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ouKnowMe (Natsuki 最棒哦><)》之铭言:
: 嗨多摩
: 最近一直看着我的手机 纱世里很可爱哦
:
![]()
: 但是啊 我发现了一件事
: 我手机里的游戏 已经渐渐从日制变成陆制的了
: 像是少前 舰B 崩3 这些游戏改变了我对大陆手游的认知
: 甚至还打进日本 不论在游戏本体 还是人气 周边 可以说是虐爆日本手游
: 我手机里面出来音game 其他都已经是陆游的形状了
: 甚至还有一些我很期待的游戏 像是明日方舟之类的
: 这些期待感是我在日游不曾有过的
: 所以 陆游已经超越了吗?
纯论手游技术,中国普遍的确超越日本了。
崩坏3rd之前谁想的到这么快就能玩到这么流畅的自由视角3D动作游戏?
另外还不只这样,各种画面的后处理特效等等好像不用钱,
反锯齿、动态模糊、大量角色动作模组等等等,技术真的有一套。
但是,也就仅只于此了。
首先我认为日本跟中国手游虽然和世界其他手游相比,同质性很高,
但是在这环境下,制作的理念与目标却完全相反。
中国的手游玩家有办法一整天手机插著电源一路从早玩到晚,
以手机为中心,把手游当成家庭游乐器在玩。
但日本则是利用零碎时间(通勤、午休)等杀杀时间,
晚上回家就改成看电视或玩一般家庭游戏,手机反成了社交为主的用途。
也因此在企划层面,两者可说是天差地远。
可以看到日本手游大多是系统精简,强化就是单纯的强化,任务就是单纯的任务。
执行一个指令时是可以迅速将该目标达成,打完收工的。
但中国手游则是把大量的系统塞进游戏当中,
像是碧蓝航线,各种装备收集外还有各种升级改造要素,而素材的来源也有各种管道,
整体系统包装的跟家庭游戏十分类似,
这种游戏即使适合中国玩家,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日本玩家,因为游玩目的就不同了。
所以像SEGA每年找腾讯去公司演讲,教大家怎么做手游,
技术层面的部分我觉得没问题,
要怎么考量手机硬件性能差异极大的状况下,还能有效搾取手机性能极限,
这日厂并没有去特别研究过(欧美应该也没有),所以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但是教到怎么搞手游企划我觉得就脑袋傻了,
中国手游的玩法跟目的跟日本玩家的习性差异过大,
也因此在释出当下好像在网络有引起话题,但后续玩家数却也没有扩张开来的原因。
所以我觉得只要在企划上针对日本玩家习性去研究,日厂手游还是有很大发挥空间的。
最后来到台湾,
台湾的玩家族群就跟电影、动漫画等等等一样,是处于大熔炉状态。
手机当游戏机玩的很多,只把手游当杀时间用途的也不少,甚至有人觉得手游是垃圾。
因此在台各类手游都有玩家族群在,但人数加不起来,单一市场相对全体再缩小了些。
所以只是你的游玩习惯适合中国手游,仅此而已。
日本手游、欧美手游都还是有其存在价值与必要性的,
个人偏好日本手游,所以中国手游大多都有的【中国手游臭】我个人是不太能接受,
(中国手游臭: 大量复杂系统整合其中之意)
但是中国手游也是有他的价值,还有广大的需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