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小品,而且看样子应该是买其他热门代理附带的作品
不过还是看看东立会不会出完它(望
男女主角互动太过偶像剧,但看看连载好像是少女漫画刊
主要是地方报纸跟一些日本岩手当地新闻和地方推广
最近日本好像很多这种,不过这本好像在2013年就连载了
图文版请于连结:
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2599123383332873541335542/7767747
以下是一些感想+介绍:
当地大小事,地方新闻报存在的意义
漫画原名:副蒯些~!岩手チャグチャグ新闻社
在网络还不盛行的年代里,报章杂志的普及度相当高,即使有了电视电台等媒体出现,过
去大家还是习惯早上读报知道大小事。报纸基本会以自己国家与国际大事为主题,报导重
要的与会影响世界或国内的情势的新闻题材为主题,先少报导地方事件,而有时民众知道
世界大事,反而完全不知自己乡镇有啥新鲜事,故地方日报就是为了这点出现。《号外!
岩手叮当新闻社》是一本以“地方报社”为主的小品漫画,向往跑新闻独家的女记者坂东
幸流,某天被报社调去岩手南边的小报社“照里分社”,没想到这里的员工竟然只有她跟
分社长两人,而且不仅没有独家,第一天她竟然还被派去报导兼参加吃冷面大赛?
地方报纸,是一种与全国性报纸反其道而行,以地区性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纸本。通常这种
报社往往是公家机关或地方共同出资创办,已让在地或当地生活的民众了解自己居住与工
作地方的大小事。日本因为人口与传统地缘生活的观念在地方日报的发展较为蓬勃,光是
地方报就有两百多种,这点也跟当地阅读习惯与日本纸本文化盛行有关。但当今网络发达
的年代地方日报也遇到困境,加上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城市发展的缘故,地方报的定位也慢
慢式微。
台湾地方报并不盛行,如果以历史来看一八九九年的《台澎日报》应该是最早的台湾地方
报纸,后改组为《台南新报》以地方民生为报导题材,其在当时日本执民,报纸的民生经
济准确度比官方还要准确在过后为更名为《台湾日报》。在地方报台湾目前还有几个较大
的体系,一个是花东地区的《更生日报》、离岛金门为主的“金门日报”、历史渊源在台
南深根已久的《中华日报》,目前许多报纸都改由电子版本发展,继续以地方大小事为主
题。
《号外!岩手叮当新闻社》基本来说是一个很典型日式单元剧的职业漫画类型,以年轻的
女记者和冷淡的男上司这样偶像剧风格的模式为题材,对于曾经绘制过韩剧《蓝色生死恋
》与《秋日童话》的作者应该是很擅长的题材,因为生于岩手地区,故对于以“岩手日报
”这样家乡主题为题,也算是作者生为日本严守人对于当地政府“岩手漫画”活动的支持
。漫画的内容以报导和记者,地方情怀这类的主题故事为主,也为男女主角的情感留下伏
笔。
从新闻的热度到地方性的小新闻,这部漫画偏向于:“即使在日本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
在地方上都事值得被报导。”在日本和台湾有拨出一个叫做《日本大国民》的电视节目,
就是以当地风俗民情为主题,让日本各地区的观众惊艳,原来在日本还有我不知道的传统
习俗跟当地习惯存在,地方日报就如同这样子的存在虽然不是可以撼动全国的焦点新闻,
但反过来在地方发生的各种事每件事情都是独家,并贴近当地人民的日常习惯与在地生活
。
对于地方报纸来说,它们所生存的模式刚好是台湾新闻业者最缺乏的,也就是真实性,地
方报导不在于夸大与耸动,相反因为是地方受众有限,故真实与是否与当地人民有关连性
的报导反而才是重点。就像“吃冷面大赛”看似很蠢的活动,结果实际参与也许相当有趣
,高龄老奶奶讲的故事看似虚构,其背后也许有这个故事寓意存在,地方性也是一种历史
,不是只有大事件才影响着我们,每个人也受到最初的出生地和生活圈影响,才形成各式
各样的人。
《号外!岩手叮当新闻社》虽然画风古早,并且三集完结和两集别册的漫画量,剧情也并
未有太让人惊艳的程度,但在地方性报纸的描述和在对于家乡的描写可以看见作者取材和
绘制的用心,漫画中也有关于岩手地震当时相关的真实题材描写等,岩手真实的地方报导
写入剧情之中,当新闻聚焦于艺人八卦与网络影片和行车纪录器之时,何不拨些时间注重
地方更值得被报导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