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themostgood (传说之痕)》 之铭言:
: 看诸葛亮儿子就很少人靠北他
其实诸葛瞻不是没人靠杯,只是蜀地百姓跟满朝文武都太爱戴孔明,
以至于爱屋及鸟非常宠诸葛瞻,
随便有什么好事都说是诸葛瞻的功劳,不愧是丞相之子云云,
朝中几个老臣其实是看得出来的,不过也不好说什么。
陈寿对诸葛瞻的评价是:
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
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
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孔明死时诸葛瞻才八岁,孔明死后隔年黄氏也死了,
根本来不及对他有什么英才教育,
而诸葛瞻当官就直接是大臣,成长阶段没有苦过,
蜀国在孔明死后又20年没有大型战事,即使诸葛瞻有遗传什么才能也没有机会历练,
蜀国有名的战将几乎都是在最早期三分天下还没定出来的时候就出来混的,
什么后勤高手跟后来的栋梁也都是孔明北伐多年练出来的,
没有战斗就养不出高手。
再加上诸葛瞻对姜维很有意见,估计诸葛瞻背着孔明之子的期望太重,
导致他把姜维这个以孔明继承人自居的魏国降将视为眼中钉,
孔明一身艺业到头来他只学到鞠躬尽瘁,最后在蜀亡时被邓艾击败,
与儿子一起以身殉国。
: 推 gemboy: 印象诸葛亮时期百姓就有靠杯过打仗税太重 靠诸葛亮声望 04/21 22:22
: → gemboy: 把怨气值压下去 诸葛死姜维上 姜维没那声望就压不下去 04/21 22:24
并没有,
《三国志》:“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就像上面说的,蜀地对孔明的爱戴到了溺爱其幼子的程度,
如果孔明课重税是不可能的,而北伐期间孔明治蜀是国力日强,
每次北伐都是抢人抢粮充实国力回来(你以为他后面几场真的志在打仗?)。
而且税赋方面,魏的农民要上交一半作为税赋,蜀只要交1/30,
这也就是为何每次孔明北伐魏国人会乖乖被他带回蜀国,税少啊。
: 推 gemboy: 是觉得以曹魏角度 东吴才是威胁 蜀汉??? 04/21 22:30
这更是无稽之谈,
赤壁之后,东吴打曹魏就是防守有余,进攻无能,
明明军力资源是蜀的两倍以上,但每次打起来有点难度就马上撤退,
全天下都知道东吴是打假的,打个样子而已。
对比孔明北伐对曹魏的伤害到了《晋书》写上“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
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的程度,
虽然司马懿对孔明北伐采消耗战的打法,看《演义》的会说魏将笑司马懿怕孔明,
但正史上被笑畏蜀如畏虎的是曹叡,孔明对魏的伤害是货真价实的,
曹叡早期也是做得不错,却在孔明死后就放心到荒废朝政,大兴土木沉迷女色,
不得不说是孔明给的压力太大导致,
结果曹叡36就死了,死后魏国几乎完全是司马家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