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ohtp (会喵喵叫的大叔)》之铭言:
: 清朝去古不远,紫禁城里的规矩还可考。
: 不说工作负担,光是基本饮食水准就让我不想当皇帝了。
: 锦衣玉食?锦衣或许是真,玉食这没有的事。
: 皇帝龙体安泰最重要,肚子绞一下御膳房里就有人要脑袋搬家。
: 山珍海味入菜?开发前所未见的新食谱?你嫌命太长吗?
这个就唬烂了
清朝前期皇帝都说吃比较简单的
一餐大概就10几道菜
后期皇帝一餐100多道菜
你不用新食谱,难道10几道菜轮流上吗?
: 当初菜单是真有留下,就连慈禧老佛爷做大寿,
: 端上桌的寿宴也只有鸡鸭肉,连鱼虾都奉欠。
这完全唬烂了
膳底档里面就有记载有鱼肉
但是数量偏少也的确
一方面北方饮食比较少吃鱼
一方面鱼肉保鲜比较困难
: 更要命的是,仍然因为皇帝龙体安泰最重要,
: 宫里严禁明火。
: 毕竟烧起来就不得了啦。
完全唬烂
北方冬天动不动零下20度
这时候在房间里面放火炉取暖是常识
更何况乾隆是火锅控,一年可以吃200多次火锅
: 所以御膳房只能在宫门外做好菜,一盆盆放进保温箱扛进宫。
: 那年头的保温箱只有夹层灌开水这种技术,
景运门外的御茶膳房是做菜给大臣开宴会吃的
皇帝一般吃的是在养心殿正南的内御膳房做
: 而菜从起锅到皇帝下箸之间,半小时跑不掉。
: 堂堂大清皇帝每天每餐吃的是蒸过又放凉的便当!
这个待遇只有光绪皇帝在赢台时有过
: 如果我是皇子,成年离开后宫第一次吃到热腾腾现做的饭菜,
: 绝对一辈子都不愿意再回宫里去。龙椅给我坐也休想!
清朝皇子出后宫后除非皇帝给你差遣
否则一辈子都不能出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