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Palmar_Drama 看板 #1VgsRsDg ]
杂谈 \ 布袋戏为何在2020年没有办法像【鬼灭之刃】般在台湾引起大众热潮?
https://www.facebook.com/VinegarFilmCafe/photos/3086997471405112/
文 : 半瓶醋
会写这么一大篇,是因为今天身边有朋友在讨论【鬼灭之刃】的题材也很适合以布袋戏的
形式演绎,但为什么台湾的布袋戏多年来一直都有固定的产出,却不像【鬼灭之刃】般能
在大众之间获得巨大回响呢?
台湾的布袋戏能不能发展成【鬼灭之刃】那样受欢迎的剧集?我认为若是纯以表演形式来
说一定可以,2015年虚渊玄为日本市场所制作的【东离剑游纪】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当
时所引起的热潮并不只有日本,甚至连美国都引起了讨论,但是为什么时至今日,本土的
霹雳布袋戏与金光布袋戏却还是在台湾的影视环境属于弱势?
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故事编写的逻辑并不符合当代台湾大众的观点,以及戏剧形式的格局
太过远离大众,第一,【鬼灭之刃】虽然是在讲大正时代发生的故事,但是剧集的观点其
实是当代日本青年的观点出发的故事。炭治郎是个热爱家庭、不喜与人斗争,而且还是一
个很爱哭的主角,这种角色是很难出现在1980-1990年代的日本动画当中的,1980年代的
少年动漫主角多半都是热血的硬汉,【北斗神拳】的拳四郎、【七龙珠】的孙悟空、【城
市猎人】的冴羽獠,我们是很难看得到他们留下眼泪的,但是到了2010年代的动漫画,吐
露角色心声,哭喊给观众听的主角们已经充斥了日本动画。【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的菜月昴、【我的英雄学院】的绿谷出久、到【鬼灭之刃】的灶门炭治郎都是,主角个
性的变化,其实也应该多少反映当代观众内心的价值观,1980-90年代的观众可能渴望自
己是拥有强大潜力的硬派角色,但是到了2000年之后,主角内心的软弱面成为更被着重的
元素。
再者,【鬼灭之刃】的故事编写方式与霹雳与金光相较更易于入口。
【鬼灭之刃】的第一集就像是【钢铁人】的第一集般,几乎完全没有花时间跟观众解释整
个故事的背景设定,就只是直接让观众看着主角炭治郎下山卖碳、回山上遇到全家死光,
然后被迫踏上杀鬼路程的故事,之后整整四五集都是他个人的故事,旁边出现的角色都是
为了炭治郎与祢豆子的冒险旅途以及触发他们两人的情感所出现的角色,而且以碳志郎自
己的心路历程为最大主线,其他人的心声与故事都不会喧宾夺主,观众也可以更加专心的
了解角色,并且同理他的遭遇,在观众已经极为熟悉主角的个性与心境之后,才会慢慢开
始插入其他角色的故事,并且才开始介绍整个世界观,如鬼杀队、无惨、上弦、下弦、鬼
杀队中的各种柱,乃至于炭治郎不为人知的身世等等。
而霹雳与金光布袋戏剧集相较之下,则像DC与漫威那种百年老店的漫画长篇连载,已经讲
了太多年,且每一挡戏都偏好要像【魔戒】首部曲那样,一定要一开始就给观众上一堂极
为硬派的“苦境地理频道”、“道域探索频道”,然后永远都会有上一挡的人事物还没有
收尾。这对新的观众来说往往都是巨大的负担。
以【霹雳英雄战记刀说异数】为例,在第一集就硬是介绍了素还真、秦假仙、荫尸人、金
阳圣帝、通瑶池、金少爷、八面狼姬、歧路人、太黄君、吕博寿....,即使是我最近追看
的【霹雳兵烽决】,第一集也是用现代观众难以熟悉的文言文,讲了一大堆专有名词,光
是这么一下,以轻松娱乐为目标的观众早就已经打退堂鼓了。
再者,布袋戏剧集的故事仍旧偏好多线叙事,往往这个角色的故事只讲了五分钟,戏就要
切到另一边讲述另一个角色的故事,故事在初期比较不照观众的需求,往往还没有充分认
识角色,他们两人的对话也高深莫测,但观众在收视初期往往都还没有充分认识角色,故
事就立刻跳到了另一边,这对于想要加入的新观众而言的学习强度是非常的高。
我最近推朋友去看布袋戏,他们的反应就是实在难懂,我最后都只能告诉他们,不要从那
挡戏的第一集看,直接看六七集之后,只看打斗的精彩场面,然后追正派主角的线即可,
因为反正都是看不懂,还不如直接从后面看,看看那些角色私下的有趣对话,然后使其产
生好感,进而有同理,接下来再看他们发生的事情就好,反正对话量很大,几乎每次碰面
都要会很鸡婆地讲前面发生了何事,所以布袋戏从一半开始看才是正确的观赏方式。
我想,这可能也是过往布袋戏剧集在电视台播送时所设定下来的规则,因为在那个电视播
送的年代几乎没有几位观众能够把所有的剧集全部追完,我们身为被动观众,几乎都只拥
有从一半开始看剧的经验,而布袋戏的节目正是设计给观众,让他们从一半看也看得懂的
。
其实这在以往可能是个优势,因为可以吸引看上一挡的观众继续收看,然而很不幸的,在
现在这个布袋戏观众已经不是大众的世界底下,这个功能已经渐渐消失了,对于新观众而
言,可能只剩下史艳文、素还真、黑白郎君、叶小钗、一页书这几个角色还躺在三十岁以
上的观众久远以前的记忆当中,如果你要问二十岁的人这些角色是谁,他们都只会满脸问
号的看着你。为什么?因为打从1990年代末,布袋戏不再出现在大众日常看到的媒体,退
回到只能花钱才看得到的市场时,他们就不再是大众角色了。
这也是为什么布袋戏的剧集总是只能不断招揽老观众回笼,却鲜少能真正拓展新观众的原
因之一,即使是黄立纲的金光布袋戏创立年份不过十年多,但是金光一直以来 所诉求的
目标也只是拉回布袋戏的固有观众群,像是PTT布袋戏版、巴哈姆特布袋戏版总是会看到
金光粉与霹雳粉的争执,但是这些吵吵闹闹永远出不了这个领域,为什么呢?因为布袋戏
已经与大众习惯的剧脱节的太多,这些核心粉的对话旁边的人根本听不懂,更别提会去关
心了。
布袋戏的形式本身并不是问题,光看霹雳与金光在YT上的频道所制作的种种武戏,就可知
道台湾布袋戏产业在武打与特效上绝对不弱,甚至那些操偶的武打与分镜可说是独步全球
,哪怕是NETFLIX的【魔水晶】或是【星际大战】都无法用实体偶戏做出如此剧烈的武打
,但是目前无论是金光或是霹雳的剧集,其核心价值观与说故事的逻辑都还是停留在1990
年代末期,这是布袋戏剧集在台湾市场脱节最主要的原因。
当然,布袋戏推广的路上需要面对的问题并不单单只是故事编写的方式,单口声演的独特
性与排外性、角色的美术风格与大众美感的落差,偶戏本身不同于真人剧的独特性等等都
是另外要面对的问题,但那些都是后话了。
延伸PODCAST:
【鬼灭之刃】的特色与优越之处在哪里?【Podcast|半瓶醋|马可多】
https://youtu.be/cxaYCrS9aKs
【半瓶醋聊布袋戏】专题集结
https://dabbler.pros.is/398w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