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ikk33 (陈V)
2021-11-08 09:01:52【长文】论台轻输出日本的可行性
https://www.facebook.com/moeookami/posts/1310221759406826
我们先看一些历史案例。
历史上中文小说尝试打入日本轻小说市场的案例(或台湾作家打入轻小说市场):
2010【失败】《华葬传》由角川ビーンズ文库代理,销量暴死。
2013【成功】居日台湾轻小说作家三木なずな先生写出他的第一本日轻。三木なずな先生
的特色是“打字机”,年均出版量超越镰池和马老师,至今不足十年已经量产了上百本日
轻——大部分都是なろう系——而且当中也有比较能卖的。现在他的所有书加起来已经突
破360万销量,卷均卖破三万算是不错的数字了。
2015【失败】中国网络小说《全职高手》日文化,销量暴死。
2017【失败】原子アトム先生翻译在台湾销量破十万的《有五个姊姊的我就注定要单身了
啊》放上カクヨム,几乎没人看。
2017【失败】原子アトム发起连署,希望GA文库代理在台湾销量破十万的《在座写轻小说
的各位全部都有病》,遭到拒绝。
2017【失败】三木 なずな老师在日本写高捷少女同人‘进め! たかめ少女 高雄ソライロ
デイズ。’,销量暴死。
2018【失败】Atom Harako先生(估计和原子アトム先生是同一个人)先生翻译《美味的
异世界料理,需要加点龙》放上amazon卖,销量暴死。
2021【大成功】ダリア文库e代理已经出过动画的中国BL小说《魔道祖师》极为畅销,数
次冲击Oricon周销量排行第一(注:女性向BL小说与男性向不能视为同一条跑道)。
如有遗漏请海涵。
▎“台湾轻小说”这个招牌,是正面宣传吗?
根据上述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华文圈打入日本市场的轻小说多以失败告终。
很遗憾,我并不认为“台湾轻小说”这个招牌对日本读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这并不
是因为日本人特别讨厌台湾人——我感觉近年日本对台湾的好感度还有上升的趋势。
你将心比心,你在平常看动画的正版平台看到一部不是来自日本,来自某个国家(请
勿对号入座)——你没想到这个国家居然出日系动画——的动画,你想不想点进去?我觉
得《五姊》的案例说明了这件事,《五姊》当年打入台湾的宣传也有说过是台湾的大人气
作品,但实际上没什么用。
所以作为宣传,我觉得强调“我是台湾轻小说”作用不大——甚至有反效果也不奇怪
。有时候是习惯的问题,你站在日本读者的角度,他平常习惯了读本土的轻小说,你突然
叫他尝试一个新的东西,那应该是要勇气的。
但是,我们也不需要因此灰心。我觉得其实日本人不见得很介意作者是台湾人,正如
三木なずな先生有些书卖得还可以。其实《NO GAME NO LIFE 游戏人生》的作者榎宫祐还
是日裔巴西人呢。
倒不如说,我觉得有一部份日本读者买书的人也不是很在意作者是什么人,包括国籍
,这点从‘有些曾经卖过畅销书的日本作家,下一本书却连重版都办不到’——为免得罪
人,我就不举实际例子了——也可以侧面验证。
因此,我认为如果台轻要打入日本市场,虽然一定要说清楚自己是台轻,但在宣传上
不需要很强调自己来自台湾——至少,你不要在书腰用粗体大字写自己在台湾非常畅销,
就正常宣传吧!
我个人觉得,如果是一个畅销作家在推特上说某某台轻要翻译成日文,很期待,这种
宣传是正面的——所以我真的很感谢那个时候平坂读老师愿意在推特说期待“希望《有病
》日文化”,甚至在《果妹》中写了一个章节叫“谢谢台湾”。但是如果日本人看到有新
闻去报导台轻日文化,那这个宣传应该是毫无作用的。
事实上,日本人并不会因为这是一本台轻而购买这本轻小说,日本人只会因为这本轻
小说很有吸引力而购买这本轻小说。所以,只要你这本书的“硬实力和卖点”足以跨过“
台轻日轻的的差别”,那读者恐怕也不是很在意这是一本台轻了。
因此,台轻作家和台湾的出版社应该摆正心态,把“读者就是只买日轻不看台轻啦!
”、“台湾读者应该支持本地作品”、“日本人会接受我们台湾的作品吗?感觉他们比较
支持本地人(笑)”这些负面的想法全部都丢掉。
我觉得连台轻与日轻的差别意识都应该丢掉,当你是一个创作者,你应该将两者一视
同仁为“轻小说”,并堂堂正正地以“轻小说”在轻小说的市场和其他作品同台较量。
如果你自认自己的小说根本就不有趣,那就算你有机会卖去日本,你不也死定吗?如
果你根本就瞧不起轻小说,觉得那种东西就是让一堆美少女围着男主角团团转、加插一堆
杀必死、硬塞一堆不好笑的梗,连日轻都不看几本,日轻系谱、在红什么也不懂,你真的
能写得出在轻小说市场突围的轻小说吗?
我认为一个好的轻小说作家应该热爱轻小说——退一步,就算不爱别人的作品,至少
也应该爱自己的作品,爱自己笔下的角色吧,我也读过一些我觉得作者根本不爱自己的作
品的台轻(请勿对号入座,台轻的出版社很多的,历年累积下来作品量意外地其实蛮多的
,量大自然会有相对差的作品)。
作为一个轻小说爱好者,我很喜欢轻小说。我喝着日轻的水长大,体内流淌著的是浓
浓的日轻之血。哪天我如果真的变成台轻作家,我只会更爱日轻。
▎“台湾轻小说”日文化到日本,如何说服日本的出版社
我觉得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是出版之前,如何说服日方帮你代理,又面对什么成本
。第二步是真的出版之后,又如何推销给日本读者。这里先谈第一步。
在成本方面,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台轻推去日本的过程,有一笔钱叫做翻译,如果根据
网络上找到的一些资料,这笔钱可以预料是大概台币十万——中翻日通常会请日文母语者
,所以会比日翻中贵,毕竟台湾人学日语比较多,日本母语者反过来学中文比较少。台币
十万大概是多少呢?就是作者一本书卖六千本的版税。
另一个成本是代理很麻烦。其实现在台湾的出版社代理日本的轻小说,通常是台湾的
版权公司统一购买日方版权,再投标分发给台湾的出版社的——这就是为什么角川
Sneaker文库或电击文库的轻小说不一定是台湾角川代理。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台湾
代理外国书的市场很大。但是日本代理台湾的书,却是非常罕见的个例,既然如此,那双
方的编辑一定要特地跑出来洽谈。这样子代理的过程就会变得很麻烦,从中间的利益如何
分配(买断还是看销量分配呢,重版又如何呢),小说是否真的足够好看足以引起日方的
兴趣(通常台湾的编辑自己就会日文,可以自行评估是否要代理,但是日方的编辑怎么可
能看得懂中文,恐怕还要你先把大纲翻译给对方,更不用说对方本来就没有兴趣积极寻找
代理机会,而是台湾方主动邀请),这些东西都需要重头开始谈。
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台方先垫一笔钱——跟大概印一两千本的台湾出版社不同,
日本初版往往印一万到一万五本——如果卖得好大家再平分一下,这样双方都有赚,如果
卖不好,台方至少自己垫了一部份,分担一下日方失败的风险。
不过这样做除了后面计算很复杂,对于台日双方都没什么好处。
对于台方,这笔钱开销实在是太大了(台湾又不像日本动不动印一万多本),而且明
显这笔钱是不可能一开售就可以马上赚回来,这样就会变成有一大笔钱卡死在那里。而且
如果这么做的话,其实是编辑大人在赌命——如果砸大钱日文化却业绩爆炸,编辑也会遭
殃的。
对于日方来说,如果台方出一笔开销并要求平分,虽然日方暴死的成本降低了,日本
的期望收益销量也可能会因此提高。假设台湾跟日本成本和收益都是平分好了,日方需要
卖两万本才能达到平常一万本销量的收益。须知道出版社期望一本书的收益,并非收支相
抵就足够的,至少要赚钱赚到某个程度,出版社才觉得划得来,并决定出下一本。
第二个方案比较实际,就是台方贱价贩售版权给日方,把版权费降低到日方可以接受
的程度——日方出版日轻的时候本来就要支付作者版税,把这个费用想像成作者版税的延
伸就似乎可以接受了。对于台方来说,就算用低廉价格卖版权,好歹也算是赚,何况出版
到日本对于台方出版社来说也是一种宣传,可以增加那本书在台湾本土的销量。
万一第一册好卖,可以继续代理第二册的话,这时候台方的话语权便会提高,就可以
稍微抬价了。
如果那十万台币的翻译费用赚不回来的话,那就从作者版税那边扣一笔吧,例如作者
从日方收到的版税那里支付总翻译费的一半。
一般来说,日方的出版社就算免费都不一定愿意帮你代理,那如何说服对方呢?那就
是靠内容、题材和交涉手腕决胜的时候了。
话说回来,对于日方来说虽然和台湾重新谈判的麻烦程度是增加了日本的成本,但是
由于日方代理之后,代表编辑部需要跟作者协调、排版、画师、翻译这些事情估计都会由
台方完成,所以台方也是帮日方省了一笔功夫。
▎日方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有可能给机会“台湾轻小说”
其实日方不一定不愿意给台轻机会。
根据《このラノ2021》的统计,日本去年一共有2263出版(含短篇),当中系列作占
1545本。也就是说光是日本一年就出了几百接近一千本只有一本的轻小说。就连日本那边
都在乱枪打鸟,只要赌赢一本就血赚,卖不好顶多一本腰斩。所以如果只是给一两次机会
,日方未必不愿意。
更可怕的反而是,这次机会用完,失败了,就没有下一次了。我觉得如果能重版一次
,那应该算及格吧!
回到更基本的问题,既然日方在乱枪打鸟,他们有大量的Web文可以改编,也有稳定
搞文库大赏,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选择成本更高的台湾轻小说呢?
事先声明,其实台轻跟Web文和出版社自己搞的文库大赏相比,真的毫无优势。原因
是对日本的编辑来说,Web文和文库大赏的作品库当中,这些作品全都是日文,日本的编
辑自己就看得懂,也能够跟作者沟通,更不需要处里代理的麻烦事务。
如果是台轻代理到日本,那作品的主导权就不在日本的编辑手上,而反过来落到台湾
编辑的手上了。台方拿什么作品给日本的编辑看,日本的编辑决定是否通过。
这么看来,难道台轻真的绝对没有机会了吗?
未必。
——台方的唯一机会,就是提案本身超级超级有趣,有趣到能骗到日本人代理。
正如上面所说,“台湾轻小说”这个招牌甚至连加分都未必能办到——不扣分已经很
好了。如果你真的要代理去日本,你自认你这本台轻硬实力是否足够呢,日本人是否会觉
得有趣呢?日本人是否对这个题材有兴趣呢?这很重要。
▎代理到日本之后,到底卖多少本算是及格
我们假设出版社超低价贱卖版权给日方代理,这笔钱对日方来说跟没有差不多。
我认为三个月内初版完售算是勉强及格。
望公太老师曾经说过一个轻小说业界的都市传说,第一周的销量通常是往后三个月销
量的二分之一,我觉得这个数字蛮准的。根据这个都市传说,我们假设第一周的销量大概
相当于往后一到两个月的销量。
拿ガガガ文库的‘负けヒロインが多すぎる’的数据来看看,根据Oricon七月第四周
的数据,这本书第一周卖了5256本,然后在大约一个半月后,九月的第二周宣布了重版。
我估计ガガガ文库印这本书就印了一万本左右吧!这么估算下来,接下来一个半月还
真的卖了约五千本,跟第一周的销量接近。
经过这样极度粗略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望公太老师给的这个都是传说还蛮准的结论
。
我们假设台轻在日本大概印一万本,这本书最好在三个月内初版完售,那第一周最好
卖破三千五百本。
这个数字很好吗?一点也不好,但是也不容易达成,我只能告诉你有不少日轻新书都
没办到。然而,如果连这个数字都办不到,就真的放弃吧,不要想着日后还有机会卖到日
本去。
其实如果三个多月才卖得完第一刷,我很怀疑日本出版社是否真的愿意印二刷。
▎“台湾轻小说”终于找到日方愿意代理了,如何推销给日本读者
正如上面所说,我认为宣传上需要告诉读者是台湾轻小说,不能骗人,却也不应该以
台湾轻小说作为最大卖点。
并不是“我是来自台湾的轻小说喔,所以快来买吧!”,而是“我有以下甲、乙、丙
、丁……这么多个卖点,另外我是来自台湾的轻小说”
如果要卖去日本,我会建议作者把名字改成日文能顺畅唸出来的笔名——换句话说就
是翻译成日文,例如“泽”改成“沢”,如果是日文汉字没有的东西就可以考虑改成片假
名或平假名等等(如果是コーヒー的话,好像也有日本人写成“珈琲”的样子,甜或许能
写成甘,正如《点兔》就有甘兔庵)。这么做有两个目的,第一,既然你要打入日本市场
,你必须显示出你的诚意,告诉别人你愿意融入这个市场。第二,就算是日本,也有一堆
人未必很在意作者是谁,看到封面、介绍有兴趣就买那本书。如果他们看到作者名很怪,
那可能会打消购买的念头。你宁愿他买了这本书,先喜欢上作品再发现这是台轻,也好过
这个读者一开始就潜意识地不想买这本书。
推特宣传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虽然有些有名的作家——如伏见司、丸户史明——都没
有推特,但其实大部分日轻作家都有推特。我觉得推特对于拉近自己和日本读者的距离还
是很重要的,如果作者本身不会日文,那至少叫人帮你开个公式吧!长远来说,请学日文
。
在题材方面,我建议有两条路,第一条路就是最大路的弱化“台湾设定”,另一条路
是反行其道强调“台湾特色”。
如果你叫一个日本人去看以台湾为背景的校园轻小说,动不动又去手摇店买绿茶、通
勤上学居然骑机车或搭捷运、晚上还会去士林夜市、校园里面的人物全部是中文名称——
甚至有些华文轻小说会用连台湾人都不会唸的生僻字当名字,那日文汉字分分钟就根本没
这个字了。
那习惯读日轻的日本人会不会读得水土不服呢?
首先我们假设除非异世界,绝大部分台轻都会以台湾为背景。实际上,日本的校园跟
台湾的校园感觉差异还是蛮大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台湾背景的基础上弱化“台湾设
定”正好是让日本人容易接受台轻的方案之一。
当然,弱化台湾设定并不代表要写得很日式。如果要一个台湾作者写写实的日式校园
,那恐怕会非常失真。
甜咖啡老师的《在座》在战略上可谓非常巧妙。首先,因为晶星人把六所高中都悬空
在海上隔离起来的关系,主角就不能去士林夜市玩,也不能搭捷运通勤了。然后因为《在
座》的写法比较夸张,所以校园的呈现既不日式也不台式,反而比较架空。作为一个台湾
人,台轻作家写不出很日式写实的校园,他可能写得出很写实的台式校园,但日本人未必
买帐,那索性两条路都不走,甜咖啡老师在《在座》就刚好取得了一个绝妙的平衡。
另一条反其道而行的路子是反过来强化“台湾设定”。这个做法的基本思维是“既然
日本已经写了类似的东西,那我如何打造自己的独特性,从而脱颖而出呢?”我认为微混
吃等死老师的《迷途之羊》就是很适合的推广对象。事实上,轻文学在日本并不算非常好
卖,但《迷途之羊》的特别之处是与日本的众多轻文学作品相比,那种IG爱情语录式的文
风又更加轻盈而容易入口——其实日本有些轻文学是比较硬的。
《迷途之羊》的一个重要题材是台湾旅游,而且不是去繁华都是逛商场,而是去台湾
探索美丽的大自然,这种“台湾特色”既是日本人写不出来,对于日本人来说应该也是相
对有吸引力的。
▎知己知彼,我们来研究一下日本轻小说中有什么畅销新书吧!
我感觉这篇文在《このラノ2022》发布之前赶紧发了比较好,免得被打脸。好像是本
月25发售的样子。
如果有长期留意Oricon周销量的话,应该会发现有三本怪物级的新人书,分别是《弹
珠汽水瓶里的千岁同学》,我写过书评的‘时々ボソッとロシア语でデレる隣のアーリャ
さん’、《关于我在无意间被隔壁的天使变成废柴这件事》这三本都是极为畅销的霸权作
品,新书一出第一个礼拜就能卖个两三万。
当然我三本书都读过了,不如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本书有什么魅力吧!
‘时々ボソッとロシア语でデレる隣のアーリャさん’最大的卖点不用说,就是上坂
堇配音的女主角,配合女主角娇羞的时候说俄语的设定一拍即合。本身剧情不特别,但是
女主激萌,属于卖人设大于卖剧情的作品。
《关于我在无意间被隔壁的天使变成废柴这件事》是同居日常文,日常的部分比较水
,但是作者最高明的是知道如何强调出女主角椎名真昼的婆力,怎么样撒糖放闪最能抓住
读者的心。真昼真的很婆,看起来特别乖巧,又会照顾男主角,偶尔又会有小小的赌气,
然后在男主角的房间不小心睡着之类的描写,真的是太可爱啦!
《弹珠汽水瓶里的千岁同学》有点不同,是每一卷都是以千岁朔的角度,去讲述不同
人的故事,跑步童女主路线的后宫作品,作品的第一本甚至是跑健太线。
虽然《千岁》第一本“宅男改造”的写法似乎引起了少部分黑特的反感,却靠着这略
带争议性却无比的强势剧情吸引了读者的关注。之后,《千岁》每一本书的主题都是不同
的,甚至连风格都有点改变,例如第三卷写得很轻文学,很难想像跟第一卷是同一个人写
的。
虽然《千岁》是一本以优秀剧情获得高人气的作品,但《千岁》和《邻家天使》与《
战斗民族》相同的地方是——“角色同样很婆”。
我并不清楚なろう系的逻辑,对日常恋爱类更为熟悉。个人觉得畅销的日常恋爱作品
往往都有个性鲜明、可爱而又具有魅力、会让读者觉得很“婆”的女性角色。可以说如果
你成功让读者喜欢上女角,那你的轻小说已经成功了大半了——《邻家天使》就是一本同
居日常水分略多,却靠着女主角的“婆力”掳获无数读者的畅销之作。
之后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让读者喜欢上角色呢。读者的喜好固然是因人而异,但我认
为也并非不能衡量,其实基本上可以分为加分项和减分项,角色展现出任何吸引读者特质
,如善良、温柔、坚持、坚强、重情重义、可爱、帅气,都是加分项,会让读者对角色的
好感度增加;而任何会让读者讨厌角色的行为,都可以视作减分项。
虽然《千岁》的第一本是健太线,但是裕梦老师几乎都没有让笔下的女角色做一些扣
分的行为——至少我们不会看见千岁小组里面的女孩子歧视健太。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总结。不论题材怎么变,女性角色很可爱,女性角色的魅力就是
畅销青春恋爱轻小说的第一要素。如果要凸显轻小说角色的魅力,第一件事是不要让她们
做出扣分的行径,在这个基础上强化她们个性的鲜明度与可爱度。
如果你是一位轻小说作家,你一定要爱自己的角色,才能写出女性角色的魅力。并不
是花瓶就叫做很可爱,也不是卖肉露个小裤裤,或著讲一大堆很尴尬的笑话,读者就会买
帐。
我觉得对于如何凸显女性角色的魅力,《在座》和《迷途之羊》都有一定的心得,所
以这两本书是有潜力推去日本的。
如果台轻要打入日本市场,作家最应该回归原点,重视怎么让女性角色变得更婆——
尽管什么叫做婆有点主观。
▎总结
如果有细心读这篇文,应该会对台轻输出日本这件事感到更为绝望。因为我提了很多
代理的难处。
十万台币的翻译成本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作者本身能写日文那就好了——虽然如果你
日文真的有那么好为什么你不直接去日本的出版社写。
两家出版社中间的协调、版权买卖、分帐都很麻烦,万一翻译成日文后日方的编辑才
看到东西觉得不行要改,那到时就麻烦大了。
日方本身选择很多,凭什么选你这本台轻也是个问题。他们本身有搞文库大赏,也能
从Web文上面找有潜力的小说出版,甚至能用日文直接联络作者。如果日方选择台轻,那
连选书的主导权都落到台方手上了,你想怎么说服日方帮你出。
退一步,出版社真的肯帮你出了,你怎么让日本读者买帐呢?
尽管如此,也不能说绝对没有机会。你如果真的要输出日本,首要条件是小说超级有
趣,有趣到可以打破眼前一切的障碍。
基本上还是很难的,但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作者:
StBeer (熊出没注意~~中.........)
2021-11-08 09:05:00很重要吗?对读者来说不重要吧写书卖不出去或是要卖给谁,这不是作者本身的功课吗?
作者:
l6321899 (Rmpcl)
2021-11-08 09:07:00呃...你的首要条件讲跟没讲差不多吧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1-11-08 09:09:00一般小说(还有其他书),其实问题都一样。能过海到台湾的,
作者:
erimow (Erimo)
2021-11-08 09:09:00台湾主要还都是当副业吧,想出版到日本真的太远了
我觉得如果高捷少女改成北捷少女,人设什么都不动说不定有机会,台北知名度比较高
借串问 小说漫画市场为什么不转往中国呢?是书号申请困难还是有用词被同化的疑虑?
作者:
erimow (Erimo)
2021-11-08 09:17:00中国市场没比较好活吧,而且起点限制多,当地读者也不见得喜欢台湾轻小说
作者:
bnn (前途无亮回头是暗)
2021-11-08 09:29:00一堆台湾作家直接跑去起点投稿连载啦当然起点(或其他网络平台)竞争是同样激烈
日本很多也是副业吧 有名气的 动画化的有些还是有正职
作者: busman214 (busman214) 2021-11-08 09:32:00
中国现在环境对作家也没比较好吧 撇除官方的限制不说他们平台方对作者还蛮压榨的 之前不是一堆作者不想换那鸟约就强制结束连载的吗
早期很多台湾人在中国连载 后面我猜因为竞争还有创作风气问题才GG吧==
作者:
Mayfly (Baccano)
2021-11-08 09:45:00老实说我觉得比起中国,日本和台湾的取向比较接近对面那个光是提到“强度”两个字就能战上两三千楼的世界太可怕了
作者:
Orianna (奥莉安娜的忧伤)
2021-11-08 09:49:00其实就歧视吧 不必美化
作者:
marktak (天祁)
2021-11-08 09:49:00日文好出版社不一定要接受阿
作者:
Orianna (奥莉安娜的忧伤)
2021-11-08 09:50:00台湾人也不会特别去点越南小说看同样是小说 英国哈利波特就能吃下日本 题材也和日本当地的东西无关
作者:
Orianna (奥莉安娜的忧伤)
2021-11-08 09:54:00对啦 文化优势大概是比较好的名词 欧美韩 大于等于日 大于台 大于越南印尼
作者:
ihero (殉情未死)
2021-11-08 09:56:00三木的成功证明窝在鬼岛写小说是没有前途的
台湾人想靠轻小出名的话,最佳途径应该是学日文,直接用日文写轻小说投稿日本出版社,再红回台湾听起来像在绕远路,但事实证明现在只有这条路之前拿芥川赏那位作家在台湾出书的时候也默默无闻拿奖之后才有一堆新闻媒体报导,没办法 市场就这样
作者:
Orianna (奥莉安娜的忧伤)
2021-11-08 10:02:00直接日文投稿 成为小说家吧 真的成功 上限非常高
作者:
ihero (殉情未死)
2021-11-08 10:13:00还想用中文写小说只能投共当韭菜
作者:
dong80 ( )
2021-11-08 10:23:00有料好文 但分段排版要清楚些 都挤在一起
作者:
dong80 ( )
2021-11-08 10:24:00对 说白就是台人自己都不支持自己原创 只想买国外来的
说真的台湾人要在日本出版最好的办法就是学好日文然后去小说家之类的网站投稿不然就是直接搬去日本住然后参加出版社的征稿比赛
不是“自己人都不买”的问题好吗 我家五姊台湾已经卖很好 拿去日本卖有成功吗 没有啊如果一定要写日系轻小说当然有能力是学日文写日文最好这不是绕远路而是最直接的途径 事实上美国也一堆母语是俄文和德文的作家啊 他们在美国还不是学英文去写作
作者: frontmission (Nobody) 2021-11-08 10:43:00
太长 直接跟你讲结果 台轻绝对打不进日本
作者:
dong80 ( )
2021-11-08 10:49:00说自己要支持是说这样自己才有市场能养作家 现在就是自家市场养不活才想去日本跟对岸拼看看 不然干嘛直接跳日本
这话题早在当年轻小大热时就被讨论到烂了,结论就是你真有写的好到连日本都愿意跨海来帮你出书,那这本在台湾早就该红了就像这篇文前面写一堆分析,最后一段说首要条件作品说要超级有趣根本废话
作者:
arcanite (不问岁月任风歌)
2021-11-08 11:45:00起码也要红到像虚渊看到霹雳一样愿意合作输出日本
说实话 没这篇文我还不知道有台轻这玩意 顶多yy不少
作者:
D44NFY (脑残)
2021-11-08 13:54:00能把简单的东西扯得又臭又长 真适合/不适合去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