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荀彧为何会跟曹操不跟刘备

楼主: HidekiRyuga (酷教信徒流河)   2017-10-05 05:50:15
※ 引述《vacuityhu (真空管)》之铭言:
: ※ 引述《kororoDX (军曹)》之铭言:
: : 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
: : 曹操称王的时候他跟操哥决裂
: : 理论上他心在汉的话
: : 去辅佐玄德兄不是更好
: : 他跟阿瞒数十年应该看的出来操的称帝之心
: : 那为何他还是一路跟着曹操
: : 都没想换老板
: : 个人觉得他是曹操阵营中最有才干的一个人
: : 郭嘉英年早逝就不说了
: : 而且为何荀彧一定要出风杖
: : 个人看高手都直接蛇杖就围住了
: 这问题当然有很多解释
: 但我个人看过最有可能的注解是
: 其实曹操早期确实没有窜位的想法
: 虽然他晚年确实是公阿王阿的一直上去
: 但荀彧死了之后照理来说曹操也没阻碍了
: 但曹操终究是没有窜位
: 而荀彧出山的时候刘备还在四处吃土
: 刘备吃土那段时间算是个有脑又肯跟着刘备的我看也就一个靡竺
: 吃土吃成那样有点脑的都不会想选刘备
: 而后期刘备逆风高飞之后这些文人会这么简单就选择换老板吗??
: 以当时"忠诚"的风气来看根本不可能
: 整个三国历史中
: 完全没任何外界压力就选择跳槽的人两只手就数完了
: 更别说刘备跟荀彧几乎是没有任何交集
: 刘备想嘴遁洗脑一下的机会都没有
: 自然就变成这种结果了
关于曹操是否一开始就有篡位之意
可以参考他的自传性文章<让县自本明志令>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
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
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
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
,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
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
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
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根据他本人所言
他早年是真正希望能报效国家的
他的志向就是希望能在汉朝领将军职封侯
基本上不仅不违臣道 还可以称得上是忠于大汉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
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
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
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
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
,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
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
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曹操认为自己掌权 实际起到了整肃天下的作用
同时在这段正面反驳他将篡位的言论
并拿齐桓 晋文为例 表明自己虽然掌大权但仍能效忠汉天子
但是他又举了一个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例子
跟他之后那句"若天命在吾 吾为周文王矣"
实在还是有点想取代汉的意思 只是不是自己做而已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
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
,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
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
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
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曹操真的很在意自己被批评为谋逆权臣这件事
甚至希望自己后宫佳丽以后出来能帮他宣扬他的理念
并且用比较显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掌权
简单来说就是骑虎难下 他掌了军政大权
就再也不敢放手 谁知道之后会不会遭到守旧派的清算
为了自己的性命 也为了曹家的子孙着想
这个权 是绝对不能放啊
根据曹操的说法 不管是否违心
他都可能用这套言论 让心在汉的臣子
相信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以及他对汉的忠心
至于之后封魏王 加九锡 这种不臣之举
就让某些臣子看破他 开始反对他
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相信曹操在明志令说的是真话
只是大汉衰颓 内政腐败 让他失去信心
才会想取而代之
总之 他这一生都以汉臣自居
也算是没有违背自己早年的心愿了
作者: VRadmanovic (秋云春华方云华)   2017-10-05 06:08:00
作掉荀彧也是一手 基本上连荀这么大尾他都动 其他人根本不敢吭声了
作者: ahinetn123 (*兔)   2017-10-05 06:41:00
操哥这篇写得真好 qq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7-10-05 06:51:00
这要是能信,那赵哥很无奈地被黄袍加身你信不信
作者: Alexis0204 (有钱能使鬼出没)   2017-10-05 06:58:00
基本上曹操当时到底怎么想是没办法去证实了啦自传这种东西相信他的就会信 不过就跟史官写的东西一样 都马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你可以用自传去分析 不相信他的也可以用他的事蹟去分事实上他的确是没篡位 不过后期的作为就…见仁见智囉我是比较倾向他本来就有想要取而代之 但是多方考量后没做 让他儿子去做这件事情一个我不做 时机成熟后我儿子自然会帮我完成遗愿的想法 当然如果曹操当时能活久一点…我认为他会自己去完成就是惹 能自己做到何必留到儿子去做是啊 我说了 要去推论曹操当时真正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反正我们打打嘴砲也不影响历史囉
作者: Dirgo (静!)   2017-10-05 08:00:00
汉朝出名的异姓王就那三个,吕王曹,从这角度来说曹操一辈子洗不白的.而且曹操自己算是领汉禄的,他称帝跟他儿子称帝还是有差别的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17-10-05 09:51:00
这篇说的还不错 曹操的确有同时忠汉但也在观望而且越到后期越偏取代那边主要是看他仍然愿意晋位为王当时他的权势有没有王位根本没差 这异性王纯粹是铺路我也相信一定有人在他耳边劝进 但一定也被他否决因为他也会在意历史定位后面的司马昭大概也是如此
作者: notneme159   2017-10-05 10:10:00
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