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铭言:
: 这点古代就有人在讨论了
: 吴国的大鸿胪张俨有回你文:
: 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汉朝倾覆,天下崩坏,豪杰之士,
: 竞希神器。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王。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
: ,托身明主,或收功于蜀汉,或册名于伊、洛。丕、备既没,后嗣既统,各受保阿之任,
: 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
: 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
: ,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
: 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
: 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
: 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 简单的说,张俨认为孔明如果不死的话,司马懿迟早会被击败。
C大引述吴张俨的评论其实很符合时人对于诸葛亮的评价, 诸葛亮是少数军政德皆是顶级,
且对国家执政度极高的领导, 反而罗贯中把他写得近仙缺乏了真实感, 让只看小说的人没
办法体会到这个人物的深度
关于为何诸葛亮有机会? 张俨已经帮我们背书推导了, 而且还是以当世人不同国的立场.
讲得通俗简单一点, 其实战略上当时北伐如能击败魏军, 并且吸收拢右的资源, 那么诸葛
亮就有高机会在关中取得优势, 蜀军也几乎就是打开直咬曹魏心脏的大门了
而司马懿想必也是知道这点, 所以只能一直坚守不与其对决. 再来还有一点就是司马懿跟
诸葛亮的地位差距太大, 司马懿原本就仅是曹叡指派去支援曹真的, 而整个魏国权力体系
尚有诸曹夏候二代加上曹叡自己, 不像诸葛亮一样几乎完全执政
所以如果司马懿败那一次, 也就失去之后一路上升的权力地位, 整个历史也就改变了. 即
使后来诸曹夏侯二代组明星队来挡诸葛亮, 只要诸葛亮稳扎稳打, 配合东边孙权持续对合
肥东部战线施压进攻, 很有机会将军队开进关东
只是以诸葛亮的性格会打很慢就是了. 所幸曹叡也命短, 而孙权却活得够长, 姜维也一路
都能在战场上, 后方的蒋费可能也需要延点命, 但蒋费的决定性并没诸葛亮那么高, 再加
上刘禅坚定地执行诸葛亮路线, 国家政治稳定度够, 其实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