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前面poggssi大说:“文化只有传播,没有侵略”。
这句话我一定要提出反对看法。
事实上,社会学针对文化的研究早就提出文化具有侵略性。
甚至还有“文化工业”、“文化霸权”、“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冲突”等名词。
从全球化说起,
全球化在三个层次进行:“文化”、“政治”、“经济”,
(不要以为全球化是正面名词,它指的是“侵略过程”)
这篇我只想讨论文化层次,
文化的传播并非是以“价值观”进行,
最有效的方式是“商品化”。
介绍几个名词:
1.文化帝国主义:
在传播学者Herbert Schiller的书《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中提出的概念。
这指的是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后,
西方文化基于某种优越感,企图把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借由国家政治力的协助,强加于其他民族身上,进而削减其他民族的向心力,
确立以西方文化价值为主导的价值观与伦理共识,
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秩序。
>>>>白话讲:
西方资本主义为了赚钱,除了自己本国的钱,也要赚外国的钱。
所以必须要让其他地区的人民认同、接受西方文化才会买单。
好莱坞、迪士尼、情人节、圣诞节等,还有一大堆来自西方的节日商品,
这些都是来自于西方的文化,为什么你能够轻易地接受?
明明所在的地方是台湾,
台湾本土有圣诞节?有情人节?有迪士尼?有好莱坞?
为什么有些人会愿意掏钱看好莱坞电影?买巧克力过情人节?
那是因为美国早就用它强大的国际力量把自己的价值观散播到其他国家去,
让其他国家的人民慢慢亲近美式文化,最终接受文化。
接受之后,其他文化的人民才会掏钱消费。
这本来就是一种侵略手段。
所以不要说“文化只有传播,没有侵略”,
传播的目的有时候就是侵略。
2. 文化趋同:
文化传播侵略之后,对于弱势文化或是本土文化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就不提上面说的西方文化,
我以“说国语运动”、“皇民化运动”为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一个语言被限制使用的时候,
会导致文化难以传承,进而渐渐消失。
另外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认同。
皇民化运动从语言、穿着、祭祀等方面慢慢改造,
让当时部分台湾人民觉得自己是“日本人”。
接着就会造成台湾地区的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趋同”的现象。
3.文化反趋同:
当然会有些人不被文化侵略影响,甚至很不爽文化被侵略(支语警察就是个例子)。
这些人就会开始发展“本土文化”。
例如:
日治时期不使用日文创作的台湾现代文学之父赖和,
现在“保存母语运动”、“原住民族文化的保存”,
以及这一大长串的文章讨论的重点“影视作品内容本土化”。
这些行为都是针对文化被侵略之后所做的反抗。
但坦白讲,我也不知道台湾本土文化有什么。
文化的形成,来自人类社群中的成员,长久共同生活所发展的习惯及信念体系。
但这片土地的历史就是这么短,而且又有被殖民的历史,
要找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真的很难。
但反过来想,文化本来就可以制造、生产与商品化,
例如很多县市都有自己的XX节、迪士尼的米老鼠、角落生物、英雄电影等。
都是被创造出来的文化商品。
就如同《烘焙王》开场白:
“英国面包、法国面包、德国面包通通都有,
就是没有属于日本的面包。既然如此今后只好自己创造!”
所以也没有必要一定要“限制”本土文化的范围。
反正就学西方的作法,自己制造文化与商品化就好。
结语:
我不认同第一篇hermis大所说的“本土题材只能限定台湾本土的事”。
难道“异世界转生”是日本人的本土文化?“哈利波特”真的是英国文化?
多半是先被创造出来,借由文化传播、商品化后,被大众接受才被当作代表题材。
所以我认为任何题材都能是潜在的台湾文化,只要能够被大众接受并掏钱就好。
简单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某样东西能够赚大钱,那它就有潜力成为文化。
例如:苹果、NBA等,任何品牌都能成为文化,只要能够卖钱。
最后让我再囉嗦一下,
现代国家内部对于如何处理不同的文化有四种做法:
1.冲突支配模式:外来者为了统治殖民地,而采用支配、屠杀的作法。
例如日军屠杀原住民。
2.同化模式:例如皇民化运动。
3.熔炉模式:知名代表就是美国,虽然号称是不同文化互相交织,诞生新文化。
但其实弱势文化一样会被消灭,会留下来的通常具有商品化的特质。
例如美国饶舌文化,本来是黑人族群的音乐,
但因为能够卖钱,所以被保留下来。
4.多元论:各种族都能保有自己的文化与自主性。例如我国、比利时、新加坡。
值得一提的是比利时,这个国家“荷兰语”和“法语”使用人口大概各占一半。
但两边都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对于国家认同也分歧(一边亲近荷兰、一边亲近法国)
很神奇对吧?所以其实比利时内部的文化认同也是互相冲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