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脸书看到有人分享一篇讨论“画功、画风、画工”的文章,虽然作者举了不少例子,但
还是充满了各种嘈点(当然也不排除他是正确的,我才是观念有问题的一边)所以就决定
上来和大家讨论讨论——所以首先还是先看看他是怎么定义的吧!
https://i.imgur.com/JVExdcT.png
换句话说,他认为“画功、画风、画工”就是“功力、风格、完成度”,其中风格喜好是
主观的,只有功力和完成度可以被客观评价。他甚至主张,画工(完成度)反映了绘图工
作经营上的勤奋程度。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不管是从学术还是实务的角度,我们都可以提出许多质疑。首先说画
风,这个东西真的是主观的,没有办法客观评价好坏吗?当然不是,罗兰巴特就说过,图
像的符号化特性的第一个层次是:对场景或对象的全体的“规制性”转化。
在绘画实务中,例如动画制作团队都会有"style guide"这种东西:
https://i.imgur.com/ACCJppx.png
这就是为了实现规制性转化,或者白话来说是避免风格的不统一,这件事情完全是可以被
客观评价的(你的画风是和谐的,还是不统一的)而这个动画风格是如何决定的呢?可不
是随随便便,整个风格的设计(线条、形状、比例)都是为了故事和表演服务!
例如《星际宝贝》相较于《花木兰》更加重视立体感和肢体(而非脸部)的表演:
https://i.imgur.com/nbqoby1.png
换句话说,我们讨论“画风”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有无实现“规制性”转化,这
完全是可以客观评价的;第二是和故事与演出的配合,这也是可以客观评价的。而大部分
观众所说的,只有主观喜好之分的“画风”则是在这之后的事情。
但是即便只谈第三层次的“画风”,这真的就是纯粹主观的吗?
也不尽然,因为即便在这个层次“画功/画工”和“画风”仍然难以分割。在这里最好的
例子是概念设计师John Park的课程,他找了Eyvind Earle、Alberto Mielgo、Syd Mead
、John Singer Sargent四位风格迥异的画家的作品作为参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他们的
风格作画——然而这四位画家的“画风”之所以不同,却也很大程度受到他们的“画工”
或者说上色方式的影响。
https://i.imgur.com/y52NQeX.png
如果用大家更熟悉的说法,那就是类似厚涂、平涂、赛璐璐的差别。
因此,这里的问题又分成两个层次,其一是画风不可能完全主观,其二则是它的理由,也
是更核心的问题:“画功/画工”和“画风”根本就难以分割。
在这个例子里面,我们也许没办法说哪位画家“实际上”的画功比较好,但是就“展现上
”来说,越右边的画功展现越好(这也是为什么John Park会如此安排它的课程之缘故)
因为他想要让学生借此慢慢累积并且提升画功,所以他找了“对画功的要求不同的画风”
让学生练习——而针对一个只能画出左边,却画不出右边的学生,我们真的只能说,这只
是画风不同,没有画功高低吗?
更进一步来说,在这边的讨论“画功/画工”其实也被混淆了。
因为就像赛璐璐和厚涂,这到底是画功还是画工差异?从画工角度来说,赛璐璐只有区分
明暗,所以“工序”最简单,而后涂却是三大面五大调都要完成;但是从画功的角度来说
,初学者第一步本来就是要先是别明暗交界,然后才能搞懂光影推理,并且把后续的调子
全补补上——那么赛璐璐和厚涂的差别,又到底是画功还是画工的差异呢?
因此总的来说,“画功、画风、画工”根本就是不严谨也不能彼此独立的概念。
当然我们依旧可以说,某个人的基本功好不好,他画作的精细程度如何,他的风格我喜不
喜欢,我的重点是这些是相互影响的,这些评价本来就都不是精确地指涉,也没有被厘清
的必要。
如果真的要细致讨论,那么大可直接说,你喜欢哪种上色方式,这是风格;你也可以说,
你怀疑某个画家只选择某种风格,是不是因为基本功不扎实?你当然也可以说,某个画家
很潦草,这不是风格,而是偷懒——而相反地评价也是完全可以的,这里面没有哪个是真
正主观或是客观,全部都是相互混杂的。
最后附上原文连结,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画功、画风、画工”傻傻分不清楚?想笔战就别再搞错啦!
https://game.udn.com/game/story/121001/532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