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phonia (音无)》之铭言:
: 不知为何每次讨论到努力与天天赋时,大家都将两者割裂开来,形成二元对立的论述。努力
: 与天赋实际上非对立甚至非二元,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跟本不应拿来比较。
: 首先是努力,其为人类的一种行为模式,成因为荷尔蒙、早期经验、基因、演化、社会文化
: 等。而天赋依照一般的定义应该是排除出生后的一切因素的生物因素,也许是单指基因?也
: 就是说努力属于人类的行为,天赋是影响行为的因素(基因)之一。
: 总而言之两者的位置会是这样:
: 生物因素(天赋) 》生物机制/行为(努力)
其实一切都是天赋,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人在做自己不拿手和重复的事情的时候多巴胺
会大幅下降,就会想睡觉产生负面情绪,这是
自然的反应,
有人会说这个后天可以训练,对但是史丹佛
延迟享受的研究告诉你小孩小时候就有很大
的差别,所谓延迟享受实验请参考这篇
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WebArticle.aspx?id=48582
总结就是在四岁小孩身上发现,能够忍着
现在不享受,等待更大的收获的小孩长大
以后有更高的成就,所以能忍耐努力也是
一种天赋,更多的人没努力多久就去看电视
看漫画玩耍了...
作者:
iincho (世界的尽头)
2021-11-30 09:42:00你的观念很多都是来自原生家庭,某种程度上没说错...
现实上来说,在你遇到这个人之前的多数经历都是个黑箱,包含家庭、学习方式、累积的经验......,你只看到他的学习效率超级高,因此将这个黑箱统称为天赋
作者:
Bz5566 (只剩协志和仁甫的5566)
2021-11-30 09:48:00既然都拿科学出来背书了,你知道现在神经科学的共识是人的脑神经回路是可以靠后天练习重新分配的吗?参考书籍:大脑如何精确学习、刻意练习、就算是小时候延迟享受表现比较差的儿童 也可以靠后天教育改善
当然后天可以,但是小孩很难教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人生了好教的小孩自以为是教育天才的更多
作者: BruceChang (=A5e) 2021-11-30 09:53:00
从小训练成为斗M
最近过世的魏永康就是这种例子,他妈根本就乱搞还想要出书宣传自己怎么教小孩
作者:
iincho (世界的尽头)
2021-11-30 09:55:00这问题应该还是回归到阶级复制那个套路就是...
所以其实家庭才是社会阶级流动最大的阻力,如果新生儿能不被困在单一家庭里,阶级流动的力度会大很多
那篇研究告诉我们的是 有趣人的小孩比较懂得延迟享受
治安啊,有钱人不用担心糖果被抢走穷人小孩不先把糖果吃下去,天晓得接下来糖果会不会被抢走。这算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吧?有钱小孩的生活通常比较有秩序
延迟享受确实需要环境,如果环境不稳定,延迟享受说不定就会变成没有享受。所以生存环境很不稳定的话,根本无法养成延迟享受
可以靠后天学习改变大脑,但是家庭教育难道就没有先天差异吗?有人生在功能健全的家庭有人生在功能失常的家庭,最后还不是阶级复制
作者:
yudofu (豆腐)
2021-11-30 12:08:00其实这个实验被踢爆根本不严谨,因为那些能忍的小孩都比较有钱,全部换成一般家庭的小孩重新实验之后就没什么区别了
作者: lifeisdead (lifeisdead) 2021-11-30 12:27:00
棉花糖实验的结果不是会延迟享受的人会成功,而是越先得知未来情势的人会成功。世界满是谎言,谁会等一个薛丁格的棉花糖。别忘了以前流行后倒信任实验,说好会接住你又故意让你摔惨这种白痴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