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货真价实,没有灌水的十万带甲士兵,那我觉得没什么人能当十万人敌
这里引用知乎的一篇答案(文长注意)
作者:大内义兴
连结: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493017/answer/498813033
10万大军、带甲10万,不要说汉末三国,即使从古代到近代的东西方,都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
康熙要是知道准格尔的噶尔丹有10万军队,估计要被吓一跳,可惜昭莫多之战,噶尔丹连5
万都拿不出来,康熙调动3路军队,动员3个月,才不到10万兵力。
太平天国的北伐才2万多人,就能直逼天津。曾国藩要是知道太平天国又突然变出10万,不
,哪怕多出5万军队,估计曾国藩都要再跳一次水。
拿战的第三次反法同盟,法国、俄国、奥地利,3国加起来人口超过1亿,100万军队肯定是
有的,可三皇会战的3国出动兵力加起来,还不到20万,结果拿破仑打赢会战没几天,奥地
利就被迫停火了。
淝水之战,苻坚动员计划动员112万军队,结果前秦从开始动员,到兵败淝水,才不到110天
。
最搞笑的是很多壮丁尚未抵达,而已经集结的军队在项城颖水,就引起水路堵塞,苻坚听到
前线大捷,干脆“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把军队留在项城,直接
带着8000轻骑兵去前线,所以估计前秦在淝水前线的军队,也就10多万人。
孙子兵法都说的很明确了,“兴师十万,出征千里”,要“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出征
1000里,出动10万军队要70万户百姓来确保后勤,7户出1兵(壮丁)。
五代十国属于恐怖的武人时期,兵戈四起,后唐末年,契丹南下,李从珂10月下诏北方全国
动员,还是按照7户出1兵的标准,到11月,时间太短+基层执行不力,就聚集5000人,马200
0匹,还闹得“民间大扰”。
资治通鉴卷280:(936年)冬,十月,壬戌,诏大括天下将吏及民间马,又发民为兵,每七
户出征夫一人,自备铠仗,谓之"义军",期以十一月俱集,命陈州刺史郎万金教以战陈,用
张延朗之谋也。凡得马二千余匹,征夫五千人,实无益于用,而民间大扰。
古代要组织10万,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军队,首先要具备的客观条件就是,需要足够多的
时间去进行动员,兵力越多,那花费时间就越长。
不要什么1月计划动员50万,特喵2月就军队出发了,那这军队绝对没有50万,有5万就谢天
谢地了。
淝水之战,前秦计划112万军队,结果从开始动员,到兵败才110天,苻坚还“留大军于项城
”,前线哪来112万军队?
李从珂10月下诏动员天下兵马,7户出1人,要求11月聚集,结果就5000人。
所以古代数十万大军,绝大部分都是号称数字、计划数字、账面数字,往往准备时间太紧张
、不充分,或基层不给力,而导致实际兵力数字极度缩水。现在说三国,史料不多引:
曹魏
227年,孙资认为曹魏动用“十五六万人”进攻蜀汉,就要“天下骚动,费力广大”。
244年曹爽伐蜀,《王平传》记载曹爽“步骑十馀万”,而《曹爽传》记载曹爽才“发卒六
七万人”,可见曹爽有10多万人纯属蜀汉的吹嘘,敌人很多之类的,曹爽不到7万人就已经
“转输不能供”了。
258年司马昭平定淮南,263年灭蜀,再到280年西晋灭蜀,都是几路人马,而且用兵数量一
直在10多万-20多万浮动,可见曹魏、西晋上限就是20多万兵力,还不能保证时间充足,士
兵是否都能准时抵达。
东吴
赤壁之战,孙权拥有大半个扬州,也就“乃使周瑜、程普将兵两万随亮与备南拒操,权自将
中军一万继之”(建康实录),总共拼凑3万人,给周瑜、程普2万人去赤壁,自己1万人去
合肥。
著名的215年合肥之战,什么孙权10万大军,又是差不多7月还与刘备进行湘水之盟,8月孙
权就被张辽击退,从陆口到合肥,个把月的短暂时间,孙权压根就不可能有10万军队。
253年,诸葛恪“大发州郡二十万众”(诸葛恪传),计划动员20万进攻合肥新城,就“百
姓骚动,始失人心”,最搞笑的是诸葛恪“二月,军还自东兴,大行封赏。三月,恪率军伐
魏。夏四月,围新城”(三嗣主传)。
诸葛恪2月从东兴回来,3月立刻动员20万进攻合肥,结果4月就迫不及待地抵达合肥,1个月
时间,4月份在合肥的吴军特喵有几万人,就谢天谢地了!什么20万人,影子都没有。
其实,228年的石亭之战,大致就是东吴的兵力上限了。
当时“夏五月,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诱魏将曹休”,然后8月曹休南下,9月战事结束,东吴
是“陆逊为元帅,全琮与桓为左右督,各督三万人击休”(朱桓传),东吴动员3个月,不
到10万人,与康熙打噶尔丹3个月动员不到10万人差不多。
蜀汉
按照《晋书宣帝纪》吹比,诸葛亮北伐是有“众十余万”,可实际上诸葛亮才“战士不满五
万”(东吴张俨)。
蜀亡前,姜维也就被钟会吹比成“所统步骑四五万人”(钟会传)。可以说蜀汉核心军队数
量,不超过5万人。
三国总结:
曹魏出兵上限:约20多万。
东吴出兵上限:10万出头。
蜀汉出兵上限:大约5万。
这与三国人口的比例,大致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