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yahoo.co.jp/byline/maishilo/20211118-00267700
https://i.imgur.com/BdGl1EY.png
摘录一下
- 一开始觉得是要描写艺能界负面内容的刻薄漫画,所以有所警戒。
但是后来读了之后,登场人物对于彼此擅长的艺能范畴有足够的相互尊敬。
这个展开让人充满好感(所以喜欢)
- 演出家(导演)就像是主厨。
脚本像是食谱,演员像是食材,练习场就像是厨房,工作人员就像是厨房班底,
为客人提供好戏剧这盘料理,也就是制作演剧作品的工作,
食谱有点不一样,食材有点不一样,份量有点不一样,而去调整相应做法的,
就是所谓的演出家。
- 2.5次元舞台比起演出更重要的是原作。
“一开始就不是三次元的东西,要怎么用三次元来表现”,来尝试各种技术的课题
同时2.5次元必须要填充一些原作没有的东西,这就是2.5次元舞台的宿命。
如果一个真人演员就只是照着漫画和动画演,那这个舞台就失去意义。
比方说漫画中的流汗场景,
在剧场可以看到真人演员用呼吸和气息来演绎满头大汗的姿态,
我们可以在某些层次选择比漫画动画更有利的表现手法。
- 另一个舞台的特色是很重团队合作。
在漫画和动画当中,即使是复数角色的对话,
在分镜格子当中也很难同时表现出所有的表情和变化。
但是舞台是同一个空间下的演出,
可以传达出同一个空间下整体的细微画面、表情变化。这也是舞台的力量之一。
- 所以要变成2.5次元,就要看对原作有怎样的爱和诠释。
如果真的全部和原作一样,那真的就没有舞台化的必要。所以才有转换的作业。
这个剑招,非现实的必杀技,我要怎么用现实中的方式表现出来,
原作角色的心境,要怎么传达给观众。
这种心和体的交叠,才有办法做出2.5次元。
- 所以做2.5次元要考量的比你认为的还多。
舞台化的时候就要早点安排和原作者的会面。
原作和舞台方的对立是常发生的,不如说没有冲突才是很奇怪的事情。
这是一个可以预测的状况,所以你当然就是会尽早安排和作者碰面,越早越好。
所以我在读我推的孩子这一段我其实一直在想
“这情况,他是什么时候去跟作者打照面的啊?” 一直很在意这点。
- 如果是以故事中的发展,会期待周围的人多教给阿比子老师更多有关演剧的知识。
有些感觉我很难表达,但是会期待原作者、剧本家和演出家是一个互相敬重的关系。
- 作品中有其他制作人推荐的演员演出,这件事情是常见的。
很多东西是光是面试或试镜无法理解的。
演员的过去、他们在课程中的表现,在更衣室和实际舞台上的氛围,成长的过程,
我经常被熟悉幕后的熟人介绍演员。
- 舞台是一个团队,所以没有必要每一个演员都是大师级的,
确实会有虽然实力还不到位但是相当努力的演员参与演出。
就好像球队里面也会有王牌球员,以及虽然球技不是很好但是体能或是防守能用的球员
舞台也类似,只要能够提升整体舞台的水准,我们就愿意囊扩这个人入队。
- 2.5次元需要阅读比一般的演剧更多的参考资料和原作,对原作有爱的心也很重要。
即使有一个完美的角色和演员,也会有上档时间安排,作品演出时间重复等问题。
- 加奈(维持舞台平衡的平衡大师)和赤音(完全投入令人深入角色)
这两种演员类型都是真的存在的。
从导演的角度看来,这两种类型都是有其优势的类型。
对于舞台来说,你的队伍中有这样的演员是很强的。
作为导演,对于赤音这种,基本上你对她就什么都不要做,
而是想着怎么样搭配好她身边的演员,虽然这点还满困难的……。
而对于加奈,导演会要求她,希望她不要考虑平衡到那么极端,有的时候需要去打破。
有的时候会希望她突破框架,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 让我来说的话,我是觉得赤音是不太可能出演配角吧(笑)
就算那是一个很好的角色,也无法完整发挥作为演员的实力。
反过来说,加奈就是不管配角还是主角、我方还是敌方都能胜任的类型。
所以如果是还在选角的阶段,我是觉得加奈会有相应的优势。
- 现场演员的良性竞争和对抗也是会有的。
对于演员来说,比起被观众或导演称赞,想被认为“这个演员好厉害”,
这样的好胜心、竞争心态也是很强烈的。
这种心情一般练习的时候也会发生,只要那种一眼难忘的高超演员一到现场的瞬间,
整个练习场马上氛围就会紧张起来。
虽然很不甘心,但是比起导演在那骂半天,
一个很厉害的演员出现,让大家认真起来的效果或许就比导演讲半天还有用。
- 我推的孩子演出的演员有好几个十几岁的学生。
但是实际上不太可能会在这个场合启用那么年轻的演员。
不会因为角色是十几岁就真的找十几岁来演,其实20几到30岁,那个经验值会更饱满
有经验值会比舞台上的新鲜感来的重要。
因为这个缘由,所以你会看到原作中都是高中生,演员却是成年演员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