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能剑出鞘(郑问年轻时的故事)

楼主: joanzkow (星浪)   2018-08-22 21:22:05
能剑出鞘
2018年08月22日 04:10 中国时报 苦茶
时为1983年,从未刊登过漫画的综合杂志《时报周刊》想开设连环漫画专栏,对外公开征
募,有七位绘者、漫画家投稿。经副总编辑庄展信先生主政,七雄论剑仅取一人,即郑问
先生,自9月开始连载者即《战士黑豹》(以下简称《战》)。当时郑问才25岁,复兴美
工(雕塑组)科班出身,社会打滚了几年,虽懂画能画,却未曾在媒体发表过漫画。时周
与画家都没经验,于是累积了几期稿量才放心开始连载。
连载期间郑问都能如期如质交稿,也交得潇洒。他总是亲自到时周办公室,向编辑打声招
呼,说一句“庄先生”,庄展信看他一下,他放下稿件,然后就走了,没有对话。庄先生
始终以为他不怎么多话,直到最近看了郑问生前接受媒体访问稿,才发现他还挺能说的啊

《战》第一部连载甫完毕,不到一个月,时报出版公司即出版合订单行本。售完后并未再
刷。据说来不及收藏的粉丝苦等多年,忍不住直接跑去出版社,希望再刷此书,却被郑问
拒绝。更甚者,郑问1998年接受日本讲谈社采访时说:“真希望看过它(战士黑豹)的人
都消失在世上,因为,我画得很差,觉得很丢脸。”不满意到这个程度。它是连作者都不
愿其存在的作品,相信如果把存世所有《战》都集中在郑问面前,他会放一把火烧了?果
然2012年接受博客来访问时,他已忘了《战》出版过单行本。
但是在当年读者眼中,《战》是多么酷炫的台湾科幻漫画,哪会很差?轰动台湾漫画界,
打开郑问漫画生涯的第一部大作,怎会丢脸?
郑问要灭口也来不及了,我就是看过《战》的人。那个年头,全台湾所有咖啡厅、茶艺馆
、理发厅、美容院一定会摆一本时报周刊,我只要看到就取来先找黑豹读,断断续续看过
几期,前后次序也乱了,始终无法窥其全“豹”。
与黑豹单行本结缘并非前辈高人相赠,也不是旧书店奇遇,只是一次日常平凡逛书店行程
。八○年代后半,某年某日,台北市西区,我走进时报出版社门市部(忘了是中华路、延
平南路或博爱路)在平台上发现一大落久违的《战》。压根儿没想到时报会出单行本,心
想,总算可以从头到尾读完整个故事,遂买下一套。不料此后即未曾在任何新、旧书店见
到这套。早知道如此珍稀难遇,绝对会把那一大落全买下。
这部梦幻逸品在我家小剑花室藏书里属于“最高度管制”级,搬家几次不曾抛弃,祕藏柜
中,只有亲临书房的漫画同好才有机会瞧瞧,至今看过的人不超过三位。最近许多回忆郑
问的文章、年表或新闻稿把《战》问世年份误定在1984年,而论者几乎只评论《刺客列传
》之后的作品而略过此作不谈。藏有此套作品的我、又号称写书话的人,不能没有作为,
有必要向未曾见过此作的读者介绍黑豹的身世与逸事。
长篇连环科幻漫画《战士黑豹》总共两部。第一部第一回于《时报周刊》第288期(1983
年9月4-10日)登场,第307期(1984年1月15-21日)结束,共20回。第二部自318期(
1984年4月1-7日)开始连载,至339期(1984年8月26日-9月1日)止,共22回。每回刊
出六页,第一页为彩色页,余为黑白。算来《战》在时周足足刊登一年。
时周第288期封面女郎是陆小芬,但整张封面最显著标题是“科幻漫画长篇钜构 战士黑豹
郑问杰作‧本期起推出”。战士黑豹四字粗大醒目,等于是当期头条。
第一部于1984年2月16日出版合订单行本,副标题“时报周刊连环图画 时报漫画系列生活
类”,一套三册,每册新台币25元。若不计目录页、广告页、版权页,则上、中册均为42
页,下册37页。长宽 26.1乘19.3公分。封面、封底为彩色,内页全采黑白印刷,因此连
载时的彩页也改为黑白,十分可惜。更可惜的是第二部并未出版单行本。
此为郑问发表第一部长篇作品,也是台湾漫坛一颗震撼弹。黑豹问世之前,台湾漫画已陷
入二十多年黑暗期。
六○年代中期,正职是编辑中小学教科书的国立编译馆,依据《编印连环图画辅导办法》
严格审查本土漫画,太阳向日葵犯忌、狗不该说话、机器人不该自己动,只有反共复国、
教忠教孝、伦理道德为主题者才能幸免。当时漫画读者不见得知道行政院长是谁,但一定
知道编译馆馆长王天民、熊先举大名。因为每一本漫画书后面都要印上馆长具名核发的连
环图画审定执照。
趁著台漫被扫荡整顿的空窗期,无良书商隔海盗版日本漫画杀入市场,大作无本生意。内
忧外患夹击,风声鹤唳之下,漫画家们不敢画、不能画、不爽画,弃笔、转行、凋零,台
湾本土漫坛一片死寂,差不多奄奄一息。直到八○年代初期才等到“一狗一龙”带来一丝
久违的黎明曙光。
敖幼祥于报纸连载的《超级狗皮皮》与《乌龙院》超级爆红,找回许多漫画读者,不过《
狗》与《龙》都是搞笑单元漫画(一则约四到五格)。要到1983年黑豹问世,台湾才等到
久违的、内涵与技法俱足的大长篇漫画,更难能可贵是能与日本、欧美匹敌的“大人向”
漫画。战士能剑劈开黑暗昏濛,辟拓一条日光大道,一群新漫画家纷纷跟随其后推出长篇
连环漫画。不管郑问本人怎么评价,《战》的问世及存在本身,在台湾漫画史上已具有划
时代意义。庄展信先生认为此作对郑问的影响、台湾人的影响很重要,用意在此。
郑问少提、避提《战》,不料2012年7月他生前最后一次接受访问时倒是提了几句:“我
那时候画的是科幻题材,当时最红的就是《星际大战》,我就把光剑改一改,加一些台湾
的背景,例如八卦山、野柳的女王头…结果这篇《战士黑豹》反应很好,因为那时候日本
漫画再好,也不可能画台湾的背景和题材,所以反应还不错。(博客来OKAPI访谈稿)”
他说的“改一改、加一加”听起来很简单,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查《星际大战》之《绝地大反攻》于1983年6月25日在台北上映,相信郑问动笔时已看过
全部初代三部曲。他确实从中得到不少灵感,有一格甚至把黑武士维达、帝国战舰与死星
照实画进去。不过,郑问并没有全盘抄袭,而是藉星战世界观为基底,揉合台湾地标、中
国剑仙、港式打斗、童话神话、太空科幻等元素再改造扩展。
《战》的世界观很简单:遥远的宇宙星云受黑暗帝国统治,可抗衡邪恶的战神智者将冬眠
万年,须找人接班,遂飞来地球抓走一无辜年轻人,训练他速成战士黑豹,与女王联手率
领盟军对抗黑暗王。是的,这几乎也是星际大战《曙光乍现》的大纲。
维持星际平衡的智者暨战士八眼有如尤达大师,美丽的仙女星女王可类比莉亚公主。机器
人小眼负担起R2D2、C3PO的角色,接引、导览、陪伴黑豹。但是它的圆球体造型可能系参
考日本《机动战士》系列最强不败机体“哈囉”。帝国杀手士兵造型有八成像星战帝国风
暴兵,而其效率、功用与开枪命中率则是十成像。(待续)
(中国时报)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822000897-260115
长知识
作者: sdhpipt   2018-08-22 21:42:00
当年时报养活了一大堆本土漫画家可惜后来的星期漫画周刊撑不住
作者: atst2 (atst2)   2018-08-22 22:15:00
我还记得当年战士黑豹刊在时报周刊中间的小夹页每次新的周刊在书店上架, 中间夹页都是封起来的.小朋友没什么钱, 还得小心弄出一点缝, 看看这期夹页有没有漫画, 或是等别人把夹页裁开,才有得看...不过现在也能理解郑问为什么不愿提起战士黑豹, 因为那真的是抄袭大作...战士黑豹2就有趣很多,还混入战国,三国的故事. 印象最深是郑问重新诠释张飞在长坂坡吼退曹军的过程.说是张飞烧声吼不出来,黑豹拿现代科技扩音机出来, 才吓退曹军...现在想想还真的蛮好玩的.
作者: medama ( )   2018-08-23 00:55:00
作者: westjatht (LanceWil)   2018-08-23 01:3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