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t.ly/3czCLYE
混血《花木兰》纵不讨好,迪士尼仍是最后赢家
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从选角到上映一直争议不断,遭遇着各种批评和抵制。然而
,从票房观之,迪士尼却注定是商业行销上的最后赢家。
几经波折,真人版电影《花木兰》9月终于上映,此片先是因主角刘亦菲的撑港警言论引
发抵制风波,再到片末感谢新疆当地中共官方部门而引发第二波抵制,屡屡创造话题。
但意外的是,《花木兰》9月4日上映,首周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为票房冠军,先
前抵制声浪颇大的台湾首周票房突破3,700万新台币,屈居当周亚军,贡献全球第二高的
票房(仅次于泰国),虽后势疲软,但也不差。
在香港,《花木兰》于上周四(9月17日)上映,截至当日下午六时,票房仅为10万港元
,远逊于同日上映的港产片《麦路人》票房约32万港元,以及同期荷里活大片《天能》的
136.4万港元;但在上周六(9月19日)的Wmoov“今天最受欢迎电影”排行榜上,《花木
兰》虽排在《天能》和《麦路人》之后,却位列第三。而迪士尼寄予厚望的中国内地9月
11日上映,首周票房仅1.65亿元人民币,对比过去迪士尼电影而言不甚理想。但受到抵制
、疫情等影响,整体票房算好算坏,难以客观定论。
票房以外,《花木兰》的全球口碑也负面大于正面,豆瓣和IMDB的初期评分中,仅分别获
4.8分、5.4分。回顾1998年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在全球创下三亿美元票房佳绩,让“花
木兰”首度穿上“迪士尼公主”外衣,脚踏全球化的浪花席卷各地。片中的“单于”、“
木须龙”、“幸运蟋蟀”,成了一代人对中国的印象。二十二年过去,迪士尼此次既欲进
军红利丰厚的中国市场,又想兼顾西方口味,连番算计下,最终却产出一个东西方都无法
喜爱的“公主”。
西方女权观VS东方忠孝观
若迪士尼意图在动画中呈现出多元文化观,《花木兰》无疑是说好“中国故事”的绝佳素
材。1998年上映的动画版《花木兰》,虽然在“服化道”(服装、化妆、道具布景)和文
化考据上备受批评,无法跳脱西方对东方的视野和想像,但至少仍紧扣着“忠孝”两字,
描绘出与其他公主相异的中国特色。
动画版的《花木兰》中,“光宗耀祖”和“保家卫国”是贯穿全片的核心,也是《花木兰
》与其他迪士尼公主不同之处:她没有家世显赫的皇宫背景,也没有与王子相遇嫁入皇室
的浪漫故事,而是围绕对国家为忠、对父母为孝的出发点,从中找寻到了自我。
但这样的叙事方式显然不符合当前西方的“女权观”和迪士尼“新公主系列”女性觉醒的
设定。即便真人版《花木兰》仍不断强调透过画面补足“忠、勇、真”,结尾又加上了一
个“孝”,但真正贯穿全片的精神其实只有“真诚”和“勇敢”,也就是花木兰对自己女
性身份的“坦承以对”。例如女巫提醒花木兰“不要伪装成不是你的样子”,于是男儿身
的“花军”死了,女儿身“花木兰”则就地重生,因唯有直面女性的花木兰,才能发挥她
最强大的本领。
=====
以前媒体是60分吹成70分80分,还勉强能睁眼闭眼,
现在是媒体20分吹成100分,是当人真瞎了是逆(ˊ_>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