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在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972872
个人觉得比较好阅读(也方便修改),所以建议看知乎的版本。只是我也理解也许有人不
喜欢对岸平台,所以还是全文照贴,后续有更动都会尽量同步更新(尽量XD)
最近花了不少时间研究“写作”,特别是和“阅读顺序”有关的问题。
1.
首先是阅读的“先后”,也就是“先读到的先理解,后读到的后理解”,这听起来有点像
是废话的,但是却往往被人忽略,例如史蒂芬极郁J在《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给
出的例子:"The view that beating a third-rate Serbian military that for the
third time in a decade is brutally targeting civilians is hardly worth the
effort is not based on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happening on the
ground."
这是个非常难懂的句子。我们可以大略知道这个句子是在评价“某个观点(The view)”
,但是我们很难搞清楚作者到底是如何评价这个观点,我们甚至也不清楚,他想评价的那
个观点到底是在说什么?
这是因为在提出他的评价之前,他先花了一段篇幅解释这个观点在说什么。然而,因为这
个观点是对另一个事件的评价,所以在说明这个观点的内容之前,他又先介绍了这个事件
的大概(塞尔维亚军队屠杀平民)——但是在“塞尔维亚军队”和“屠杀平民”之间,他
又硬生生地插入了“在这十年间的第三次”的描述——最后才终于说出这个观点认为“打
败这样的军队不划算”还有他的评价:is not based on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happening on the ground.
平克认为,作者之所以会写出这样的句子,是因为他没有搞清楚“作者写作”和“读者阅
读”的“先后”的顺序:英文是“向右”的语言,不断地堆叠给出新的资讯,而不是一边
“向左地”丢出名词留下空隙,一边不及时填补,反而继续丢出新的资讯。
因此,对他来说,这句话如果要正确地改写,应该调整成如下次序:
"For the third time in decade, a third-rate Serbian military is brutally
targeting civilians, but beating it is hardly worth the effort; this view is
not based on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happening on the ground."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句话“向右”的结构:“在这十年间的第三次、一个三流的塞尔
维亚军队、残忍地以平民为目标、但是打败它是不划算的、这种观点不是建筑在缺乏了解
、发生在战场上的事情。”每个新的资讯,都是对前一个资讯的补充,一环接一环。
2.
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是“先后”和“左右”的关系,其二是“英文”和“左右/先
后”的关系。平克说,英文是“向右”的语言。为什么要特别说向右,不说向后就好?这
其实是平克基于英文书写方向的想当然尔——因为英文只能从左往右写,所以对他来说,
往右就是往后;但是在中文里面,我们有横书(左往右)直书(右往左)之分,所以向余
光中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的就不是左右,而是“前饰”和“后饰”。
既然“左右”就是“先后”,那么另一个问题是,有往前的语言吗?某种程度上来说,中
文也许是往前的语言(当然,余光中不会承认这是中文,他会说这是西而不化的“英式中
文”)举例来说,"I saw a man who looked like your brother."翻译成中文最直接
的翻法是“我看到一个长得像你兄弟的男人。”这就是把原本“后饰”的子句变成“前饰
”了。
对此,在〈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中,余光中又区分“白话文/
文言文”而主张,这不是“中文”之谬,而是“白话文”之过。举例来说,司马迁写项羽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翻成白话很容易变成“项籍是一个身高八尺,力能
扛鼎,同时才气过人的汉子。”
由此可见,文言文其实是“后饰”的,只是变成白话文后,不知何故才出现这种弊病(虽
然余光中认为这是“西而不化”的结果,但是这完全没有道理:如果文言文和英文都是“
后饰”的,那么怎么会文言文受到英文影响之后,反而变成“前饰”的呢?)然而不管白
话文是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余光中的结论也和平克相同——我们应该把“前饰”(错
误的)句子修改成“后饰”(正确的)句子。
3.
但是进一步的问题是,这真的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吗?
在《精简写作》这本书中,罗伊桢摹o概J拉克提出了写好短文的4个原则:平衡(
balanced), 不平衡(unbalanced)、变换节奏(change of pace)、切中重点(
hitting the target)。
其中“平衡”(balance)指的是“形式”对称,例如拳王阿里著名的"Float like a
butterfly, sting like a bee."但是“不平衡”(unbalanced)却不是“形式”的变化
,而是“有所侧重”(Give weight to one side)——将两个对等的句子变成“主句”
和“从句”的关系。举例来说:"It was a sixty-degree day in February. The
citizens of Iowa came out to play."是两个对等的句子,但是"When it hits
sixty degrees in February, Iowans will abandon their snowsuits and come out
to play."就是“有所侧重”的句子。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在决定要有所侧重之后,第二步是决定要如何侧重?
——他说的,其实是“前饰还是后饰”的问题。
对余光中来说,前饰句以名词压底,一长了,就显得累赘,紧张,不胜负担。“颤巍巍地
,像顶大而无当的高帽子。”克拉克也有类似的形容,他说主句和从句就像翘翘板两侧的
大人和孩子,我们需要倚仗成年人的力量来稳住翘翘板。
但是他并不认为“稳定”的翘翘板才是正确的,因为这只说明了,反过来把从句放在前面
,我们会压不住翘翘板,使它不再稳定,而变得飘忽、悬在半空,从而制造出“悬念”。
4.
到此为止,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前饰还是后饰,谈的都只是“文字”的问题。如果变成
图画,会有什么不一样吗?台湾漫画家陈弘耀就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在〈谈漫画节奏的
调整(上)〉文中,他以自己的作品《一刀传》为例,进行了如下说明:
https://i.imgur.com/HCQCblS.png
根据他的夫子自道,完稿优于草稿,是因为“先说果再说因,文法上来了个倒装句,于是
多了一层想像空间。”然而在我看来,这并没有完全把握到两者的差异——我们只要把两
者都转换成文字就能理解了。草稿版是金庸小说常见的模式:“贯万齐从大石后面悄悄探
出头,只见山洞口站了两个人影,赫然是林东洲和陈一刀。贯万齐心下寻思,他们俩在这
儿做什么呢?”
而定稿则是:“这是怎么回事?贯万齐从大石后面悄悄探出头,往声音来源看去,只见山
洞口站了两个人影,赫然是林东洲和陈一刀!”
很明显,文字完全没有表现出图画的差异。虽然都是“先因后果”变成“先果后因”,但
是在文字的版本,我们从贯万齐的内心疑惑往外转移到他观察的对象,最后聚焦在洞口的
林东洲和陈一刀身上。这一切是如此丝滑流畅,完全没有陈弘耀说的“文法上来了个倒装
句,于是多了一层想像空间。”
相反地,在图画版本,我们是因为“看到”了贯万齐好像看到了什么(而不只是他化成文
字的疑惑),于是被挑起好奇心(他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然后再到
下一格,我们又从“贯万齐的视角”往洞穴看去,这更让我们代入贯万齐的视角,一方面
延续了前面的疑惑,一方面更强化“那两个人在做什么?”的困惑,两个悬念层层递进。
这凸显了图画的两个特性,一个是更丰富的资讯量(似乎是废话?),另一个是“编结式
”(提里‧格容斯帝恩)的阅读体验——所谓“编结”指的是不受限于“左和右/先和后
”,固然先看到的东西可以挑起好奇,但是更重要的是,先看到的东西会继续残留——我
们不用担心像是平克说的,因为不及时填补空缺引起读者困惑,也不用担心余光中说的,
帮主词戴了大而无当的高帽子。
因为在图画中,我们随时可以往回(甚至是同时)阅读“左和右/先和后”的图像,一边
像是阅读“后饰”的文字一样,让不断堆叠的新资讯增添新的资讯,一边又不断返回/利
用仍然共时存在的图像对文本进行交互地诠释。
5.
最后,这篇的初衷其实只是想要解释一个问题:在 @山猫嗷嗷嗷翻译的〈画视线力学基础
——读者的“眼睛”给予漫画的力〉这篇文章中,原作者泉信行利用下图说明“视线力学
”如何影响读者对画面的理解:
https://i.imgur.com/gyj39kr.png
‘下面的“ガィン”(注:第二格/中上)的画格中,虽然只能看到“把街灯撞凹在右上
消失的影子”,但读者可以通过感觉理解出“这个影子是在右侧出现,撞到柱子后跳回来
的”。但是这个运动过程没有完整而具体地画出来。“パンッ”(第三格/中下)的画格
相对来说用比较直的方式画出来,乍一看也能看出是“右向左”的移动方向。’
‘这里的“虽然没有实际画出来,但是能读出感觉上向着某方向在移动”,就是基于视线
力学产生的效果吧。漫画的画格里所画的物体,基本上都受到“看不见的水流”所影响,
能使读者感受到好像在向阅读方向移动,以及撞上移动方向上“障碍物”之类的错觉。’
泉信行认为,我们会知道“第二格(中上)”右上的影子“是在右侧出现,撞到柱子后跳
回来的”是因为有某种“看不见的水流”带领着我们由右往左,所以我们能够直觉地感受
到“碰到柱子之后反弹”的效果。对此, @鲜奶布丁认为泉信行就是在胡说八道,这并非
什么“看不见的水流”的影响,而只是很单纯的阅读顺序之影响。此外,他更进一步指出
,被撷取的这几个话格真正有意思的是:‘第二格与第三格集中线的聚焦点有意地将我们
的视觉引导向了运动者已经离去之地,这些都是使得整段分格表现出“眼睛所跟不上的速
度感”的真正原因。’
而借由这篇文章,我想要进一步补充的是,就如同前面的例子,在陈弘耀的定稿,我们虽
然依照阅读顺序,从贯万齐的正面特写转到过肩镜头,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遗忘前面的图
像,他们仍然共时存在着,于是我们得以将“贯万齐的疑惑、我们对他看到什么的疑惑、
林陈二人在干什么的疑惑”层层堆叠进而获得文字远不能及的感受——同样的,在“第二
格(中上)”右上的影子,除了集中线聚焦之外,我们也按照阅读顺序(两个对话框和效
果音),先看到影子,再看到对话,然后是弯折的路灯和声响——于此同时,我们再“同
时往前又往后地”用新得到的资讯对就资讯进行增补(那个影子踩弯了路灯)同时也用旧
资讯对新资讯进行诠释(踩弯路灯的是那个影子),于是有了“撞上去、跟不上”的力道
和速度感。
6.
写到这里,突然有点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写什么,又为什么要写,也许只是基于一点,乱
枪打鸟、抛砖引玉的幻想吧。希望这条路不是那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