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其实我们去思考一下“十诫这类东西”(包括很多类似的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些故事根本没必要遵守
那些故事不遵守的话逻辑就会有问题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原PO讲的是双胞胎,最近ACG最相关的大概是寒蝉的园崎家双子
龙骑士07就是一个很喜欢婊这些推理小说规则的人(个人觉得他是正面的典范)
我记得当初他说棉流跟目明篇的主题是后期昆恩问题
其实只看棉流就可以做出逻辑成立的推理了,但是目明却故意用新情报推翻旧推理
这个东西你去查,只会查到一堆专有名词然后觉得很难看懂
其实你用一点知识论或现代科学的想法去理解就简单多了
用最浅显的方式说,就是侦探掌握一切,然后把毛利叔叔迷昏
接着告诉大家一个逻辑一贯合情合理的推理
然而案件的推理不是纯粹逻辑推论,其中包含了许多经验事实
但是侦探毕竟是人,换言之侦探不会知道一切
也许有一个情报X,是侦探不知道的,而一旦知道了X,整个推理都会被颠覆
基于经验主义的原理,我们无法证明X不存在
换言之我们无法证明侦探的推理必然是对的
即使有犯人的自白也一样,因为犯人可能出于某种未知的目的自愿顶罪
(这个题材在海猫里面玩得更夸张,就不多说了)
就像现代科学基于经验主义,必须是可以被否证的,侦探的推理亦同
这就导致推理小说中侦探的说法只是一种合理的推测,然后警方姑且就接受了
(说不定法院不接受科科)
在许多故事中,读者知道谁是对的,知道杀死江南六怪的不是黄老邪
那是因为读者有全知视角,但是推理小说通常不会给读者全知视角
换言之,像是十诫这类的前提
不只是作者跟读者之间的游戏规则,甚至是推理小说世界的“公设”
因为要不要让读者推理还是其次,如果这些公设不先被假定为成立的话
那么侦探的推理也不一定是真的了
结果就会变成:
侦探:“啊,就现有资讯来说,我觉得4这样啦,也还满合理的,警官你们看着办”
警官:“好,那么就先把犯人逮捕吧,看看检察官怎么说”
检察官:“好吧,那就先起诉吧,看看法官怎么说”
法官:“罪名成立,可以上诉”
宝杰:“其实犯人是被冤枉,背后还有黑手是吗?友骅?”
友骅:“是的,其实被害者是光明会的成员,这起案件背后牵涉到光明会筹画半个
世纪的大阴谋,凶手只是个棋子而已。”
......嗯,好喔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如果这个故事:读者全知视角
侦探是否掌握绝对真相,或者说绝对真相本身一点都不重要
那么十诫其实没有必要遵守,以龙骑士07的海猫来说,我认为就属于第二种
反过来说,其实也就只有以揭露“正确答案”为卖点(而不单只是描述一段故事)的作品
为求逻辑的完善,必须把类似十诫这类的东西当成前提来承认
例如...本格推理之类的(好吧其实我也抓不准这个词的精确意义XD)
就像特摄片其实也先假定了质量守恒不存在一样XD
好了,到这里,恭喜你浪费了十几分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