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相基本上和日耳曼剑术的Vom Tag(屋顶),
是完全对应的架式,
大体上是以上方斩击(袈裟斩)为主的偏攻击架式,
但相较于其他攻击性架式,更多的变化性,
必要也可以迅速转换成防御架式。
练史实欧洲武术(HEMA)的选手,要采取主攻,多半都会采用Vom Tag。
搜寻“HEMA + tournament”或“HEMA + sparring”
一定会看到有人摆Vom Tag出来打,
所以八相架式的实用性应该是不用怀疑的。
虽然都叫八相,不过日本古流的八相各派摆法多少不同,
也有些采用不同的称呼。
欧洲的话,从图谱上一样能看出很多种不同的变化,
不过欧洲的称呼是比较简单,
基本上这类型架式都叫Vom Tag。
HEMA比赛允许选手摆出任意架式,
这些各种不同的Vom Tag也都有出现在比赛上。
大体上相较于“标准”Vom Tag,
也就是右手掌位于耳际,剑尖指天的架式,
这些变化型各有一些在攻防上的优缺点,
但都是可行的,只要你摆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干嘛。
顺道一提,相对于上段的日耳曼剑术架式,
叫做High guard或High Vom Tag,
这在HEMA比赛中反而比较少见。
讲到示现流和自显流的蜻蛉,
基本上也是一种差异比较大的变化型八相。
欧洲的古画上也是有摆类似架式的Vom Tag,
所以这个架式其实存在不少地方,
不是只有萨摩藩的人突然被闪电打到才想到这架式。
当然,既然是变化比较大的八相,他的优缺点也比较强烈的。
我不清楚萨摩藩选择这架式的考量,
不过我试过这种变化型Vom Tag的感想是,
这种架式因为关节锁定,更容易挥出连续且结构稳定的袈裟斩(ober hau);
缺点是比较难做出动作变化,招式单一。
而且因为使用时至少有单侧背肌处于紧绷状态,加上持续高举剑刃,比较容易疲劳。
自显流式的蜻蛉,
这些特点又比示现流式的蜻蛉更明显,
这些优缺点就是他们做出的取舍。
至于有人提到八相中线是不是很容易被破。
基本上八相/ Vom Tag并不是一个让你在交剑时摆的架式,
而是在交剑前摆出,让你的斩击有更好的位能、速度和结构。
正确使用Vom Tag,在交剑的时候,你的剑应该已经斩过中心线,而不是还举在肩上。
基本上架式的选择就是取舍,
选择八相/ Vom Tag大体上就是希望在偏向攻击的同时保留变化和防御的空间。
(还有别的考量,这边下略非常多字)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很多剑技是要在特定架式下才能施展出来。
以日耳曼剑术来说,
五大剑都是默认在Vom Tag下使用的剑技,
在其他架式下使用,要不就速度慢些,要不力量小些,
总归不如在Vom Tag架式好打。
如果你要用五大剑开局,Vom Tag就是最好选择,
在这种情况,就没有讨论各种架式利弊问题了,
反正你也只能摆Vom Tag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