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0-08-09 14:28:47瑜珈里的“梵”有宇宙创造者,但其又存在于宇宙所有的一切。
“梵”与“个人灵魂”的本质是一样的,当亲证到这一点时,就是“梵我
一如”了。
统一意识,与瑜珈中的“梵我一如”有点类似,有的人认为进入三摩地时
,就是梵我一如的状态。
艾因嘉:《瑜珈之光》这本书,以我的了解,应该就是哈达瑜珈(尤其是
体位法)的圣经。
这本书提到三摩地时,特别把商羯罗“灵魂之歌”全文刊载出来,重复的
三个关键词(见本文最末)就是“觉察”、“喜悦”及“极乐”(“至乐
”)。
也就是说瑜珈(尤其是印度教)认为的三摩地现象有三个:
一、“觉察”。
二、“喜悦”。
三、“极乐”(“至乐”)。
我个人看法:
一、“觉察”:就是指“能知”,也就是“观察者”。(相对就是“所知”
,也就是“被观察者”。)
我猜这种现象,应该是只剩“能知之心”,而“所知之念”消失的心理
状态,但这仍是处于第六意识(能知与所知皆为第六意识)。
另外这跟佛教认为色界初禅时,言语寂灭的现象是一样的。(“佛告阿
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杂阿含第四七四经》)
二、“喜悦”、“极乐”:我懒得区分或去找资料了,反正一般说来,那
个心理觉受就是即使下坐后,还是快乐得不得了的心理状态,能维持一段时
间(可能数天至数月),所以瑜珈常以“狂喜”、“至乐”之类的来形容三
摩地。
至于体会到“梵”(大我)的存在,在商羯罗的“灵魂之歌”并没有提到这
一点。
四禅八定,就佛教的讲法,应该是其他外道也能到达的境界。但佛教对四禅
八定的现象,起码我是没听闻过,有提到什么体会到“梵”(大我)的这类
存在。
而道家丹鼎派,对入定心理状态描述的资料更是不容易找到,有的对入定的
描述是“无念中有觉知”这么简单而已,当然也就跟什么“梵”(大我)的
这类存在没什么关系了。
无论三摩地是否是处于“梵我一如”的状态,但三摩地是人类变成“超人类
”的状态,倒是真的,因为此时要发挥超能力是最强也是最容易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