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因为只看日本动漫,导致台湾产业无法

楼主: hermis (火山菌病病人No.01221)   2022-03-21 15:10:56
※ 引述《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之铭言:
: 台湾的出版社以前是会想出版台湾作者的,但现在撑不下去得靠大量代理的原因,你不觉
: 得问题是出在这一段吗??
这个严格来说算两层问题
不过我不是出版社专业的,一点浅见
你如果觉得需要更专业的意见,可能还是要问问出版社们就是。
第一层
撑不下去得靠大量代理,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出版大衰退
但出版大衰退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议题
比方说数位转型太晚,网络世代的使用者想要的体验与传统出版业能
给的体验完全不同,跟不上年轻人脚步,这是一个方向。
物价上扬,生活空间减少,导致实体出版的消费者萎缩,这又是一个方向。
第二层
大环境压迫出版社,迫使出版社需要Costdown以求生存,而Costdown的方向
大多是从精简人事开始做。
精简人事的结果,第一个负责把关的编辑就很惨了,而存活的编辑工作量则是
有增无减,需要管的事情更多。
第二个就是愿意接受的稿件变少,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因为编辑就忙啊
忙的话是要怎么审稿?
第三个就是求稳,代理有名气的,找老作者出书,至于新人就算了,新人没名气
也没保障,出版大衰退的情况下出一本亏一本,不如不出。
第一层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层可不可避免我不知道,或许在业界里的人会知道可不
可避免。
但第二层的问题,不是创作者有名气了就能解决,就算有名气,要审稿还是会拖
很久。新人终究还是得排队,毕竟现在这时代跟2000年前后的网络小说大流行已
经不同。现在那点阅数跟人气真得很难反应真实的销量状况,出版社不一定敢赌。
: 现在台湾没有一个“台湾读者会想去看,以及让兼职作者能发表的平台”,而这一点也让
: 台湾的读者想找同人或是原创连载都只能往中国找,台湾作者要连载也是淹没在创作海当
: 中,以前确实还有一些“读者想看文章时会想聚集的平台”例如最早以前的阳光沙滩、无
: 名小站、鲜网等等,到后来呢,想找文看就只能去起点和晋江、lofter,然后这些被整改
: 之后只能去ao3,ao3被墙了之后,少了大量的中国人的创作之后……我把英文小说丢到网
: 页看机翻……,到这样时真的已经不是什么愉快的阅读体验了
: 而台湾的作者跟读者之间,却也失去了这种媒合的管道,读者不认识作者的情况下,又怎
: 么会想买书来看呢??
养平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第一个平台的维护本身就很麻烦,第二个平台的流量要成长
花费在宣传行销的钱绝对不会少。
尤其是小说内容平台,你想要让创作者的内容能产生足够的价值可以维护平台,第一个
要面对的就是文章分享问题。
文章允许分享则流量被分走,那做平台铁定亏的,但你如果不限定内容只能在自己平台
发布,对于创作者的名气累积是有妨碍的,除非你有自信不靠内容吸引使用者进驻。让
创作者从平台中取得流量,而不是靠创作者从外部取得流量给你。
如果做不到,那要吸引创作者来你这发限定内容就很难,没流量又没收益谁想投限定内
容啊。没有限定内容,你又很难从其他已经成功的平台分走流量,那是要怎么成长?
(这边还不谈更严重的盗文问题,这没办法防范的话根本无解。)
所以现在你要养一个能够赚钱的小说平台谈何容易?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跟足够的耐心
,还有大量的资源灌注,养得出来吗?就算养得出来,台湾谁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去养?
你都知道bookwalker得靠外国势力一起来养了,怎么会觉得小说网站靠自己做得起来?
而一旦要靠外来势力,那谈得上什么只属于台湾?还不如做国际化,那台湾作者还不是
完蛋?
喔好啦,最近有个文学星,背后是城邦的popo跟橘子,可以期待一下。希望它们能有耐
心点,然后把UI跟UX改善一下,不然大概也是没希望。
: 其实不管是日本或是中国,文字作品要能做大,兼职作家能开始有版税的收入而成为职业
: 作家,这种平台发挥的作用不小,中国是起点和晋江,日本则是小说家
日本的小说家没那么乐观,只是人口基数大,而且人家本土市场养得够好
还能输出国外,所以处境看起来好很多
中国的小说家,你对中国出版业大概也不了解
出版要版号,版号是要排队等的
不是你想出就能出,除非你关系户
中国的网络小说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它们本来就很难靠出版实体书,而演化出
不用出版也能够让创作者活下去的模式,就是月票跟打赏。
也还好中国人够多,所以这个机制才能运作起来,要换到台湾,台湾的网络金流
使用观念都比中国晚了,还期待靠网络金流来打赏,这当然不可能,大家都没这
习惯。台湾人口基数也小,养不起靠这模式赚钱的小说网站,也养不起全职作家。
: 而非这种平台出身的作品,出版社能做的其实也就用美编包装用文宣介绍作品,让过路的
: 读者接触时能有多一点兴趣,但是光这样能有多少用处??读者和出版业自己都知道
: 而代理作品的优势却也是“作家不用靠在台湾的销量就能有养活自己的收入”
代理作品的优是哪里是作家不用靠在台湾的销量就能有养活自己的收入~"~
作家跟出版社并不是上司下属的关系,出版社没有义务肩负作家的生活开销好吗?
为什么会觉得出版社靠代理赚得钱会拿来养作家?出版社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
拿什么来养活作家?
给予一定程度帮助可能蛮多出版社在做,但要说养活那太过了。这种畸形的关系
也不可能持续下去,就算是一般公司也没人想要养对公司收益没有帮助的员工好
吗?
最后说一下,我其实没很专业啦,我们谈的东西也大多很表面,没办法深入
因为资料太缺乏了,不只是你,我也觉得我讲的东西很多无法反映业界真实情况
可能那些专业的编辑们更知道现况是怎样吧,所以我回应就到这了。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5:19:00
代理比本土更优势的地方是,“同样出一本书,印量只有3000本的话,代理书的作者拿到的版税当补贴生活就好,因为他的收入来源还是在日本”而台湾本土的作家就……销量跟生产速度就是要过一个槛才能全职创作,不然当业余就好并不是出版社一开始来台湾经营就只想代理不想要培植本土作家,是能过槛的作家太少了你举的商业模式比较像是网络小说还不流行的时候,大概和马刚出道的那个年代,就我所知和马那个年代的作者也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在投稿各大出版社,然后各大出版社的编辑从海选之中挑出“他们想要做做看”的作者之中出书
作者: xdccsid (XDCC)   2022-03-21 15:46:00
其实有个大因素,现代人阅读习惯大幅改变,不仅仅是变短,还有基于经济能力和房价因素导致实体书拥有者越来越少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5:47:00
网络小说盛行之后,出版社也大量在网络小说中开发有潜力的作者,不过那个时代的作品就比较像是“从兼职的作家中去找”,销量能好是最好,就算销量不怎样,起码作家“一开始就不是全职创作”
作者: xdccsid (XDCC)   2022-03-21 15:48:00
以前国中时超爱买书,轻小漫画各种买来看,现在也是买,只是换成买电子书,电子书没出就不看台湾电子书发展太晚也是一个原因,现代娱乐过多,要抢占一个人少少的娱乐时间,势必要够方便、即时,就像手游与主机,串流影音与第四台小说书籍等做成电子书就能碎片化,让使用者随时查看,而日本已经转型出成果了,中国一开始就是网小形式,台湾基于市场和很多因素,作者出道从网小开始,结果发展到出书阶段反而退化成实体书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5:55:00
就“作家的生存的难易度”来讲,网络小说的时代大于和马那种传统出版社经营模式的时代,不过我也是比较喜欢看传统出版社时代的作品就是了
作者: xdccsid (XDCC)   2022-03-21 15:57:00
结果观看方便性和客群就受限了,想推也推不动,现在有多少人会特地因为朋友推荐或广告等等,就买一本书,不好看二手难出外还占空间现代ㄧ家三口顶多30坪还含公设,根本没多少地方能堆我最近也要清掉一批以前的书了,应该会全丢,反正没人要QQ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6:01:00
所以至少现在的电子书解决了空间问题啊
作者: xdccsid (XDCC)   2022-03-21 16:01:00
我房间算很大了大概5坪,堆个100本也是很挤问题是台湾电子书上架慢的要死,别人代理进来大概半年,台湾本土喔,不知道看心情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6:04:00
我家有一整间房间可以让我摆收藏,都知道实体书要发展就是有个瓶颈在,那就是高房价
作者: xdccsid (XDCC)   2022-03-21 16:04:00
你看看角川上BW的效率,就算那算是自己家的,也是很快
作者: bluejark (蓝夹克)   2022-03-21 16:05:00
这就是目光短小的后果,当你没有本土创作能量就有取代性
作者: xdccsid (XDCC)   2022-03-21 16:05:00
是啊,明知高房价是普遍现象还不做改进,不就是放弃治疗
作者: bluejark (蓝夹克)   2022-03-21 16:06:00
你只是代理出版别人的那观众有别的收看管道时就出问题台湾电子漫画为什么没有大推因为这样会增加更多的成本
作者: xdccsid (XDCC)   2022-03-21 16:08:00
而且再怎样电子书也比实体成本低吧,你印出来前就电子档诶,本土书籍还不用额外翻译,是有什么难做的,哪怕放到别人平台也比你丢去通路简单吧那还不如把实体撤掉…因噎废食
作者: bluejark (蓝夹克)   2022-03-21 16:09:00
一来是版权费二是他们本来就是出版商 他们机器都是实体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6:10:00
实体的客户也是客户,实体的销量那些人也是知道的
作者: bluejark (蓝夹克)   2022-03-21 16:11:00
是一个印刷产业的问题
作者: xdccsid (XDCC)   2022-03-21 16:11:00
其实这直接拿之前讨论的霹雳布袋戏套过来也一样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6:12:00
我是不觉得实体有必要撤,实体有“非得要实体不可”的客群在,那个跟电子化不冲突
作者: xdccsid (XDCC)   2022-03-21 16:12:00
只是出版社还能用代理赚
作者: bluejark (蓝夹克)   2022-03-21 16:13:00
电子化不是自己搞就是要外包来做这些都是非本身产业的人
作者: xdccsid (XDCC)   2022-03-21 16:14:00
我知道不用特意撤,只是想表达因为多出成本而放弃电子书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6:14:00
实体跟电子不冲突哦,我是不觉得“本土创作能量衰弱”跟“实体与电子”这两个议题是有关联的
作者: bluejark (蓝夹克)   2022-03-21 16:17:00
版权是自己的与版权是别人的 这差距可是天大的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6:20:00
你讲的是“通路的价值”,其实一本实体书的定价,大概至少给“通路”的也是30%左右至于你讲的改编权跟后续ip利益等等的,日本有他们的一套做法,中国也有他们的一套做法我是希望台湾要学也是学日本的整个经营和分润制度应该说法规跟人民的消费习惯和企业经营都还比较像
作者: bluejark (蓝夹克)   2022-03-21 16:26:00
日本现在就是用电子漫画来养创作者能有市场的再出单行本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6:26:00
中国就……不管人口数或是经营生态或是法规和人民观念都差台湾太多了,只有语言一样而已
作者: bluejark (蓝夹克)   2022-03-21 16:27:00
中国实体出版审查毛一堆所以他们依赖网络化创作
作者: vm4m06 (富奸你一定要画下去呀)   2022-03-21 16:29:00
他们依赖网络平台的创作也有发展出一套他们自己能搞的起来的产业链但是台湾没有办法学,政治生态就根本不同的关系
作者: OEC100 (OEC100)   2022-03-21 16:47:00
没错,像Podcast这平台也是养很久才在台湾找到获利模式自媒体时代就等国际级的书店平台在台湾试出获利模式抽成更多自然有人愿意去写去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