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fvujm (Rfvujm)》之铭言:
: 日文的官方汉字是公式
: 很多漫画设定集就直接写公式集
: 是在公式什么
: 跟质量=品质一样糟糕
: 公式已经有原本的意义了
: 比如数学公式
: 或是故事的固定流程公式
: 公式集只会让人误解
: 正式发行的商品上面直接写公式的是在想什么?
这篇可能没什么ACG点也和原本的主题无关
但我想到了就想藉题聊天
其实我们有很多词语都是和制汉语啊。
场合、社会、取消、经济、卫生、健康、名词、手续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近代化时,从日本传过来的词汇
而当时也不少中国学者就像原PO一样生气
认为被文化入侵,当时还有不少像是现在支语警察的学者出现
不过也是从维基上找到的,我对这段历史完全不熟悉
我就直接复制上来了
清末,大量和制汉语、半和制汉语随着留学生和翻译书刊传入中国,
造成文化冲击,引发部分学者的反弹。
张之洞、严复、林纾、章炳麟、彭文祖等人,都曾对此现象大加批判。
彭认为应当废止来自日本的“取缔”,代之以古汉语禁止、管束;
又主张将“场合”改为时、事、处,“第三者”改为他人,
“动员令”改为动兵令,“打消”改为废止,
“目的”改为主眼,“取消”改为去销,
“手续”改为次序、程序,“引渡”改为交付、交出,等等。
严复尤其努力地铸造新词或修改和制汉语以为肆应,严译词汇包括音译词,
如“拓都(total)”与“么匿(unit)”、“涅伏(nerve)”等;
义译词,如“官品(生物)”、“部勒(部署)”、“群学(社会学)”、
“名学(逻辑)”、“直(权利;包括天直、民直)”、“自繇(自由)”等。
然而这些词汇最后都被和制汉语取代了
特别去执著这个的学者最后也和所有人同时被时代的洪流给淹没
回到原PO的主题好了:
公式这个词,比起找不到中文的词汇套用
更应该是一种让次文化认同的表现
也是商业上方面的手法吧
看见公式集,这样取名的东西
大概有八成就是日本的作品的设定集
这不是比起直接用设定集还要更容易吸引到目标客群的目光吗?
也不是不能理解原PO那种看到词被用错的愤怒
就像是现在最佳化差不多都被优化取代
但词汇一直都随着时代演变而改变
不过言不及义甚至改变指向的
原PO也提到的品质被质量取代,我也很难接受
再比如视频在台湾也一直是数位媒体的术语而非指影片
(虽然近来教育部辞典好像承认视频了)
虽然这样是双重标准,但我想说我就讨厌支语,觉得日文潮啦
说不定过个几年,积非成是下
那些错误或异地用词真的会取代原本的用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