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http://bit.ly/2JZ4tQt
任何有长期观看实况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近期许多原先在 Twitch 进行实况的知名实况
主通通跑去了 Facebook 平台。也让许多观众猜不透,搞了这么多年没多少起色的 FB 游
戏实况,究竟为何突然要花大钱砸在签约实况主上。
甚至是 Youtube 虽然关闭了游戏专属的 Youtube Gaming 页面,但也相对的在今年推出
了给实况频道会员分级系统,推出像是 Twitch 订阅那样的专属徽章、表情符号等,不难
看出来都是为了与其竞争。
但究竟 Twitch、Facebook、Youtube 的三方大战谁会胜利,又或者说会往什么样的情况
下发展,就让我们一起来以台湾的情况分析看看吧。
(图源:Facebook、Twitch、Youtube)
2019 年,游戏实况的战国时期开端
要知道在过去或是充满竞争的现在,撇开封闭的国家市场不谈,Twitch 可以说是游戏类
别中的实况平台霸主,不论说到实况主或看实况第一时间肯定都是想到 Twitch。这也是
因为从 2007 年的 Justin.TV 发迹以来,所不断累积的平台知名度,而后来又因为他们
发现实况的用户多为游戏玩家,逐渐转型为 Twitch。
在台湾玩家的眼中,许多在 Twitch 发家,也是让他们知道有网络实况这种东西的实况主
们与平台,导致 Twitch 的印象在脑中深深烙印。在巅峰时期更一度创下每月近 500 万
的不重复流量,在 Twitch 的总流量排名,台湾更是于 2015 年挤入了世界前 5 名。
即使在平日白天早上,中文区的观看人数依然不少。(图源:Twitch)
而在这次比较的对手 Facebook,虽然在台湾目前来说,即使到了 Instagram 崛起,它仍
然是许多人的社交平台选择,不论是宣传某些事物用的粉丝团或是同好群组社团,依然没
办法被取代。但他们也不甘于此纯粹的社群发展,更想要的是吃下游戏实况这块大饼。
要知道以游戏实况去发展商业目的,包含的不仅仅是培养出个人明星的概念,毕竟如果能
透过花钱签下实况主的方式,吸引那些平台不会使用 Facebook 的玩家,增加自身观看流
量。那么对于未来任何电竞赛事的转播权时,就会让主办方有更大的原因选择 Facebook
游戏平台,而不是 Twitch,背后所获得的利益更是庞大。
FB 先前才与 ESL One 签下合作长达 5500 小时的合作内容。(图源:ESL One)
当然,Facebook 近期花钱抢人的方法也并非是今年才开始,只是台湾官方的动作比较晚
行动罢了。国外许多如 Darkness429、ZLaner、Freddy 等原 Twitch 知名实况主也都在
2017~2018 年时纷纷跳了过去,甚至发展到现在你还能发现,以全世界来比较的话,
Facebook 游戏平台的观看人数与流量在某些时段时还会紧追在 Twitch 后头,是一股不
可忽视的崛起势力。
FB 接口虽然不友善,但是观看人数也有不错的数量。(图源:Facebook)
那么身为早已在影音影片这款市场称王的 Youtube 又是如何呢?答案是“惦惦吃三碗公
”;虽然在 Twitch 如日中天的 2016 年时,曾经发表了 Youtube Gaming 这种将游戏分
类从 Youtube 分离出来的页面,甚至在包含台湾的全球据点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与游戏创
作者们邀约座谈。
但最终仍然无法将本身的优势给引导到 Youtube Gaming 而关闭页面。但这并不代表着
Youtube 的游戏计画失败,相反人使用 Youtube 进行游戏实况的用户越来越多,
Youtube 也相继推出了如同 Twitch 订阅机制的 Super Chat 会员服务,让每一位长期支
持实况主的观众能有更直接的赞助方式,还能其互动。而根据官方统计,光是这种订阅机
制从去年以来,就已经成为了目前两万多个频道的主要收入来源。
单看要塞英雄分类,就知道 Youtube 过去的累积也不少。(图源:Youtube)
为此,Twitch 在两大平台的夹杀下,整体流量也在今年出现了明显的影响。在日前第三
方统计网站 StreamElements 的资料中,Twitch 毫无疑问的以 27 亿小时观看时间拿下
今年第二季度的实况平台冠军,占据了整体的 72.2%。
不过令人惊讶的却是这份数据是有史以来 Twitch 第一次的下滑,即使表面上来看不到
2% 而已,但这也代表了其他平台来势汹汹的抢人手段确实带来了有效的成果。好比
Youtube 来说,同期表现下达到了 7.35 亿小时,占了 19.5%,甚至在五月时的观看次数
就达到了过去 Youtube 不曾创下的 2.84 亿小时。
至于 Facebook,相较于没有 Youtube 本身的影音优势与 Twitch 长期经营起来的品牌印
象。却依然有着 5.3%与 2 亿小时观看,无法抹灭它已经是全球第三大的实况平台竞争者
的事实。
(图源:streamelements)
换平台与喜好无关,单纯是获利方式的差异
知名实况主会选择一个平台去做实况,通常都是以收益考量与客户族群数量为主。但这次
出现抢人情况,主要是在过去许多前辈等级的实况主当时无法预料到居然做影片、实况也
能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老早就与 Twitch 进行签约,拿订阅抽抽奖或是以观众自发性的
斗内为主。
大多数的实况主也会利用进度条的方式来以不同有趣的名义呼吁大家赞助支持。(图源:
Twitch)
而这样的方式随着时间一久,在竞争激烈的又很少新人能窜出头的实况中,并非所有人都
能达到靠斗内赞助或是订阅过活。自然而然有点知名度的实况主可以去接接场商工商,发
发文宣传一下,导致重心脱离了原本的实况当中,开台次数也越来越少,反而离当初开台
的目的远了不少。
Twitch 说穿了,就是提供给你一个自助式平台的方法,要你自行去做宣传,一切都是要
你自己来,红了可能、大概、也许 钱就多了,谁也无法保证是不是如此。其中,又只有
金字塔顶端少部分的实况主才会被 Twitch 签下真正的合作合约确保不会突然被抢走,造
成平台大量损失。
不论是订阅数达标的贴图或是宣传,都必须花费不少心思在行销自己上。(图源:
eotones.net)
但 Facebook 的做法却是相反,他们不论是一线、二线甚至是三线的实况主,在被后公司
金源的情况下,只要你愿意通通把你签下来,只为了快速进入这战场中。而对于把实况主
梦想当成职业的人,Facebook 提供的条件非常优渥,毕竟实况不仅仅是为了讨好特定平
台粉丝而做的娱乐,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所做的必要选择。
以近期如 6tan、小六、八毛、Leggy 等几位实况主为例,他们都是在 Twitch 可以说是
一线前辈的实况主,但却又一个一个的被 FB 签走跳平台。Facebook 给出的条件让实况
主基本上不用再受到赚钱的压力而影响,只要达到目标就一定有钱赚的合约,让人更得以
能专注在开心的实况上,加上初期没有太多竞争的社群中发展,对中小型实况主来说更是
一个优质的环境,不用尽所能的想各种手段吸引观众,失去了开实况的本意。
FB 正在为游戏影音创作者打造更好的环境。(图源:Facebook)
且平台机制相比,国外与台湾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别,才导致了大家看到合约,几乎都不用
想太多就直接跳了过去。在国外付费支持喜欢的创作者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即使偶尔看到
部分 Twitch 的实况观众只有几百人,却发现他的订阅人数高达上千人,这便是风气的明
显差异。当然台湾实况台也有少数几台是这样的情况,观众黏着度与支持度高。
大战中最后的赢家是谁
在这次大战中,不论是花钱抢人的 Facebook,巩固社群黏着度的 Twitch 或是一旁安安
静静看完整场大战的 Youtube,他们未来的发展会如何也是大家好奇的事情。
照笔者认为,最后的情况可能会是 Twitch 与 Facebook 两者的主要竞争,尤其在
Facebook 砸下大量资情抢实况主的方法,很难想像他们只是单纯玩玩而已,或许我们这
些观众可以在接下来一年当中看到 Facebook 在原先被诟病的接口、机制上做出改变。
先前 FB 也收购了开发实况聊天室机器人与OBS的制作团队 StreamElements。(图源:
StreamElements)
而 Twitch 在台湾的现状则会继续维持下去,又或者随着部分实况主被 Facebook 的签走
,让不想跟着前去新平台的非死忠观众留下,转往找寻其他实况主观看,从中诞生出新的
一批 Twitch 生力军也说不定。
那 Youtube 又是如何,这很肯定的是,即使最后 Youtube 没有成功夺下宝座,又或者是
失足被 Facebook 抢走了大部分的明星实况主。那它依然是这场战国时代中的最大赢家,
永远也不会吃亏,反而是竞争的越激烈它赚的更多。
Twitch 的 Prime 便是留住用户的一种手段,除了能拿游戏奖励,还能帮助实况主。(图
源:Twitch)
毕竟不论你在哪里实况,作为已经称霸影音串流平台的霸主来说,最后的 VOD 甚至是剪
辑好的精华,也一定会丢上 Youtube 赚取广告收益。要知道大多数的观众没有太多时间
去紧盯着一名实况主开几小时的实况,反而对于那种剪辑过后的精华更有兴趣。
所以总结来说这场刚开始的实况战国时期将会继续在今年越演越烈,三大平台之间的斗
争 Twitch 比起花钱的 Facebook,可能更需要注意的还是在一旁什么话也不说,但却一
直更新自家实况功能,让用户愿意自行加入的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