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战乱中成长 莎塔琵描绘茉莉人生

楼主: hoanbeh (孙南)   2019-08-07 23:24:42
战乱中成长 莎塔琵描绘茉莉人生
22:56 2019/08/07 中时 许文贞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9-08-07/900/20190807004857.jpg
《茉莉人生:我在伊朗长大》曾在2007年改编为动画电影。(摘自网络)
伊朗裔漫画家玛赞・莎塔琵在她33岁那年,在法国画了一套漫画,从此再也无法回到家乡
。漫画《茉莉人生:我在伊朗长大》描绘她生长于伊朗的过程,呈现战乱、宗教对社会带
来的影响,借由小人物的生命故事映照国家历史的变动。漫画一推出就在欧美和世界各地
引起回响,却被伊朗列为禁书,让她从此再也无法踏上伊朗土地。
谈到创作源起,莎塔琵曾在外媒采访中表示,她在离开伊朗五年后,才开始动笔画《茉莉
人生》,“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我的确充满愤恨,在心里想:这些恶劣的人必须要被惩罚
!我想杀了他们!但我随即发现,这样我跟他们就没有两样了。所以我必须跟这些事保持
一点距离,不再愤怒,面对过去所经历的暴力和愚行,我不需要以牙还牙。”
故事中,莎塔琵10岁那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从此大开民主倒车,原先自由开放
的社会逐渐封闭,禁止一切“堕落的资本主义”娱乐和象征。女性更是被压迫,出门必须
戴头巾穿长袍,以免“挑逗男性”。然而人民顽强的任性,展现在夜晚拉起窗帘之后的狂
欢派对,以及街头面对枪杆子弹的游行抗争,莎塔琵也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长大,面对
复杂的人生。
爱米粒出版社总编辑庄静君表示,《茉莉人生》引起巨大的回响,“伊朗人要写出这些经
历,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只要一出版,就注定再也回不去伊朗了。作者当时才30几岁,
就有勇气对抗、批判伊朗,是很难得的。”
莎塔琵表示,“我在1984年和1994年两度离开伊朗。听到人谈到伊朗时,我会在心里想:
我知道的伊朗不是这样的。的确有发生电视新闻播出的事,但关于伊朗,还有很多面向是
大家不知道的。所以我提供了自己的私人观点,而非从政治、历史或社会议题层面诠释。
因为无论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人都是一样的,有权力活下去。”
莎塔琵在2007年再将漫画改编为动画电影,风靡全球,更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获坎城影
展评审团大奖。过去曾由香港三联出版繁体中文版,睽违17年,近日终于在台出版。作家
林立青表示,书中清楚地展现出一个宗教和极权被过度高捧的国家,对于社会文化各个领
域的箝制,“读者也能在书中看到台湾与伊朗历史的共同点。”
(中时)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807004856-260405
作者: tchaikov1812 (柴犬夫斯基)   2019-08-07 23:26:00
推个,好看。RIP 摩萨台
作者: iamnotgm (伽藍之黑)   2019-08-08 10:3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