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台湾的ACG文化产业链,为何总是做不起来?

楼主: shifa (西法)   2019-03-03 13:05:57
※ 引述《yamiyamiimu (圣洁天使)》之铭言:
如果你要讨论的标的是“产业链”,那么有个观念要先建立起来:
政府在建构产业链过程中要担任的是“辅助”角色,而不是“执行”角色。
简单来说,政府可以提供减税、提供短期补助、帮助处理场地问题,
但是没办法解决市场问题-做出来的东西市场是否买单,
而这是“执行”角色得去处理的。
再来,要讨论产业链,上中下游都要考虑进去,
包括人才培养、出版方商业模式、把市场做大……,
这些其实很难是一个人/一个公司,甚至是政府力量可以做到的。
市场的问题就回归到市场机制,
不要没钱的时候整天哀爸叫母要政府给这个给那个,
却又在政府答应给钱的时候又在靠腰说政府这个要管那个也要插手。
你以为到了这个层级还是可以用小朋友拿零用钱的方式拿钱吗?
要拿资源就是要用某些东西当代价,这就是市场。
强如古力菲斯在崛起的时候也要有PAPA(补个ACG点 XD)
: 台湾的文创产业是“烂到爆炸”,每次都只得到了短暂的成功(像是台湾漫画家郑问)。
: 最后死在“产业链”做不起来(台湾没有ACG文化的整体产业链),可以作为文化输出。
郑问的东西艺术性很高。
你可以讨论他的分镜构图,乃至于他作品的意涵,
但是现有的出版社运作模式很难拿他的东西产生更大的市场。
但是不可否认,有强力的作者就容易从上游带起经济效益,
我们或许可以说这是一种top-down的作法。
日本近几年搞的“轻小说”(姑且用这个名字),
则是做出很多在市场端容易产生营收的标的,然后用出版社资源去炒,
然后看有没有哪几部可以变成饭票,甚至产生经典。
我们暂时叫这个是button-up。
这两种没有哪一个好,或是哪一个不好的差异。
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产业链中间出版社的商业模式是否能改进、
产业链另一边的上游(或是下游)有没有足够的资源(上游:人才,下游:市场)
支撑这个模式。
简单说
有强力作者(top-down),需要出版社(通路)好好行销扩大市场
有庞大市场(button-up),要出版社作为主体建构商业模式
强化创作(或是产生固定套路降低制造门槛)作品数量。
强力作者如JJ托尔金、乔治·R·R·马丁有更多通路就可以扩大市场,
所以原本台湾看魔戒、冰与火原本算是小众,借由电影电视赚进更多的钱。
广大市场的日本轻小说、台湾50元小本言情重点在于出版社建构的商业模式
看准了某个“利基市场”进行以量取胜打广度,针对读者癖好深度挖掘,
这样就有在市场存活的本钱。
有了这些观察之后我们再思考,政府在这种模式里面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真的要把命运交给做什么倒什么的政府手上吗? XD
: 然后就一堆“被操死的漫画家”,其中也不乏那些出了名的人物们。
: 请参考以下的网址:https://goo.gl/E9t7FG
: 当底下的创作者们,几乎是喊“穷、忙、工作过劳”的时候。
: 总是有一些人,会拿到一些“不正当的报酬”?
: 请参考以下的网址:https://goo.gl/Jv615t
: 这也让我们不禁去怀疑一件事:“台湾是真的缺钱吗”?
: 光是文化部所砸下的800万,不知可以养活多少“未来的台湾之光了”。
: 我认为,台湾其实不缺钱,而是因为:“钱,没有花在刀口上”。
: 台湾的产业链,之所以做不起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很缺乏“下列的两种人”:
: 1.天资聪颖,可以看到未来的趋势,且富有创新、创造力的“千里马”。
: 2.手上握有资源,知道应该“把宝贵的资源”投资在哪里的“伯乐”。
: 当“伯乐遇上了千里马”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了很多“富有创造力的天才”。
: 以及愿意“将资源投注在这些天才身上的人”。
: 让这些人去创新、创造,然后用“充满热情了热情的创作”去感动它人。
: 并且带动“台湾‘整体’的文化产业起飞”。
: 那时候,才是台湾产业真正开始要从“‘代工’转为‘创新’”的时候。
: 那么,究竟台湾文化的产业链,真正缺的是什么呢?
: 不就是人们“真正热爱文化”的那份“心”吗?
你说的没错。
只是在PTT逛久了,常常会发现很多产业都要政府出钱培育。
这想法没有问题,但玩过政府案子的也都知道,
政府在设计各种“补助”案往往都不是“全额”,而是部份负担。
简单说,政府没办法养你,只能帮你把肩头上的压力分摊掉一些。
(这边不讨论为了拿钱浮报预算的状况 颗颗)
所以政府补助只是金援之一,
创作者要拿钱还是要找PAPA(误)出版方的资源(通路、分润收入、出版事宜)。
这在哪个行业都是这样。
政府可以帮你提高关税、可以帮你减税、可以提供补助。
但是你要用的钱还是要自己去赚。
在市场赚不到钱,又找不到可以跟PAPA(误)金主要钱的content,
那么也就注定了这个作者/出版商要退出市场的命运。
相反地,只是消费者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的市场“有利可图”,
就比较有机会吸引更多上游创作者、通路商进来。
指著政府/作者/出版商的鼻子骂很简单,也不用负责任,我也常常骂得很爽啊。
本来上网就是图个乐子,why so serious?
不过要嘛当个深度爱好者挖掘、欣赏作品各种面向,
然后上网发表引战(误)自己的想法,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些作品有趣的地方;
或是当个愿意花钱的普罗大众,挑个自己喜欢的作品砸下去
对于产业链的帮助应该会更大。
作者: Prometheus2 (不知不觉)   2019-03-03 13:12:00
作者: GalLe5566 (给力5566)   2019-03-03 13:13:00
轻小说我反而觉得反过来欸 当初 我指的是开始炒作轻小说这个名词的时候 哪有这么多跟风粪作
作者: AN94 (AN94)   2019-03-03 13:14:00
靠政府 政府不要扯后腿就好了 看那些邪会就知道了
作者: GalLe5566 (给力5566)   2019-03-03 13:15:00
大概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时候吧? 那时候挂轻小说的书还是用佳作开始拉抬的 台湾的话...应该是从进凉宫系列开始的吧? 靠量吗? 我不认为
作者: Swallow43 (绝对领域命者)   2019-03-03 13:23:00
开始炒轻小时就很多粪作了,只是都多没引进台湾
作者: tv1239 (路过的)   2019-03-03 13:28:00
说起来轻小说红了之后 有些作品也被以轻小说名义重出XD
作者: louis791021 (路易呜呜呜)   2019-03-03 13:33:00
ummm...如果政府成立一个ACG产业文化部 自己开国营企业来搞 那就一次解决搞定辅助跟执行的问题了企业不做国家来做(梦
作者: GalLe5566 (给力5566)   2019-03-03 13:35:00
醒醒吧 真的这样搞 能赚钱的时候就会有人靠北与民争利
作者: dongdong0405 (聿水)   2019-03-03 13:39:00
推政府补助的说法,政府补助本来就不是万灵药
作者: Arctica (欲聆听,必先静默)   2019-03-03 14:1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