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美重罪起诉《决胜时刻》谎报致死案主嫌

楼主: qize1428 (倫)   2019-03-30 14:19:31
※ 引述《jerry78424 (青松碧涛)》之铭言:
: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35031/federal-charges-brought-against-t
: hree-men-involved-in-deadly-kansas-swatting
: 2018-05-28 17:30:00BY 歪力
: 美重罪起诉《决胜时刻》谎报致死案主嫌,涉案玩家急抹证据仍难逃法网
: Swatting 谎报已成为美国网络文化一大社会问题(图片来源:Business Insider)
: https://i.imgur.com/04jww7O.png
: 去年年底在美国堪萨斯州发生的《决胜时刻》谎报致死案,导致当地警方在攻坚时杀死一
: 名无辜成年男性,今年 1 月谎报主嫌遭逮,FBI 也持续追查涉案玩家,上周美国联邦司
: 法部以重罪起诉三名嫌犯,包含谎报主嫌 Tyler Barriss,以及在游戏起争执而涉案的两
: 名玩家 Casey Viner 与 Shane Gaskill。
: 根据美国联邦司法部新闻稿,谎报警方的 25 岁主嫌 Tyler Barriss 被控诉假报紧急服
: 务、缠扰、网络恐吓、非自愿性误杀、以及电信诈欺等罪,可能面临最高 11 年的刑期与
: 30 万美元罚锾。
: 《决胜时刻》谎报案主嫌年仅 25 岁(图片来源:PC Gamer)
: https://i.imgur.com/t4glbXl.jpg
: 同样的,另外两名涉案的《决胜时刻》玩家,经 FBI 调查同样被司法部。根据美方调查
: ,Viner 在网络与 Gaskill 争执后,Viner 便联络谎报惯犯 Barriss 希望他能够对
: Gaskill 实行报复。岂料,受到威胁的 Gaskill 竟然提供假地址给 Barriss,导致警方
: 荷枪实弹攻坚无辜受害者 Andrew Finch 的房屋,并误杀 Finch。
: 遭警方射杀的 Andrew Finch(图片来源:NBC)
: https://i.imgur.com/1885aEG.jpg
: 知道自己的愚行闹出人命后,Viner 与 Gaskill 急于消除网络上的证据,但最终还是遭
: 到 FBI 调查起诉。18 岁的 Casey Viner 被控谎报、电信诈欺、防碍司法、共谋防碍司
: 法,而 19 岁的 Shane Gaskill 同样被控电信诈欺、防碍司法、共谋防碍司法,他们同
: 样得付出入监服刑与罚锾的代价。
: 警方当时于 Andrew Finch 屋外荷枪实弹(图片来源:NBC)
: https://i.imgur.com/hI5LeQn.jpg
: 根据外媒 Variety 上个月报导,误杀 Andrew Finch 的美国警员并未被联邦司法部控罪
: ,理由是塞奇威克郡地方检察官相信 Andrew Finch 在面对警方时有掏枪的动作,警方在
: 危险状况乃不得以才开枪。
: 今年三月,堪萨斯州通过一条“反谎报”法令(anti-swatting bill),并以死去的
: Andrew Finch 命名,该法令可让谎报致死的案件最高裁定 41 年有期徒刑。
很多人说谎报的Barriss是主因,所以必须要为Andrew Finch的死亡负责
这是一般人的想法
但在法律上,并不是有“因果关系”就必须对“结果”负责
举个教科书上经典的案例
A过失将B撞伤,B在救护车紧急送医的路上发生车祸,最后死于车祸
甲把乙砍倒在地,乙被路人发现紧急送到医院后,急救时医院发生大火,最后死于火灾
上述两例,B与乙最后都死亡,A与甲都是开启这段因果历程的源头
但A与甲都不必为最后的死亡结果负责
A不成立过失致死罪、甲不成立杀人既遂罪(仅成立杀人未遂)
理由在于,A与甲所制造的死亡风险并未贯通至最后
B与乙的死亡系其他的风险介入,切断了结果与行为间的归责关联
换言之,在一般生活经验的想像里,A过失将B撞成伤最后却因救护车车祸死亡
甲把乙砍倒最后却死于火灾,死亡结果都是因为其他“非预期”的风险介入才
发生,故死亡结果并不“归责”于一开始的行为,死亡应该归责于后来风险的
介入。
(例如:救护车的车祸是否因驾驶的危险驾驶或他人的危险驾驶导致、火灾是
否因医院管理不善或他人的过失导致)
回到本案,假设像原po所提供的证词来说
"所有的警察都认为被攻坚者毫无危险,就只有站在最远的警察认为有危险并因此开枪"
若此叙述为真,很难想像那个警察没有过失。
而谎报的Tyler Barriss到底要不要对Andrew Finch的死亡负责?
从原新闻的起诉罪名来看
Tyler Barriss被控诉假报紧急服务、缠扰、网络恐吓、非自愿性误杀、以及电
信诈欺等罪。
看来是认为Tyler Barriss要对Andrew Finch的死亡负责
(非自愿性误杀=我国的过失致死)
亦即检方认为Tyler Barriss的谎报就是制造了让人死亡的风险,且该风险使
Andrew Finch死亡。
但也否定了Tyler Barriss的杀人故意(如果认为有杀人故意会以谋杀罪名起诉)
这样的认定会得出非常奇怪的结果
换言之,检方认为错误的报案=造成死亡的唯一风险,纵然系警方的过失亦然。
假如今天不是谎报,而是误报 例如:
甲在自己的大楼看见歹徒持枪闯入乙房,并听到枪响,故紧急报案,但因为是在晚上
,又是在高楼,因此将乙房的位置错报成丙房... 最后警方在攻坚时,某个警察在
疏于确认,将无辜的丙当成歹徒击毙。
在本案中,甲也没有任何杀人的故意,仅是在报案时误报位置,却造成丙的死亡结果
,依上面起诉的见解,最后要负责的竟然不是有过失的警察,而是误报的甲。
回到美国这个案例中,假如没有谎报者只有误报者,被误报的仍然是那个倒楣的Andrew
Finch,攻坚的仍然有那个危险察觉大师,最后还是会得出Andrew Finch的死亡,那个烂
警察竟然不用付任何责任? 不管怎样想都有问题,甚至可说,这样的结果反而变相认证
,美国警察的执法是多么容易造成无辜民众死亡,导致误报、谎报最后发生警察的误杀
,是一般社会大众“可以预期的”。
如果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不检讨警察执法手段的合理性跟专业性,那么误杀的情况永
远会层出不穷。
作者: sunshinecan (阳光罐头)   2019-03-30 14:24:00
误报与谎报动机差异之大 建议别混为一谈 另外攻坚有
作者: Despairile (.....)   2019-03-30 14:25:00
主要是这篇提到第3页的状况除非起源制造的风险可以贯通至最后 否则法律就认为
作者: sincere77 (台湾会更好)   2019-03-30 14:26:00
人家警察很辛苦馁,伤亡风险多大
作者: truegod000 (我是原住民)   2019-03-30 14:26:00
谎报应该还是得负起责任 但Gaskill我觉得有罪很怪
作者: Despairile (.....)   2019-03-30 14:26:00
他会去找更直接的主因
作者: sunshinecan (阳光罐头)   2019-03-30 14:26:00
录影佐证可作为量刑依据 如果警方恶意杀人不可能掩饰
作者: truegod000 (我是原住民)   2019-03-30 14:27:00
看行为是给个假地址打发骚扰者而已
作者: Despairile (.....)   2019-03-30 14:28:00
因为他制造了让人死亡的风险的缘故吧
作者: after1 (aaaaaaaaaaaa)   2019-03-30 14:28:00
看不懂一楼想说什么 是你没看内文还是我没看内文啊?
作者: haha98 (口合口合九十八)   2019-03-30 14:29:00
警察有没有罪看人种的 如果是白人警察误杀多半都没事 上次有个华人警察误杀黑人马上被判重刑
作者: sunshinecan (阳光罐头)   2019-03-30 14:40:00
@after1 可以请你说明我的推文哪里让你看不懂吗?
作者: Swallow43 (绝对领域命者)   2019-03-30 14:41:00
推这篇
作者: diablo81321 (流月城七杀提督)   2019-03-30 14:42:00
.....令人不怀念的客观归责论..
作者: iamnotgm (伽藍之黑)   2019-03-30 14:48:00
没人觉得这是恶意吧 现在问题不就这警察要不要咎责过失
作者: frank8233 (黑暗)   2019-03-30 14:49:00
这不就客观归责论吗 就跟你跟杀人犯的妈妈说要是你不生下他人就不会被杀死了
作者: iamnotgm (伽藍之黑)   2019-03-30 14:50:00
警察冲错目标的事实跟谎报或误报的动机差异是无关的
作者: mystina43 (地狱游荡的猫)   2019-03-30 14:57:00
而且谎报的动机也不会想到会造成人的死亡吧
作者: midas82539 (喵)   2019-03-30 14:59:00
讲白话解释好了:a谎报跟警察误杀b是两个事件的确若不是a谎报,b就没有遭受无辜波及风险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警察为何在攻坚时误杀,所以罪责上a并没有杀人或教唆警察杀人,过失杀人是要算警察身上
作者: anlam (木田)   2019-03-30 15:05:00
拥枪率高→警察会强硬执法→谎报的后果相对地很大条→谎报应该重判,我是这样理解
作者: falken (诚意)   2019-03-30 15:23:00
这样谎报犯要成立过失致死的确蛮牵强的,除非有预见可能性
作者: u9161031 (PREDATOR)   2019-03-30 15:24:00
在我们跟德国的确是如此,不过美国法院是否采这套就不知
作者: falken (诚意)   2019-03-30 15:25:00
但这就代表法院认证美国警察会随便把无辜的人毙掉而且这种情形应该是每个美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常识
作者: sunshinecan (阳光罐头)   2019-03-30 15:26:00
谎报内容会影响警方对目标的应对方式 以此案来说 受害者被指称 "持枪杀害自己家人并且还握有人质"
作者: alen82515 (猛哥神信)   2019-03-30 15:30:00
就一些人渣混在警察当中只是为了找时机合法杀人,但在拥鎗率高的情况可预期谎报可能会使对方致命,这情况以故意过失(故意将对方置于高死亡风险的处境)去算也是算故意杀人,所以谎报的责任跑不掉。另外报假地址的那个我认为是没什么责任的...
作者: zhtw (人生就是不停的后悔。。)   2019-03-30 15:41:00
黑皮肤就常常被秒杀啊
作者: LiamNeeson (连恩尼逊)   2019-03-30 15:47:00
你拿德国体系来推美国的案子=.=
作者: killeryuan (龍鳥)   2019-03-30 15:47:00
堡垒法只在一部分州有
作者: midas82539 (喵)   2019-03-30 15:49:00
https://youtu.be/TiW-BVPCbZk照楼上某些人的逻辑,影片这些人老早都要死了堡垒原则并不是美国全土通用,你可以看到就算是swat攻坚,也不是看到就把对方击毙。所以这块应该是警方攻坚执行SOP时出了问题,例如人为疏失以为对方拔枪
作者: WindSucker (抽风者)   2019-03-30 15:54:00
你仇警
作者: a204a218 (Hank)   2019-03-30 16:24:00
美国粉只会说你仇警
作者: feedback (positive)   2019-03-30 16:40:00
作者: yuyuyuai (>0<)   2019-03-30 16:40:00
作者: digitai1 (大抠)   2019-03-30 16:53:00
我最早就有回这篇,还有付摄影画面,警察远远的拿步枪一枪打没武器的死者头部,还能无罪完全看不懂那篇还会有人嘘仇警 觉青 要是台湾也这样多好
作者: darkMood (瞬间投射)   2019-03-30 17:24:00
可怜,法律是死的,人脑是活的,法律要跟上来。
作者: gor35764 (嘘猪也)   2019-03-30 17:27:00
推这篇
作者: Sischill (Believe or not)   2019-03-30 17:37:00
"以此案来说" 那怎么不看看也有其他案是误报误杀的?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1209/1069266.htm
作者: toulio81 (恩...)   2019-03-30 17:39:00
那种说法律就是这样写的,你不懂别说话的,就好像程式一直跑错误,结果不去检讨程式的问题,在旁说程式就是这样写的所以没有问题一样,根本逻辑智障
作者: Sischill (Believe or not)   2019-03-30 17:39:00
不要以为美国警察随便开枪误杀都很有正当理由老实说要拿堡垒法要不要顺便拿不退让法? 只要自己觉得有预见危险就可以先手开枪杀人? (虽然不退让法很少州有)
作者: hdjj (hdjj)   2019-03-30 18:41:00
"这里是美国"
作者: sunshinecan (阳光罐头)   2019-03-30 20:14:00
要举其他案子为例OK 但"以此案来说"用法并无不妥吧?
作者: qscgg (QSC)   2019-03-30 21:20:00
...一楼很明显还搞不清楚问题在哪
作者: sunshinecan (阳光罐头)   2019-03-30 21:26:00
如果要检讨的是警察执法手段的合理性跟专业性 根本不需要举"误报"为例 就算此案中的死者确实有做报案内容的事 只要他在警方攻坚时配合就一样不该被打死之所以举误报为例是为了更直观的切割谎报与误杀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但个人认为两者动机差异太大 也连带影响量刑标准 所以没办法拿误报可能性替谎报主嫌开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