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这词为何总是充满火药味,原因就如前几篇推文内有提到的关键:
“神作”这两个字本身就包含讲者对听者的价值观批判。
阅听者在欣赏一部作品时,一定会从自身的经验、知识出发,去了解创作者
笔下的角色面临到什么样的困境、为何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做出那样的决定等等。
也因此限制我们去了解一部作品的枷锁正是我们自己,如果自身观察力、知识
、理解力、同理心不足以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细节,那自然无法产生认同感。
我不知道西洽的大家对于第四台八点档的内容评价如何,我自己觉得八点档
看起来很尴尬,人物的情绪浮夸、剧情狗血、转折生硬、发展也常常模板化,
对我来说这样的创作内容无法带给我感动,但为什么八点档依然历久不衰?
因为有足够的市场支持着这样的创作,表示有足够多的人喜欢欣赏这样的作品,
所以创作者依然能借由这样类型的作品获得利益。
所以当我们在说某作是神作、某作过誉的时候,经常是表现出:“我有足够的深度
了解到我口中这部神作有多厉害,过誉的作品在我看来太浅了不够精彩。”,
这样子的起头当然会引起两边的对立,没人喜欢自己的价值观被贬低。
但是,作品鉴赏力确实有深浅的差别,我也不是多有鉴赏力的人,身边有朋友每周
固定会跑诚品光点看影展片,对他们来说我很喜欢觉得很棒的动画他们看不下去,
我对于大部分他们看的影展片也是真的看不太懂,小偷家族 / 婚姻故事 / 寄生上流
大概是符合我程度看得懂的上限了,我知道在这之上还有更多的作品我程度不够还看不懂
,但我也满足现在能带给我感动的这些作品,也不会觉得他们对动画态度尴尬令我生气。
回到主题,销量是判断作品是否受到多数人喜爱 & 愿意掏钱买单的指标,但不是衡量
作品内容好坏的标准,连之一都不是,作品的好坏应该从内容来评价,销量只是表示
商业性的成功与否而已。 简单说,你觉得这作品好不好,不需要销量也能说得非常清楚,
销量的好坏可以另外讨论,但不影响作品的好坏,剩下就是不同标准的人互相尊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