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本文有雷,为粉丝向心得文。
标题取得很女版,好像很多人不喜欢“只有我觉得”的开头,但是我也不知道要怎么用别的字词来表达.....
而虽然有想重看,但已经多年(5年左右...)没重看EVA,以下皆是凭印象写的,然后文是用手机发的,若有错误或排版奇怪的地方还请多包涵 m(_ _)m
贰、Eva对我的意义
刚刚看了7/6发布的最新预告,前面剪辑前三部的片段有挑到重点,勾起很多回忆(瞬间觉得序跟破也没当初觉得的那么不好...?)
高中大概有三年左右的时间吧,使劲的看Eva,一直重复看,看到连家人偶尔瞄到我电脑萤幕都会说“你又在看这个啊”的程度。
很喜欢这部作品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有很大的带入感,我觉得自己跟真嗣很像(自恋?)
说来有点羞耻,可是我是在看了Eva之后,才发觉“啊,原来有跟我一样的人啊!”
一样的不擅长人际关系、觉得与社会有隔阂、懦弱不擅长表达情绪、找不到生存目标等等,我以前都以为,只有我是这样的,他给了我很大的认同感,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孤单的,还有与我类似的人。
我一直认为,如果在那个年纪与真嗣碰上一样的事情,我会与真嗣做出类似的反应。虽然真嗣一直那么年轻,现在的我可能也没那么能体会他的心情了(年龄上来说,我也早脱离青少年的年纪,而比较接近美里的岁数......),不过不管到了什么年纪,我想我还是会记得初次观看的感动。(感觉偏向卖情怀的作品了....)
参、新剧场版与TV(含旧剧场版)的差别与观后感想
一、TV版走比较灰暗厌世的路线。相对的,新剧场版基调较为明亮,并且可能是碍于时长,角色人际关系被简化,或改为较为正面的剧情。以下举例:
(一)简化的人际关系
1.赤木律子跟碇源堂的关系:新剧场版律子对碇源堂并没有恋爱情感
2.美里与加持、真嗣与明日香的关系:比较没有吃醋嫉妒的意味
3.凌波零与明日香的关系:TV版中,明日香与凌波零一起搭电梯的紧张、对峙的气氛变得柔和许多
(二)角色个性的改变
1.明日香变得比较坦率,原本别扭的个性改成教科书式的傲娇(我相信TV版的明日香应该不是大众偏好的类型......)
2.零变得比较有人味,较有身为人的感情
3.真嗣个性更为热血
二、观后感想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Eva对我不仅仅只是一部动画而已。它承载了我太多的情感,以至于我无法单单的将新剧场版视为独立的作品,尽管新剧场版的角色设定与剧情有更改、时代背景设定不一样、明日香的姓氏也不同,宣告著已经是新系列的作品,但我仍然忍不住原有的期待(或者说,成见)来观看。这些改变让我不太习惯,让我觉得只是“EVA风味的一般动画”,设定偏向一般王道动画(不过主角个性较为消极)。
而新系列增加的角色(真希波)给我的感觉就像个公司力捧、突然冒出而曝光率高,但魅力不足的艺人。可能没有塑造得很成功,对她没有多大的好感。
肆、Q与前二作的不同之处
当然,新剧场版所做的改变也比较走大众向,可能反而有喜欢新剧场版更胜于旧TV版的观众。但我一直以来都偏爱较为扭曲、悲观的作品。
观看剧情、角色正面积极的作品是会感受到温暖没错;但是看负面能量的作品,会有心中的黑暗面被看到、压抑住的想法被实现了的感觉,这种释放、舒压,甚至给人疗愈感的慰藉,正是我喜欢这类作品的原因。
新剧场版的序跟破在这方面没给我太大的共鸣,但是Q给我的感觉,又偏向旧TV版了。
打乱原本连贯的剧情(我猜破后面的下集预告是看不太到了....)、风格的转变,的确使人不适应,甚至有种“被骗了”的感觉。
(我也完全不懂第三次冲击到底是怎么了、新的组织到底在干嘛、为什么大家对真嗣的态度都很差、新的工作人员到底谁是谁、真嗣怎么突然会弹钢琴(????))
这些我都不懂,但是,我看得很开心。
就觉得“啊!这才是我心中的EVA啊”。可能是我就比较喜欢这种病病的剧情,而Q的原创新剧情比较符合我的期待。
伍、结语
我很喜欢TV版花了很多时间在铺陈、描写主角群对社会的不适应以及与他者关系的窘迫感,且常常使用象征性的镜头,表现角色的心理状态。这些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刻画出十分立体的人物形象,不会觉得他是设定出来的角色,而会感觉身边也有这种人,或甚至自己就有带入感。
由于TV版前期气氛较为欢乐,有些伏笔的插入,会令人感到有点奇怪,但会引起好奇而想接续,我认为是不错的安排。像是前面集数,赤木律子提到碇源堂跟凌波零很像,都很不擅长,真嗣疑惑不擅长什么,律子说“都不擅长活着这件事”。这的确是刻意提起的台词,但连贯到之后的剧情,我并不觉得突兀。
这些是我很喜欢这部作品的地方。总之还是很期待新作的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