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幻想已成现实,台湾电驭叛客 (Cyberpunk) 走到哪?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2-16 10:37:47
中国推行数位监控、日本文化攻占美国 当幻想已成现实,台湾电驭叛客走到哪?
https://www.storm.mg/article/2212822
前情提要:
文章代码(AID): #1UHAcAMq (C_Chat)
文章网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81558154.A.5B4.html
吴尚轩 2020-02-16 09:50
https://i.imgur.com/DiAxVjv.png
当电驭叛客在美日已走过将近40年轨迹,台湾又发展出如何的光景?图为玩家共和国影片
剧照。(梦想动画提供)
2020年到了。这年份恍若科幻小说中的数字,事实上,就连幻想也已成为过去,于1982年
上映的科幻电影《银翼杀手》,故事发生在2019年黑暗的洛杉矶里,而同样在1982年,日
本漫画《阿基拉》登场,爆走族少年骑着未来机车,在2019年的新东京街头疾走……
这些作品,都是所谓的电驭叛客(Cyberpunk),是1980年代诞生于美国,科幻作品的子
类型,场景多发生于数十年后的近未来,独裁者透过尖端科技监控人民,同时,人类也发
明了装载人工AI,几可乱真的仿生人与机器人。
中华科幻学会行政长马立轩指出,电驭叛客是最晚形成的科幻类型,因而包了含许多复合
元素,像是:反乌托邦、人机关系、机器人、企业垄断 、阶级或性别斗争、虚拟实境等
,简单的划分法,则是“高科技、低生活”的故事背景,未来科技进步,但人类的生活,
并没有因此改善。
https://i.imgur.com/A30jRRo.jpg
日本动画《阿基拉》海报。(资料照,取自维基百科)
40个年头过去,在现实科技慢慢追上幻想的今天,曾获华语科幻星云奖的作家李伍薰便曾
形容,当代的科幻作家,都在“寻找圣杯”,所谓圣杯,就是新的科幻类型;过去百年来
,科幻小说诞生了无数的类型,太空冒险、时空旅行、生化危机、反乌托邦等元素百家争
鸣,但自从电驭叛客问世后,已经40年没有任何新类型诞生。
即便如此,电驭叛客至今仍历久不衰,除了早年经典如《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外
,千禧年以后,也有如《骇客任务》、《碳变》等新作问世,而不仅《银翼杀手》在几年
前推出续集《银翼杀手2049》,包含《攻壳机动队》、《铳梦》、《阿基拉》等日本动漫
,近年也纷纷被好莱坞翻拍为真人电影。
电驭叛客至今仍有生猛能量,不单单是创作者的凭空想像,也有背后文化脉络支撑,其发
展过程,更紧扣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中心的科技、经济观点。
马立轩指出,美国的科幻创作,在20世纪初以太空剧场(注)一枝独秀,这是由于20年代
起,如《惊奇故事集》(Amazing Stories)等通俗杂志盛行,出版社需要有大量的科幻
故事贩售,一方面使得通俗科幻小说的盛行,但也造成许多粗制滥造的作品。
(注:太空剧场Space Opera,科幻小说的子类型之一,重视故事的戏剧性,不强调科学
的考证或启发性,美国早期多直接将牛仔、侦探故事带入太空冒险,60年代后则有《沙丘
魔堡》、《星际大战》等描述银河帝国的作品,尽管场景是宇宙,却有类似封建农业、骑
士制度的设定。)
马立轩解释,太空剧场的模式固定后,一方面美国在50年代遭遇麦卡锡主义,相对通俗的
创作没那么盛行,而60年代开始,则掀起科幻新浪潮运动,新一代科幻作家展开改革,强
调用科幻来描述当代社会议题。
厌倦通俗后的改革 科幻新浪潮让作品接近社会现实
马立轩举例,其中以罗杰.泽拉兹尼(Roger Zelazny)为首,他强调科幻要从心理学、
社会学和语言学切入,是科幻新浪潮的领军人物;J. G. 巴拉德(James Graham Ballard
)则开启世界末日小说的风潮,而菲力普.荷西.法玛尔(Philip José Farmer)在科
幻中融入性与性别的探讨等,开始打破过往对科幻制式的想像。
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在这段脉络里,当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马立轩谈到,美国在40
、50年代,便开始探讨人造大脑、电子脑的可能,也开始对基因工程的讨论与想像,直至
70、80年代,硅谷高科技业的兴起,出现一批青年科技菁英,他们沉匿于个人电脑制造、
软件开发等,许多人并伴随吸毒、骇客等反叛举动,像是盗打电话、盗用信用卡等高技术
犯罪。
在此背景下,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于1968年写出了《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即是电影《银翼杀手》的原型,而《银翼杀手》于1982年上映,在大萤幕上颠覆了观
众对未来的想像,来到1984年,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写出《神经唤术士》,
以一名网络牛仔的冒险为主轴,正式确立电驭叛客类型,至此科幻不再只是广袤银河的英
雄传说,也逐渐贴近现实体制与社会议题。
马立轩说明,此外的背景脉络,还包括美国在40-70年代盛行黑色电影,导致如《银翼杀
手》就有黑色电影的味道,而庞克文化的兴起也是重点,威廉‧吉布森便谈过,他观察80
年代的庞克文化,认为这是一个引爆点,因此电驭叛客多为底层人的反抗故事。
马立轩说,过去如《1984》、《美丽新世界》、《我们》等反乌托邦小说,探讨的是极权
、法西斯,也可能针对共产主义,但电驭叛客的反乌托邦,是对抗资本主义,故事里常见
企业垄断市场后,国家界线后消失,变成巨型跨国财阀主导人民生活,是有意识地修正反
乌托邦没意识到的问题。
独裁者手段、技术进化 反乌托邦作品已“不够真实”
中华科幻学会会长难攻博士(笔名,本名郑运鸿)则表示,像《1984》、《美丽新世界》
等传统的反乌托邦作品,到后来让人觉得不够真实,统治者的技术与工具,看起来变得很
幼稚,“尤其在数位威权主义出现后,独裁者是进化的,在统治工具上越来越先进”,他
也举例,像如今中国的芝麻信用、人脸辨识技术等,都已经是化为真实的统治手段。
此外难攻博士也指出,过去在美苏冷战背景下,许多科幻小说的故事,都是从世界毁灭后
开始,原因通常是核战,这个传统在不同作品里被不断诠释,像 《疯狂麦斯》,这种末
世当中的弱肉强食,再套上70、80年代硅谷的半导体革命,就一切水到渠成,许多电驭叛
客的故事就是世界经历大战后,强权打造弱肉强食的世界,谁能掌握科技,谁就能掌握宰
治权。
https://i.imgur.com/lyiYbLD.jpg
现今科技下,统治者控制人民的手段更为进化。图为中国海康威视(Hikvision)监控画
面。(资料照,美联社)
日商崛起、资本入侵 美国创作者想像“被日本文化殖民的未来”
东方主义,或者东方元素,是电驭叛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银翼杀手》中,可见未来
都会里,巨大的银幕播放亚洲脸孔的广告,街道里也可见中国城、寿司摊位,是亚洲元素
拼贴进西方都会的样貌,如此混杂的背景,则和日本的崛起有关。
日本尽管身为遭逢原爆的二战战败国,经济却依然快速崛起,至1964年已能举办东京奥运
,70年代则因石油危机,由制造业转型发展半导体、集体电路等科技产业,1970年代末期
至1980年代,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当时,强盛的日商挟带雄厚资本,大举进军美国,洛杉矶房地产被日本人大举侵占,索尼
(SONY)以34亿美元天价收购哥伦比亚影业,三菱集团则以14亿美元买下曼哈顿的洛克斐
勒中心,就连帝国大厦也一度被看上,林林总总的日商资本在美国攻城掠地,直到泡沫经
济发生才告终。
“当时对资讯敏锐的创作者来说,他们在想像未来时,就会想像东方很强盛的未来。”马
立轩指出,这或许也是一种恐惧,美国创作者担忧会被亚洲超越,或被日本文化殖民,而
难攻博士也说,80年代的西方社会,面临来自亚洲,尤其是日本的异文化入侵, 因此电
驭叛客作品想像的未来,多是西方都市景观,被亚洲艺术入侵,形成文化混搭的景象。
马立轩也谈到,电驭叛客里的东方主义,会随年代有不同变化,像《神经唤术士》时还没
发生泡沫经济,所以把日本设定为文化强国 ,当时的东方主义较注重在日本,但泡沫经
济后,90年代的作品可能会出现韩国或中国,也有的是中华民国。
资讯接收迅速、文化底蕴深厚 日本电驭叛客发展几乎与美国同步
而在这个东方想像的源头,也就是日本本身,电驭叛客的发展又是如何呢?马立轩指出,
“日本厉害是,电驭叛客的发展,几乎是跟美国同步开始。”如《阿基拉》漫画版于1982
年开始连载,尽管当时电驭叛客还没被正式定义,《阿基拉》其实也没那么符合电驭叛客
,但到了1989年的《攻壳机动队》漫画,就很明确吸收西方80年代的电驭叛客元素,并创
造属于日本自己的故事。
“日本跟很快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资讯封锁。”难攻博士解释,1984年《神经唤术士》出
版,而日本在1986年已经有日文译本,此外他们对新科技接收的速度也很快,所以相信日
本80年代的创作者,也会在差不多时期接收到如生物科技芯片、互联网、人造人、仿生
人等资讯。
但接收之后,又要如何转化?如1995年的《攻壳机动队》剧场版,以香港为背景的美术设
计,迄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对此马立轩说明,美国第一代电驭叛客,想像的东方灵感多是
来自日本涩谷,而日本想像的东方则是香港,当时香港是经济崛起的地方,此外《阿基拉
》的反叛故事,则可能参考自韩国80年代的抗争,或日本本身60年代的左翼运动,某种程
度上是参考其他国家,或过去的自己。
难攻博士说明,转换上的强大,是因为日本本来就有自己的科幻文化,也有重新诠释文化
的深厚经验, 像把源自美国的卡通、漫画,变成自己的动漫文化,或把好莱坞的怪兽电
影,变成如哥吉拉等特摄电影,而被日本转译后的电驭叛客,又转而影响美国的发展,如
《攻壳机动队》便启蒙了《骇客任务》的创作。
https://i.imgur.com/HFzB3xj.jpg
日本吸收、融合后的作品影响后来的西方创作。图为《骇客任务》电影剧照。(资料照,
取自网络)
但难攻博士也说明,两者在文化上的差异在于,美国的作品较偏向自由主义,主角多是对
抗强权的反抗军,或者从左派角度切入,描写骇入华尔街、高科技企业等情节,但日本在
80年代的左翼风潮已经没落,作品相对比较保守,如《攻壳机动队》的主角,是隶属政府
的公安部门,这部分也可能是受当时盛行的推理剧影响,重点不在维护治安,而是在推理
或解谜,侦破科技所带来的威胁。
对此他指出,日本一些作品在这个脉络下,不见得能称呼为电驭叛客,因为不一定有punk
的反叛精神,只是当电驭叛客被定型成这样的时候,还没有人发明新的词条,来称呼这些
作品。
走过戒严到初有成果 台湾电驭叛客探讨国家、家族议题
回到台湾,难攻博士则解释,在电驭叛客诞生的80年代,台湾仍在党外时代,被国民党政
府阻挡资讯,当时取得英文刊物不容易,第一手科技资讯的引进、对全球局势的掌握,都
无法跟国际同步,因此被挡在世界脉络之外,无法发展自己的电驭叛客。
如今历经将近40年后,过去沉积在美日动漫、电影的台湾创作者,也开始萌发以电驭叛客
为基底的创作,其中,如吉丰重工结合科技与艺术,打造沈浸式体验活动《OS:VI》,华
硕则与梦想动画合作,推出玩家共和国(Republic of Gamers)动画,而作家纪大伟更于
1995年,便在小说《膜》以电驭叛客背景,书写同志、酷儿情欲,来到如今,作家高翊峰
则交出了以未来岛屿为背景的《2069》。
马立轩以《2069》举例,表示它很指标性地讨论台湾的问题,包含政治、高龄化、老龄人
口、家庭等议题,这些元素比较少在西方作品看到,但在日本也会有讨论,他认为东方作
品探讨的焦点,比较不会放在企业财阀,会比较关注国家、家庭等关系。
中国数位监控崛起、国外网红略懂日文 电驭叛客从幻想步入现实
“我们没有当代的经典,看到的都是80、90年代的东西。”对于电驭叛客的未来发展,马
立轩则坦言,不仅西方在怀旧80、90年代,东方的困难则在于中国,中国透过科技控制人
民的方式,或者香港反送中以来的情况,这跟过去的电影很像。
“现实比科幻想得更多,中国控制人民的方式,远比科幻作家可以想像的更彻底、更残酷
,甚至作家可能还想不到。”他认为,虽然很多研究者会认为电驭叛客已死,“但某种程
度他在现代成为现实,所以因此死灰复燃。”
马立轩认为,而目前的创作上,主要还是怀旧为主,探讨的议题并没有多大差距,另外过
去美国想像的日本文化入侵,如今不少美国人疯日本动漫,此外国外的Youtuber,也都会
讲几句日文,某方面来说,70、80年代科幻作家的洞见,在未来确实是有可能的。
作者: lanjack (传说中的草食熊)   2020-02-16 10:38:00
作者: empire42s (太阳王朝)   2020-02-16 10:39:00
台北亚洲首都
作者: kof9872003 (yshung)   2020-02-16 10:40:00
美国好莱坞也攻占世界阿...所以ㄋ?
作者: hayate232 (CY)   2020-02-16 10:42:00
武汉病毒也攻占全世界阿
作者: astrayzip   2020-02-16 10:43:00
台湾有本土科幻可言吗,不是一滩死水吗
作者: CornyDragon (好俗龙)   2020-02-16 10:46:00
原标题很容易不小心钓到人
作者: kaj1983   2020-02-16 10:47:00
抄袭
作者: hsnu7980 (老二)   2020-02-16 10:47:00
要不要标题用cyberpunk 呀,中文看不懂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2-16 10:49:00
好的,直接在标题加关键字
作者: astrayzip   2020-02-16 10:53:00
太长了啦
作者: h0103661 (路人喵)   2020-02-16 10:53:00
标题太长了,有没有考虑缩短啊
作者: YoruHentai (*゜ー゜)b )   2020-02-16 10:54:00
我们有重甲机神阿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2-16 10:57:00
呃... 这点我想不到如何处理...
作者: amsmsk (449)   2020-02-16 11:56:00
美国比较担心韩国吧
作者: frice (Frice)   2020-02-16 12:01:00
对不起 文好长…
作者: pillsib2 (说书人)   2020-02-16 15:34:00
推,简介发展史当懒人包看还不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