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沉迷游戏影响正常生活 医:恐得“游戏障碍”
徐筠庭 综合报导 / 台北市
网络科技愈来愈发达,民众除了可以在网络上可以得到想要的资讯外,有些人会选择玩游
戏来纾解压力,不过若没办法控制时间,甚至影响正常生活的话,恐怕是得到了“游戏障
碍”。专家说,游戏障碍指的是一种被游戏控制的行为模式,玩家不断沉溺于游戏,以致
于其他兴趣、工作、学习、日常活动、社交行为都要让位,而且已经出现明显的负面影响
,玩家仍不能自拔地沉溺游戏世界中并持续1年以上的时间。
WHO去年认定:“游戏障碍”是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去年在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宣布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
版(ICD-11),正式将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认定为疾病,给了它一个疾病代码
“6C51”,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游戏障碍是什么?专家告诉你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精神科主治医师李旻珊说,简单地比喻就是玩家的大脑被游戏
“绑架”了,它让玩家的大脑无法去思考或执行其他重要的功能,就算想要挣脱也不轻易
让玩家挣脱,停玩游戏几小时就浑身不对劲、心痒难耐、坐立不安。同时游戏障碍也可能
会和注意力不足、忧郁、焦虑、睡眠不足、社会适应、生活品质问题互相连结。
“游戏障碍”强调的是玩家的失控行为模式,而不是玩游戏本身这件事;WHO官方也曾表
示,从过去的研究显示,在所有参与数位或影片游戏活动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受游戏
障碍影响;李旻珊认为WHO将游戏障碍列入疾病,是希望增加政府医疗单位和医护人员对
这个问题的关注,进而去发展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李旻珊指出,其实许多事业成功人士或优秀学生也都曾经或是现在都有使用游戏来调剂身
心压力,只要时间分配得当,让游戏适度帮助自己纾压,可以不用过度紧张,将游戏列为
拒绝往来户。
如何防止游戏成瘾?亚洲国家这样做
事实上,以亚洲举例,韩国于2011年就通过法案,规定要进入线上游戏需要有个人身分认
证,并且禁止16岁以下青少年在午夜至凌晨6点间玩网络游戏,预防青少年过度沉迷游戏
;中国于2017年明确规定网络游戏采实名制,并限制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消费额和游戏时间
,并增列“防沉迷”设置,像是腾讯就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以透过登入微信去
绑定未成年人游戏帐号,可以接收到子女登入游戏时间、线上游戏消费情形,进而可以有
效管控未成年子女线上游戏使用时间。
自己好像沉迷游戏了...专家曝解方
当发现自己疑似有沉迷游戏危机,应该怎么办?李旻珊建议要增加其他兴趣、转移注意力
,让其他的趣事来替代“最心爱的游戏”,并可以请家人朋友一起协助自己,像是限制自
己只能在家中公共区域玩游戏、1天只能玩2个小时、要先完成其他重要事项(如作业、简
报)才能玩游戏、行动上网方案不要使用吃到饱、吃饭不能使用3C产品等方式。若是已经
严重到影响人际问题、家庭成员冲突或是有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等困扰时,要记得求助于
身心科专业人员。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2006/20200618200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