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传国玉玺只换到三千是不是太亏了?

楼主: colamonster (可乐怪)   2018-01-29 18:57:41
※ 引述《sartan (sartan)》之铭言:
: 当然我们都知道孙策用这借来的三千人马创造了后续的江东小霸王。
: 但想想这个数字耶就是游戏时电脑上面一个单位而已....
: 这可是一个让你正统性+100%的宝物,孙策是不是被剥削了?XD
嗯先说明一下孙策以玉玺为抵押借兵这事史书没有。
论史实的话孙坚究竟有没有得到玉玺都难以确定。
而在野史记载中,袁术得到玉玺不是孙策借的,是袁术直接抢的。
山阳公载记曰: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所以这里《演义》是巧妙的将两件事结合在一起了。
因此以下主要以《演义》内容来讨论。
玉玺在《演义》中是一个重要性不低的象征符号,
以结果来看,魏、蜀、吴三家都有获得玉玺:
孙吴自不用讲,是孙坚在洛阳拿到玉玺,
这个玉玺经由孙策借给袁术,袁术败亡后又被曹操所得,所以曹魏也有拿到玉玺,
至于蜀汉,则是在刘备称帝一回,提到一个渔夫张嘉也捡到了玉玺,献给诸葛亮
(案,这个张嘉史实上真有其人,在许靖、糜竺、诸葛亮等人共同上书劝进的文章中,
提到关羽围攻樊城之时,有襄阳人张嘉、王休献玉玺)
只是这一段仅见于较早期版本的《演义》,毛宗岗把这一段整个删掉,
大概他认为以刘备之正统不需要玉玺这种信物当凭证也足以有称帝的资格,
并且他根本不看重玉玺在故事中的地位吧,下面会再提到。
而撇开毛宗岗不谈,可以看出玉玺是一个信号,是一个点明将要成就帝业之人用的信物。
那既然如此重要,为什么孙策只换得到三千人?三千人在《演义》中并不多。
原因也很简单,孙策再无其他的筹码能与之谈判。
孙策在这回登场,明明是打了胜仗回来,袁术却待之“甚傲”,
足见虽然前面也有一些袁术欣赏孙策的文字,但并不十分看重他,也没有给他足够的地位。
反过来说,即便孙策捏著这个玉玺不放,袁术把他一天到晚摆去守开特力,
玉玺也就不过只是一块石头而已。作为手上唯一可用的筹码,
孙策没法随便漫天叫价,因为孙策要把玉玺卖出去的急迫性远高于袁术,
更何况袁术开的价也够不错了:怕他没法服众,还附带加赠官职,
直接给了孙策免费的大义名分,这也是玉玺现阶段所不能给他的。
(孙策两手空空把玉玺拿出来现,只会被人当逆贼,不会有大义名份)
最后顺便一谈,毛宗岗有一段评语很有意思,也可以印证前面说他豪不看重玉玺:
玉玺得而孙坚亡,玉玺失而孙策霸。甚矣,玉玺之无关重轻也!成大业者,以收人才、结
民心为实,而玉玺不与焉。
再对照袁术得玉玺而后失之,不觉得玉玺在《演义》中,
也是一个颇有意思的象征符号吗?
作者: sunshinecan (阳光罐头)   2018-01-29 19:11:00
作者: a0079527 (半日閒(非洲大酋長))   2018-01-29 20:09:00
这篇不错
作者: gtfour (朱兆兰)   2018-01-29 20:33:00
作者: m0324h1987   2018-01-30 00:2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