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amama56 (bamama)
2020-10-22 22:46:15男子右手失控如鬼附身 竟是患“他人之手”症候群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949363
南投一名60岁男子右手突然不受控制,会突然伸手抓东西或冲动的往前握住前方物品,
把自己跟家人都吓坏了。经南投医院检查,
发现他罹患罕见的“他人之手症候群”(Alien hand syndrome),
目前仍无已知的治疗方法。
南投医院复健科主任周建文说,患者本身有糖尿病及高血压,但没有规律药物治疗。
发作的当天上午出现眩晕、耳朵胀鸣感,下午右手就开始出现反复、
冲动地伸手抓握东西且无法放开手,且呈现断续缓慢的语言等症状,
家人赶紧将他送医,检查后发现左侧前大脑动脉及额叶急性缺血性梗塞。
病人描述,右手不是自己的手且运动不受意志控制,让他和家人感到恐惧。
这是因为脑中风导致额叶的血液供应出现短缺,产生受意志控制的运动计划和
身体两侧协调及自动诱发的神经抑制作用被破坏,出现非自主且无法停止不受控制的
运动,进而无法传递此区的运动计划讯息至初级运动皮层,因此无法活化神经传导系统
去产生可控制的意识动作。
职能治疗师张玮珊说,研究发现当患者疲劳,压力大或在活动中分心时容易出现
“他人之手症候群”,目前仍无治疗方法。临床上可提供相关疾病教育并
针对患者的问题做咨询,以减轻其情绪压力。
1.利用视觉策略使患侧的手放开后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例如利用具有训练反应敏捷度与记忆力、眼球运动、手眼协调等功能的反应运动训练器
来训练。
2.若手眼不协调、偏盲,视觉空间忽略的患者可提供相关训练。
例如利用职能治疗的电脑训练软件做视知觉及手眼协调等相关技巧的训练、
也可运用结合动态平衡及视觉追视等功能的动态平衡仪做训练。
3.对于出现不断寻找附近物体的摸索、抓握或强迫操纵工具等行为
可戴连指手拍或将手放在口袋中或握球来分散注意力,以便正常手可执行日常任务。
4.认知行为疗法: 可借由心理治疗辨别和改变不正确或扭曲的思考模式,
以控制焦虑的情绪反应。
5.因患手很容易被附近的物体分散注意力,故须提供一个无干扰的训练环境
并避免同时进行多重任务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