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rO3 (OrO3)》之铭言:
: 刚刚看完 四月是你的谎言
: 里面出现了,同一首曲子,因为演奏者不同,而听起来感觉不一样
: 像是“这真的是萧邦的XXX吗? 听起来跟前面的人都不一样”之类的情节
: 或是,借由曲子传达一些演奏者的心理、情绪、想法
: “你喜欢哪一个呢?长头发的女孩子?还是短头发的那位?”
: “耶?才没有这一回事?”
: “才怪,你的曲子都传达的一清二楚了。”
: 仔细想想,这样的情节还蛮常见的
: 甚至连古代的故事都有这样的情节
: 蔡邕是东汉时的大音乐家
: 有一次,一位朋友请他吃饭。他刚走进朋友家门,听见里面有人在弹琴。
: 他听了一会,说:“请我吃饭,为什么这琴声中却透著杀气呢?”于是就
: 回去了。朋友忙去追他,并问他为什么,蔡邕就实说了,大家都很惊讶。
: 弹琴的客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一只螳螂准备扑向一只鸣蝉,我担心
: 它扑不到。这大概是你说的杀气吧!”
: 我觉得很奇怪
: 如果是作曲家,那他可以写曲,让音符的不同,传达出不同的情感
: 但如果是演奏家,基本上都是依照乐谱演奏
: 不能擅自变调,或改变节拍,让同一首曲子有不同的感觉
: 而比赛用的也是钢琴,连乐器都被指定了
: 那这样,除了有没有弹走音之外,有没有弹错节拍之外
: 真的能让人觉得“这首曲子因为演奏者的关系,让曲子听起来的感觉不一样”吗?
乐谱上的一切记号,毕竟只是作曲家认为他想要的声音效果的最接近状态的编码,
若以实际演奏状况来看的话,这编码还很不精确。
若没有亲自与作曲家请益,又怎么能确定你所演奏出来的声音效果就是作曲家想要的呢?
更何况作曲家自己的想法也是有可能会变的呢!
想到最近在台北听钢琴家Lifschitz弹奏贝多芬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的状况,
他的演奏就是非常个人化的。
下面是四年前他在台北演奏同曲目的影片,细节可能不尽相同,但是诠释的大方向差不多
。
https://youtu.be/Mdruy-oQ4NQ 第30号
https://youtu.be/EunlqUStIJc 第31号
https://youtu.be/Ual9AB24Eac 第32号
跟下面的钢琴家Maurizio Pollini的演奏影片比较一下
https://youtu.be/P5-oYiF6FVs 第30号
https://youtu.be/ZoVIY3ZQ2FM 第31号
https://youtu.be/P_q4RGARsdQ 第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