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小西行长跑去找权兵卫,提到他接下来要接下一个史无前例的大任务....
于是天正十八年(1590)八月二十二日,
秀吉将小西行长与毛利吉成(胜信,小仓城六万石城主,大阪五人众毛利胜永之父)
召进骏府城开会。
摒退闲杂人后,秀吉首先称赞了毛利吉成,说他是自己最为信赖的旧臣,
身处黄母衣众之中,但与其他乱七八糟又爱抱怨的黄母衣众不同,
毛利吉成在任上一直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这件事您是怎么知道的?”
秀吉:“我有我的耳目呀。不只黄母衣众,奉行众、御伽众、寺社、公家、后宫,
乃至于传教士....各阶层我都有安排我的眼线。没告诉过任何人就是了。”
另一方面,小西行长虽然偶有怨言,但是商人出身的他,最了解金钱之理,
因此也被相中。
https://i.imgur.com/jVbZPfy.jpg
接下来,就要进入正题了。──正题就是入唐。
本来想要等到外海用船舰的改良成果出来再说,但根据眼线的情报,奉行众始终没啥干劲。
毕竟是要前往一个未知的国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https://i.imgur.com/XNTBPIh.jpg
秀吉:“那些年轻人,大概都以为我是‘收束了日本的乱世,使国内统一’吧....”
“难道不是吗?”
秀吉:“当然不是!完全不对!
我的状况跟信长公是不一样的!我可不是一开始就有钱有土地有人民的大名,
然后把所有的领地都统一在我伞下而已!
不如说我根本没钱没地也没人,只是个撚人憎的家伙而已!”
https://i.imgur.com/dOwfFJ9.jpg
秀吉:“打个比方....对,就像天降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在这个倭国上,
然后他从一无所有开始干起,成为了武士,率领了兵士,最终平定了这个倭国
所以,世间所谓的‘全国统一’,对我来说应该是‘征服倭国’,
──既然都是平定未知的国度,‘入倭’跟‘入唐’,
对我来说,并无差别!”
虽然讲的豪气干云,但秀吉自己也清楚,要“征服中国”,谈何容易。
因此,秀吉的真正目的是──
https://i.imgur.com/fLXSXjq.jpg
“贸易”。
进入中国大闹一通,使大明王朝感到畏惧,进而逼迫大明跟日本签下通商条约。
换言之,小西跟毛利所被交付的任务,
就是用一切手段让“与大明通商”这个目标得以达成。
小西:“虽如此....有必要那么急吗?
就算现在不对外通商,日本国内的金钱也不会停止运转才对啊?”
当初信长末年,因为烦恼国内的金银不足,一旦金银的流转停止,
织田政权恐有倾覆之虞,信长曾经规划入唐;
但秀吉上台后,以米作为通货,度过了这次危机,
即使作为通货的米因为大丰收等等因素造成价格暴跌,
丰臣政权也马上可以将税赋转为金银取向,维持统治的稳定。
小西:“以臣所见,眼下国内的钱流,应该还能满足各国的浪人才对....”
秀吉:“就是这个!‘眼下还能’。
‘暂时维持现状’,这是一堆大国的败因。
若要成事,凡事都必须先于人之先才行。”
虽然乱世结束了,但世间一般还是认为“打仗厉害的人比较了不起”。
如果不改变这种价值观,那就不可能让统治权威从诸大名转移到奉行众手上去。
而要如何让武人能接受文人的统治呢?文人的力量在哪里呢?
https://i.imgur.com/SWsZUB5.jpg
答案唯钱而已。
秀吉的计画是,利用对外贸易,让自己一族与侧近的嫡系大名们,
在经济上能占得优势地位。而另一方面──
https://i.imgur.com/1RuMu9p.jpg
让其他有威胁的大名排除在这个经济圈之外,
让他们一辈子当乡巴佬,永世做不了天龙人,也是这个计划的另一个目的。
其中当然包括了借由征讨北条获得大片领土的德川家。
在小牧长久手无法打败德川家,乃至于必须给他大片领地安抚,
以及石田三成在忍城的失败,加速了秀吉对此计画的推动。
于是,一个日后会改变历史与许多人命运的计画,开始推动了。
==
本回算是对入唐(征朝)做一个开端
除了提出本书对秀吉入唐动机的一个说明以外,
也有不少可以跟以前剧情相唱合的地方,如果是从最初一路追上来的书迷,
应该会看的津津有味才是
不过本期最大的爆点应该是原来秀吉是天降系天下人(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