进步
: 还谈到角色有没有可能接受甲啊
: 如果甲不甲是剧情推动的重要因素就算了
: 但根本不是啊
: 干
刚好顺着这个脉络,我满想讨论一点的,或许是我多想,蓝色窗帘,在东西方创作的表现手法转变上,有很大的不同,除了上述提到的《霸王别姬》,就是不用特别着墨在宣传说这是“特别强调”为了什么族群而拍的作品,而是以故事来自然呈现,当我们看完时,很自然的就知道这是在讲什么故事,也就是“内敛”的表现故事,与“自然”的创作。重点是“内敛”与“自然”,而不是“宣传”与“为什么而创作”,这让作品显得“俗套”且有时悖离原意。
而这正是现在西方所欠缺的部分,落入“为什么而创作”的窠臼,一直过度宣传这部作品是为了什么而创作的,而忽略了如何自然呈现。
从《魔戒》影集版的开拍访谈与这个新闻采访中,我发现他们一直提起“少数族裔”、“弱势族群代表性”等名词,以及“我可以在任何作品中加入酷儿角色”,等等这显示出一种进步的傲慢。不禁让人思索,有时候“进步”真的是好的吗?
为了LGBT 所以我在故事里加了几个代表他们形象的角色,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形象是否也算是一种刻板印象?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动画版的《星际牛仔》与影集版的《星际牛仔》,要我来比喻的话,整体呈现,动画版是“王家卫+吴宇森”、影集版是“王晶+朱延平”,动画版的格兰是个跨性别者,他的故事,值得一再回味,然而影集版的格兰就是坨OO,不!整部影集就是坨米田共。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西方创作不出好故事,而是显然现在的风气似乎放错了重点而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