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东方上Steam会违背初衷吗?

楼主: youtien (恒萃工坊)   2017-11-04 23:06:21
转贴我们学刊作者宫酒姬写的这篇感想: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612744#comments
本文是 tinym:如何看待神主透露东方官作要上steam的言论?的回答
宣布登陆steam的信号,标志着《东方》的转型,如果说十年前的《风神录》是《东方》
的第一次转型,那么《天空璋》就宣告著第二次的来临——
ZUN的创作已经有了国际自觉和国际化的觉悟,而这个思想的前提就藏在《天空璋》中
这个前提是什么,请各位耐心将本文看完:)
ZUN 13年的态度:
我想过。不需要运输盒子会极大地降低成本,但是想要上steam我还有很多努力得做。一
个基本的问题是,我没有早期的游戏的原始资料了,而重做新的版本将是一个挑战。而且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开始使用steam,我就不得不重点关注国际用户。最近很多其他国
家的人来我这儿打听。
15年的态度:
“我认为东方的主要对象在今后也仍然是日本人。可能还起著抑制涌向海外的趋势的
作用”
“关于登陆Steam…我已经想过很多了。不过太麻烦。”
17年 宣布登陆steam
现在令人思考的问题是,ZUN宣布《东方》登陆steam是心血来潮吗?《东方》之前为什么
没有登陆steam?《东方》为什么现在要登陆steam?
《东方》之前为什么没有登陆steam?
我们都知道,《东方》是独立游戏的典范(虽然ZUN更愿意称其为同人游戏)。
独立是什么含义?
了解点设计史的都知道,独立游戏作者的特征类似自然经济时期的手工艺匠人——设计、
生产、销售浑然一体,整个过程完全由匠人所控制。这个时候的设计的逻辑,用马克思的
政经来讲,就是使用价值,游戏的使用价值是什么?娱乐,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种追求
使用价值的设计逻辑,换个更通俗的表述,就是广义上的功能主义,其本质是人本主义。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自然经济的解体,这种“匠人”式的生产模式也随之
解体,取而代之的是高度分工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设计活动也逐渐专门化,即设计开始
与生产分离,这就意味着,用游戏来打比方的话,就是不懂游戏制作的人开始参与游戏的
制作了,同时原来最懂游戏制作的人丧失了对游戏制作的主导权,从而闹出了各种笑话。
这里显然是存在矛盾的,而在设计领域,这些矛盾的爆发,就有了19世纪后期以来的一系
列的近现代设计革命,如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革命。
设计学对这个问题探索了100多年,但是这些问题依然还存在,为什么?原因很简单——
设计学是资本主义之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依然主导著世界,我们的设计活动,绝大多
数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框架下进行的。
此时,设计逻辑主流,早就从使用价值,转向了价值,确切的说是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
的逻辑——用通俗的话讲,游戏制作不再是为了好玩,为了玩家(当然往往也包括游戏制
作人自己)的精神享受,而是成为了资方攫取利益的工具,
正如我们胡主编在《宇宙无敌闪亮炫丽摩多罗》讽刺的:
网游imba 手游骗氪 老套无限循环 有没有
所以,所谓的独立游戏,其实就是“独立于资本”,在当下这个环境中,自然是一股清流

而《东方》被传为“奇迹”,用人气来概括未免浮于表面,就笔者看来,它的奇迹性在于
它在当今这个资本主义世界中复活了被资本主义解体的手工艺匠人的生产模式,螺旋上升
式发展,而在新时代的呈现出新特点(比如创作社群的成立)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它指
出了一条制作者如何从资方那里夺回游戏制作的主导权的方案(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比
如众筹也是一种)。让游戏从异化回归其本真,以《东方》为代表的“日本同人模式”究
竟是如何形成的,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但显而易见的是,《东方》这种甚至是显得比较极端的,依附于线下展会、零售的“同人
模式”,正是《东方》迟迟没登录以steam为代表的网络管道的深层原因——ZUN所经营的
这种,极具日本特色的商业模式/生产模式,甚至让销售过程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将自己制作的游戏亲手递给玩家”,这既是身为制作者的乐趣,当然也能看成一种行销手
段。
可谓是,就像张开结界一样,ZUN让《东方》尽可能地隔离于资本,隔离于现世,就像与
人世隔离的幻想乡一样,形成了自己的可持续性的创作世界。只要把现在的爱好者社群经
营好,ZUN不存在登陆steam的硬性需求,“今天的幻想乡依然会很和平 ”。
《东方》为什么现在要登陆steam?
但是“异变”还是发生了,《东方》要登陆steam了!ZUN图的是什么?
从ZUN过去访谈中表现的态度来看,这次不可能是心血来潮,ZUN不会没有准备,那么我们
可以从近期的大事件来寻找答案,那就是新作《天空璋》
根据消息,登陆steam的第一作就是《天空璋》
ZUN:登陆steam的是《天空璋》,如果反响好的话,可能会全部放上去
《天空璋》是怎样一作,确切的说,如果说它是转型的话,它的革新之处在哪里?
其实笔者老早就谈过了
tinym:如何评价 TH16《东方天空璋》(正式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26807/answer/212875652
在11月即将发售《东方文化学刊》第七期中,笔者也会集中讨论这个问题:
“障碍之民”的真面目是什么?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255132
然而到目前为止不过是推测、解读而已。直到韦编4的《天空璋》访谈回应了我的解读:
“关于本作的主题,若是像原来设想的一样,仅把障解作残疾的话,产生的争议会很大。
障的内涵不局限于残疾人,还包括各式各样的(在日本社会中)受到歧视的人,所以幻想
乡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些人的聚集之处(庇护所),隐岐奈就是它开辟者之一”
“这些歧视问题是我们是绝不能忽视的。但是这些话只能在采访中说出来,在游戏中表现
得太直白的话,就显得说教味太浓,搞得太严肃也不好”
不仅如此,异文化是韦编4《风神录》访谈的关键字,如家乡白马的山人(山鬼)传说、
海人族安昙、阿依努,配合近期二轩目的言论(2017.9.26)
Z“勉强すれば分かるよ、色々と勉强した结果日本はずっと中国から学んできたものを
何忘れてるの、中国って呼び方するからややこしくなるけど、大陆から”
Z“大陆から学んできたことを忘れないでほしい”
“不能忘记中国一直以来是日本的老师”
2轩目から始まるラジオ第85(86)回放送のメモ
学刊的另一位撰稿人,院长也得出了《天空璋》是参考京极夏彦的《涂佛之宴》的结论,
而《涂佛之宴》的主题正是中日文化交流。
再结合《天空璋》的文本
(隐岐奈)幻想乡的缘起,若撇开我等障碍之民不过是一张白纸
柳田国男的民族观,津田左右吉的历史观,一目了然。
正如韦编4对《天空璋》总结:
一切都是,为了将幻想乡的缘起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真正的秘神所设下的陷阱
《天空璋》的内容之当下,之现实,之多元化,之国际化,其实是前所未有的,虽然游戏
中表达的很含蓄,但ZUN通过各种管道向年轻人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笔者在《障碍之民考》中也预见性地讨论了这个问题:
在《天空璋》刚发售不久时,笔者在学刊的讨论群中和其他同好们探讨过“障碍之民”这
个话题——类似前文所说提的政治取向,ZUN有没有抱着一个“问题意识”来制作《天空
璋》,游戏能不能用来解决社会问题,应当不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是不是越俎代庖等等

笔者是学设计学的,做设计是要抱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设计本身就是去解决问题。当
今的设计特别强调伦理、社会效益、现实关怀,而不能沦为资本的奴隶,所以笔者对这些
内容都是非常敏感的。《东方》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笔者自然会在设计的框架下去批评《
东方》,《东方》能进入这个框架,也是笔者的期望,毕竟创作/设计如果想避免自嗨,
关注社会、关注当下就是最简单的手段。
除了设计的层面,《东方》还是一个与年轻人存在巨大接口的媒体,其传播能力不可小视
。但是正如本文所考察的,《天空璋》的传达有一定的隐晦性,文本存在着多义性,就好
像当年德国人没有烧掉《格尔尼卡》。假如说《天空璋》存在着政治取向引导的话,那也
是通过笔者这样的批判者的“解读”进行间接的引导,这就是“艺术性”的巧妙之处吧
当然通过游戏解决社会问题,或许只是笔者的异想天开,但我相信游戏具有成为一种社会
创新设计的潜质。但不管怎么说,《天空璋》至少是,一名成熟的“数字工匠”对当下社
会问题的呼应。
《天空璋》之后的幻想乡,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乡,
而揭开了其“各式各样的(在日本社会中)受到歧视的人的聚集地”或是庇护所的真实侧
面。
假如说《风神录》标志着中二青年走向成熟,那么《天空璋》标志着这位元“数字匠人”
开始利用《东方》的影响力向社会,甚至是向国际发声了。
谈到这里,《东方》为什么会登陆steam,自然就非常明晰了——
《东方》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成熟、稳定的,手工艺匠人式的生产模式,其生产的是游戏
本身,而非资本增值的工具,它向海外进出的理由,自然区别于一般的资本扩张的理由。
但是这种局限于同人展会、通贩零售的,其创作的循环未免太过封闭,《东方》是为了抵
御资本的介入而布下这张结界的。但也阻止了《东方》的进一步发展,其创作难以跳出日
本的单一眼光,在自己的不大不小的圈子内自嗨。虽然在今天这个互联的世界,国界和天
险,阻挡不了文化的传播,即便没有销售管道,我们也能通过网络轻松获取《东方》的本
体,海外的大大小小东方创作社群也纷纷自组织起来。
然而自下而上的海外玩家的活动,对《东方》的发展固然重要,但终究只是其中一部分。
《东方》的发展依然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即制作者产生了创作的国际自觉,从而调
整自己的创作视角和思路。
《东方》登陆面向海外的网络平台steam,这虽然并不意味着《东方》一定会增加更多的
异国内容,正如鳟说的,“我必须不得不考虑国际玩家”,但这要求创作者不得不以更广
阔的眼光、包容的态度来进行创作活动。
很明显,《天空璋》就奠定了这样一个文化包容、反思的基调,这是《东方》登陆steam
的必要前提,也是《东方》成为国民作,乃至于世界之作的基础——因为越是世界的,也
越是民族的,你的创作能感动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怎么不会感动自国人。
马里奥,单纯靠可玩性就成为了世界之作,那么走民族的、传统的路子的创作/设计,不
能浮于文化符号的表像,而是要抓住文化符号深层的精神内涵,而这精神内涵,只有这部
分往往是各民族、乃至于全人类共通的。抓住了这部分,你就抓住了世界玩家的心,也自
然能抓住本国玩家的心。
想来,这也是《东方》目前为止受到世界玩家追捧的原因之一,而今天ZUN又在这路上迈
出了一大步。
作者: emptie ([ ])   2017-11-04 23:09:00
原来有这么多细节
作者: Owada (大和田)   2017-11-04 23:10:00
这是真的还是脑补
作者: probsk (红墨水)   2017-11-04 23:12:00
不明觉厉
作者: zizc06719 (毛哥)   2017-11-04 23:15:00
上就上,还可以说那么多...
作者: mashiroro (~真白~)   2017-11-04 23:18:00
一定是酒后乱语(X
作者: gn0111 (Pula)   2017-11-04 23:18:00
超级脑补
作者: aa2288282624 (kalai)   2017-11-04 23:23:00
屁话跟中肯参杂吧
作者: egg781 (喵吉)   2017-11-04 23:24:00
原作者要不要上STEAM还要被路人检视喔?= =
作者: cpcexe (梦戦“幻想之月”)   2017-11-04 23:34:00
窗帘染色中
作者: Seventhsky (7th空)   2017-11-04 23:34:00
超厚的蓝色窗帘 没问过本人的猜测全都只是脑补啦XD
作者: bobby4755 (苍郁之夜)   2017-11-04 23:50:00
想说这风格应该是知乎 结果还真的是
作者: john29908 (雪飘无音)   2017-11-04 23:58:00
原来是东方系教授的文章啊
作者: lordmi (星宿喵)   2017-11-04 23:59:00
俨然脑补蒙对了就可以吹嘘一下的典型知乎文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7-11-05 00:00:00
总觉得...脑补很大
作者: bluecsky (我要蓝蓝淡淡的天空)   2017-11-05 01:20:00
阿 有这么复杂嘛 就数位通路是时代潮流阿
作者: NKAC   2017-11-05 01:40:00
神主当初是不想给公司买下听命别人指挥,上steam不过多一个平台对外发售而已有什么问题吗?区区一个外人质疑神主的选择就退坑啊,写那么多是在当小说?
作者: david10ne (大胃汪汪)   2017-11-05 02:19:00
脑补到爆啊
作者: yaiwuyi   2017-11-05 06:41:00
上steam有啥问题 就多一个购买管道而已啊 有啥好分析脑补成这样
作者: ice76824 (不成熟的绅士)   2017-11-05 11:11:00
你说的对
作者: ycjcsie (ycj)   2017-11-05 11:11:00
为什么ZUN要把旧资料砍掉
作者: Taihochuu (大凤厨)   2017-11-05 11:46:00
典型文组钻牛角尖式的附会不知道为什么,凡是左一句马克思右一句资本主义的文章都有着一种奇怪的电波
作者: ALANMAPTT (小碎骨夜雀)   2017-11-05 13:05:00
文组的看法文,上STEAM就只是多一个国外的通贩而以。
作者: georgeyan2 (是慎平不是甚平)   2017-11-05 13:28:00
无聊无新意 自己乱猜也能写这么多垃圾
作者: shawncarter (Duffy Huang)   2017-11-05 13:51:00
典型中国废文 堆砌一堆废话
作者: freedom5487 (Q太郎)   2017-11-05 16:08:00
通篇废文,中国人写的一言堂,完全想取代神主发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