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镇守一方的将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历史告诉了我们,要听得进下面人说的话
刘备底下很简单的,能分为文官派和武将派
文官派看不起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将(后期的马谡相当的明显)
武将也看不起没什么资历也不能上战场的书生
更别说还分派系,可能相互制肘
以关羽为例
三国志:“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惜人。”
除了真的佩服的孔明,大概也只有那几个老书生讲话听得进
三分天下时,老资历的文官有几个?
孙干、糜竹...然后呢?
有凤雏美称的庞统若没死,劝得动关羽?
玩过三国志的都知道,一地太守可以配一个军师
关羽的军师,毫无疑问就是个屎缺
地位非常的高,可以说是刘备底下第一人
对兵法也有相当的研究,战绩更是十分闪亮
没有一定资历的书生讲话只能被当放屁
蜀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不够,断层也相当的严重
一地太守,很多只能配资历浅的书生
哪像曹操起家时就有一堆谋士相随
足够展现才华给武将看,资历也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